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慘的大俠,戰死後被寫復活,金庸改書後他又被刪除了

2020-12-15 耳東話史

武俠的世界為何會令人嚮往?其實答案就在「武俠」這兩個字中,從「武」的角度出發,武俠世界中有太多現實世界中所不存在的高深武學,比如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北冥神功等,而比起這些武功來說,讀者更在意的部分往往是運用這些武功的人,即是那些「俠客」,他們承載的便是讀者心中的武俠夢,讀者所想即是像他們一般習得一身神功,之後行俠仗義,然而在武俠的世界中,大俠的這種身份往往都會與「悲劇」掛鈎,所以敢於成為俠客者是理應被讀者銘記的,不過也有例外,就如同本文要提到的這位俠客,他也為國為民犧牲,卻在死後又被復活,之後因為金老改書又被刪除,等於是「死」了兩次,更可悲的是還沒有多少人記得他。

(郭靖劇照)

大俠與悲劇掛鈎這是不爭的事實,那《天龍八部》中的蕭峰雖有蓋世武功,最後卻不得不以犧牲自己的方式來換取了宋遼兩國的和平,《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也是一直為大宋守衛襄陽城,最終以身殉城,但至少他們的名字是牢牢的烙印在讀者的心中,提到「俠之大者」時人們總會想起他們,卻忘了同樣偉大的這位俠客,他就是郭靖大俠的小兒子,郭破虜。

說這郭破虜是金庸筆下最悲慘的人,甚至都不需要大俠的頭銜,因為他和他的二姐郭襄是一同出生的雙胞胎,然而郭襄在書中的存在感卻遠勝於他,甚至可以說郭襄是串聯了《神鵰俠侶》與《倚天屠龍記》的重要角色,很多關鍵事件都與她有關,而郭破虜呢?就拿郭襄生日這事來說,郭破虜也同樣過生日,在場群雄卻無一人提起這事,全都只是為郭襄祝壽。

但作為非獨生子女感受這種厚此薄彼的待遇也實屬常見,郭破虜的慘遠不止於沒人幫他過生日,而是人們連他的死也不記得,郭破虜是怎麼死的?答案很簡單,在《倚天屠龍記》提到了襄陽城破之時他也戰死於此,從這一角度來看,郭破虜也與他的父親一樣,算得上是一位為國為民的大俠了,不過關於他的結局的這段故事只是由他人陳述,所以只能算是傳言,他具體死沒死是個未知數,也並不影響他曾與父親郭靖一同奮戰過的事實,之所以說他的生死不確定是因為在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中有過這麼一段描述。

(張無忌劇照)

那是原著第二十二回,張無忌以降龍十八掌打傷了賀老三之後的提到的一段往事,原著道:「俞蓮舟安慰了一陣,無忌才止了啼哭,說道:『義父說,這是武林中久已失傳的掌法,叫做『降龍十八掌』!』這『降龍十八掌』五字一出口,俞蓮舟和張翠山夫婦盡皆失色,俞蓮舟手一松,將無忌放下地來。」

(謝遜劇照)

張無忌這掌法是謝遜傳的,那麼謝遜的降龍十八掌是哪來的呢?答案很簡單:「義父跟我說,他只會得十八掌中的三掌,是跟一位江湖隱士學的,但他總覺得其中的變化有點不大對頭,想是其中真正奧秘之處,那位隱士也是沒有體會到。」這位隱士是誰?原著並未明說,但他的身份最有可能是那郭破虜,作為郭靖的兒子,郭破虜習得一部分降龍十八掌也是合情合理的,至於為何隱居,只怕也是因為襄陽城破心灰意冷,只想在徹底隱居前為武林留下一絲火種。

也就是說郭破虜並未死,反而以「隱士」的身份復活了,只不過多數人沒讀過連載版的故事,甚至也沒注意這段對話而已,不過更可悲的事情還在後面,眾所周知,金庸的故事經歷了兩次改版,即是後來的三聯版和新修版,在三聯版中,金老就刪除了張無忌和謝遜學過降龍十八掌的設定,那位隱士,即郭破虜就被刪除了,等於郭破虜好不容易死而復生,這會又被刪了,誰能比他慘?

(郭破虜劇照)

若金老按連載版的故事發展,為這位隱士(郭破虜)加更多的戲份的話,也許《倚天屠龍記》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或許他是不想讓前部作品的人過多加入新作才刪改了這一設定。

相關焦點

  • 《九陰九陽》終結篇《劍聖風清揚》,金庸新續寫大俠風清揚傳奇
    段子羽和風清揚師徒兩人的傳奇故事顛覆了我們的想像,金庸筆下的諸多高手在二人面前大都走不過三招兩式,當時看的青莓都牙痒痒,心裡實在想不通金庸先生怎麼會編出這樣的故事!三部曲的《九陰九陽》和《大俠風清揚》青莓前面已經寫過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系列終結篇《劍聖風清揚》。
  • 金庸為何不寫隋唐時期的武俠?因為這三點原因,所以他不敢寫
    這個特點就是他筆下的故事情節和背景,基本都是圍繞著歷史而展開。換言之,金庸武俠是將虛擬人物放在真實的歷史背景裡頭,讓他們演繹出一段虛擬的傳奇。但是,這一傳奇卻能和歷史上的事件,甚至是大事件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以至於到了最後,我們都不清楚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仿佛金庸筆下的經典人物已經成為了歷史的真人一般。而歷史上的事件,又和此人密切相關。
  • 金庸筆下最霸氣的人,手上沾有兩百多條人命,卻沒人敢說他是壞人
    金庸武俠江湖上是一個刀光劍影的地方,數不勝數的江湖中人在其中奮鬥,一代換一代,江湖不停地在變,江湖人也一樣,但是他們所求的俠義精神卻是一直保持著,所以只要堅持著初心和初衷,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大俠,成為江湖上受人尊敬的強者。
  • 金庸筆下最有錢的主角是誰?不是段譽,而是在古代被稱為聖人的他
    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堪稱經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形形色色的江湖人士和他們使用的各種「絕技」。然而,很多讀者似乎都注意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古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行走江湖。所謂的亡命之徒,為了維持江湖道路上所需要的金錢,不得不做一些事情去劫富濟貧,或者直接去劫人家。
  • 《神鵰俠侶》最悲劇人物,金庸為了湊劇情,居然將他寫死,很可惜
    這個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有些朋友可能會認為金庸小說裡各種奧妙的神功最為吸引人;有些朋友可能特別喜歡認為各部小說的主角;但是小編卻認為金庸小說最吸引在下的地方乃是他的劇情,金庸先生的作品十分具有畫面感,尤其是江湖高手的打鬥,而他也巧妙的利用每一位人物的性格來引導劇情的發展,其中最出色的一部作品就是《射鵰英雄傳》了。
  • 金庸筆下被刪的3位高人,後兩名合創神功,第一名曾擊敗達摩祖師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成型也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連金老自己也沒想過自己筆下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能夠被讀者喜愛了數十年之久吧,時至今日依舊有不少人討論他筆下這些經典之作中的情節,但可別誤會了,筆者並非要證明金庸的作品有多麼「完美」,事實上恰恰相反
  • 金庸告訴你,大俠的人生四喜是什麼
    四喜導 語其實啊,金庸大俠也有人生四喜。喜的是:做男人要做喬峰,娶老婆要娶小昭,交朋友要交令狐衝,出來混還得像韋小寶!也許,最難理解的是第四件。你要知道:封建社會的讀書人,只有當了官才有真正出路。尋常人家、普通百姓,自然是以當官作為奮鬥目標。但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未必適用這個標準。即便有書生形象,都與讀書沒太多關係。你看,文質彬彬的段譽像個書生卻是段氏接班人。而跟著一燈大師的、跟著段正淳的,都是皇家護衛。也不存在,金榜題名。
  • 金庸筆下十大「未解之謎」,百思不得其解,答案到底是什麼?
    金庸筆下的作品,令人百讀不厭,作品中的細節刻畫,讓人反覆品讀。然而金庸作品之中,無論是《天龍八部》《神鵰俠侶》亦或者是其它作品,這些作品之中,總有一些未解之謎,讓小編不停地推敲,始終沒有尋求答案,即便數次翻閱,也始終無果。
  • 金庸大俠遠去,除了回憶,他還留下這些物質財富
    30日下午,金庸一手創辦的香港《明報》發布快訊稱,著名作家查良鏞(筆名金庸,英文名Louis Cha)當天下午於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這個消息很快從香港傳遍華人世界,再影響到全球範圍:紐約時報等海外主流媒體均以大篇幅報導了金庸大俠離世的消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
  • 「君」,金庸筆下一個最美好的稱呼
    金庸的筆下,女孩子稱對方為「君」,總包含著一層對伊人氣質風採的褒獎。在她們眼裡,那個人多半人品出眾、風姿不俗。任盈盈初次相識令狐衝,隔著帘子叫他「令狐少君」。這是含有褒貶之意的——不但是「君」,而且是「少君」;不但一表人材、風姿佳偉,而且還很瀟灑年輕。
  • 世人看金庸 我們卻扮演著金庸筆下的人物
    1995年的《仙劍奇俠傳》1996年的《金庸群俠傳》,一前一後兩個風格迥異的遊戲成就了中國遊戲的兩座大山。  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發現,金庸本人和遊戲最直接的接觸,好像就是版權糾紛了,不禁有些羞愧。  酸甜苦辣中,武俠遊戲發展至今,裡面都離不開金庸的滋養。直接與金庸有關的遊戲,大小也有近百款,受到金庸作品啟發的更不用多說,即使在他走後,金庸這個名字一定還會作為一個經典ip再推出無數的作品。
  • 金庸遺言:我希望我死後一百年、二百年後,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說
    2018年10月30日,明報創辦人、一代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說起金庸這個名字可能很多都聽過,並且也看過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傳播程度之廣可以說是「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他的小說影響了幾代人。
  • 陽春三月,我們變身大俠,探秘金庸武俠的隱藏路線,來場傳奇之旅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原名查良鏞)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他筆下的那些英雄人物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心裡他們壯志豪情萬丈,也有江湖兒女情長>他們亦真亦幻,但是又緊扣歷史讀金庸先生的作品,猶如穿越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陽春三月,探秘貫穿金庸武俠作品的隱藏路線讓我們立即變身大俠
  • 金庸大俠竟是瓊瑤阿姨的堂舅?
    導讀:金庸和瓊瑤都是暢銷書作家,雖然所寫領域不同。
  • 大俠金庸,金盆洗手46年;大俠馬雲,手握金盆洗1年
    2018年911,大俠金庸封刀已經46年。昨天,大俠馬雲說,明年要卸任董事局主席。金庸今年已經94歲,比李嘉誠還要長4歲,比馬雲整整長40歲。與李嘉誠90歲退休比,金庸48歲封刀,顯然早了許多,比馬雲卸任主席,也早了6年。但是金庸雖不再寫武俠,但人生並未休息,進到一個新的領域——政界。從48歲幹到65歲,金庸結束從政。69歲,宣傳全面退休。馬雲是個金庸迷。
  • 金庸筆下最悲催的2位高手,所學武功過於強大,被強行雪藏無戲份
    再有《連城訣》中的狄雲,作為一部基調灰暗的作品,《連城訣》在金庸筆下的所有故事中算是比較冷門的,不過書中的主角狄雲卻是有資格與金老筆下其他作品中的頂尖高手一較高下的資本的,因為他習得那《神照經》的武功,那又是另一個角度的強大了,因為它能起死回生,狄雲就是被這武功救活的。
  • 周文王死後留下四個字,千百年無人參透,最終被洪七公給破解了!
    讀過金庸武俠小說的朋友都知道,金庸筆下的作品基本都是以中華歷史時代為背景來排列的,因此其小說之中也出現了許多歷史上出名的事物,比如《天龍八部》主角段譽,此人的歷史原型就是大理國的宣仁皇帝(即段正嚴);而後來的《射鵰英雄傳》裡的一燈大師即大理國的段智興!在金庸筆下這樣的真實歷史人物其實不在少數。
  • 若是金庸筆下的一眾主角來場華山論劍,你覺得誰會笑到最後?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一部《越女劍》,金庸先生一共寫了十五部作品。《白馬嘯西風》——女主李文秀 《鹿鼎記》——韋小寶、鰲拜、洪安通 《笑傲江湖》——令狐衝、東方不敗、風清揚、任我行、左冷禪、方證大師、衝虛道長、嶽不群 《書劍恩仇錄》——陳家洛 《神鵰俠侶》——楊過、林朝英、小龍女、金輪法王、大俠郭靖
  • 金庸筆下10個死而復活之人,小龍女上榜,有一人未上榜卻呼聲最高
    本期話題我們來說說金庸筆下10個死而復活之人,小龍女上榜。有人未上榜卻呼聲最高,很遺憾。10、小龍女小龍女作為《神鵰俠侶》的女主角,因受了極重內傷又被冰魄銀針打中,書中也是交代大羅神仙也救不了了,可是小龍女跳下斷腸崖之後16年又復活了。
  • 別了,大俠!金庸和紹興神交已久,追憶珍貴瞬間
    金庸是很多「70後」「80後」心中的偶像,他筆下的武俠江湖、英雄美少年和俠客情懷也是讀者們永遠無法磨滅的記憶。但很多讀者並不清楚的是,金庸筆下的武俠文化,和有2500年厚重歷史、悠長文脈的紹興有著極為深厚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