有個網友分享說:奶奶推寶寶出門,電梯開了,又想回頭去拿垃圾,結果推車滑進了電梯,自動關門了,奶奶嚇壞了,語無倫次跑回家告訴她孩子丟了
嚇得這位網友也是立馬各種報警、找物管封鎖出入口。但還好好心鄰居在一樓發現推車,就一直守著寶寶等家人來找。
推孩子出門,真的是需要時刻警惕,包括車子的選購也要走心。我前前後後用過很多輛推車,每輛都是優劣明顯。因為經常有媽媽問我,到底該怎麼選,那就把坑來梳理一下,到底該怎麼選,哪些坑不要踩?
根據年齡段來選車
1、高景觀VS普通車、雙向VS單向
寶寶在不同的年齡段,對嬰兒車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這一點在新生兒階段特別明顯。小嬰兒出門需要平躺,媽媽也要隨時觀察寶寶的狀態,所以這個階段,最適合寶寶的是可以面朝媽媽的高景觀推車。
我最初給寶寶準備的就是普通推車,朝向也是向前,結果小寶寶是醒了、睡了、有沒有吐奶看不到不說,車子太矮,感覺推著寶寶出門,他吃了一路的尾氣和灰~
但是對於半歲以後的寶寶來說,他們就會喜歡這類推車了,可以朝前看這個花花世界,能和別人互動,再大點的寶寶甚至可以自由上下,這種常規推車就非常實用了,使用的年限也比較長,一般可以用到3、4歲以後,寶寶再也不用推車為止。
補充一句:高景觀推車往往都是雙向的,也可以面朝前,也可以有立起的角度,但高景觀推車一直無法取代普通推車,和它的價格比較高、整體比較笨重有關。
2、輕便VS厚重,是否單手收放
小小嬰兒對避震、結實的要求度比較高,這勢必要犧牲一定的輕便性。這個之前我們已經提到過了,高景觀推車在大輪子、避震等方面都做得不錯,但自重和體積就不佔優勢了。
大一點的寶寶,經常出門玩,並且往往是一位家長陪伴,那麼輕便就很重要了。特別是推車是否可以一鍵單手收放更需要重點考慮——總不能把小寶寶放在地上,再雙手收納車吧。
根據使用場景來選車
如果家裡是一樓、電梯公寓、只在小區和附近有電梯的商場逛逛,那麼推薦厚重、穩定的推車,寶寶會覺得更舒適。
但如果需要上下樓梯、經常去沒有電梯的地方、經常需要隨汽車攜帶,那麼輕便、摺疊後體積小的車就更為實用了。像這種三折的推車,都不用放後備箱,可以直接放到寶寶的安全座椅前方、駕駛座背後的地上,非常節約空間。
特別是如果有旅行的打算,那麼可以登機也是需要考慮的地方,不然就得從託運開始抱娃一直抱到下飛機取到行李,運氣不好有的車還要走超規託運,特別折騰人。能登機的推車可以一直用完上下飛機全程,在低幼階段是很有必要的。
根據材質和細節來選車
上面聊的更多是從使用的角度來選車,那麼細節上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很多細節也很重要,當然很多也跟個人的喜好有關,比如:
1、置物籃大小
特別是帶小寶寶出門,那媽咪包一個都不一定夠的,再加上購物……置物籃太低、太小,都不實用。
2、剎車系統
剎車系統很重要,遇到坡道、需要停下車拿東西時,務必要把車剎住,無論是手剎還是腳剎,可以剎車並且鎖定住的功能很重要。現在的車都有這個功能了,但有的不一定可靠,需要測試一下。
3、天窗
主要是寶寶朝前坐時,方便媽媽觀察寶寶的,有的是做成透明的,有的是做成網狀,兼具透氣的功能。
4、遮陽、防紫外線
大頂棚、且材質是防紫外線的推車,可以更好地保護寶寶
5、材質
不同材質結實程度、耐用程度不同,當然,重量也不同。我個人旅遊時比較喜歡輕巧的推車,平時使用喜歡厚重一點的,感覺更有安全感
還有寶寶的坐墊、靠背,要選用透氣吸汗的、可以拆卸清洗的。
6、輪子
對於推車來說,輪子也非常重要了,轉向是否靈敏、推著是否順滑,直接影響到這款車會不會被長期使用。常見的以PU材質為主,耐磨無異味。而且大輪子比小輪子更穩定。
打分表
好了,總結了這麼多,要祭出我用血淚總結出的選車表了,如圖:
右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填寫需求、關注的內容,豎行第一行,先填下自己的心理預期,比如,最看重雙向轉向,那就填10分,對防曬不太看重,那就填1分。
然後對比幾個心儀的品牌,通過體驗,填入每一項的得分。
最後根據總分和細項的分數,再看哪款車最適合自己、最符合自己的要求,就能一目了然啦。
最後,相信眼尖的你已經發現,上面好幾張配圖裡都出現了一輛小黃車dearmom嬰兒推車,它有幾個能打10分的明顯優勢:
1、使用時間長,可以從新生兒使用到4歲,兼顧性比較強,現在最新款還能從車上取出,成為安全座椅,一車兩用,非常方便
2、不單能雙向轉向,還能360度轉,而且媽媽單手就可以操作,寶寶坐在車上也可以操作
3、一鍵單手收放車,且自動上鎖,打開時也不用再解鎖,非常方便
4、體積小、重量8.5公斤,可以登機
5、高強度鋁鎂合金材質+德國鉻鋼軸承PU輪+4輪獨立避震,耐用、防震
6、超大遮陽棚,UPF50+防曬+大網格透氣天窗
7、實際承重25KG,超過國家要求的15KG。
8、靠背是萬通板+乳膠墊,不變形,歐標95-175度調節,防嗆奶設計,舒適安全
9、小黃車顏值高
給寶寶選嬰兒車真的是一件挺費心費力的事兒,希望這篇文章和這個表格,可以對你有幫助,你還有什麼選車經驗?歡迎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