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衛生呀勤洗手,進屋洗,飯前洗,手背洗呀手心洗,肥皂搓搓來清理,養成習慣靠自己」。從這首小朋友們都會唱的洗手歌中可見咱們洗手這件小事一天出現的頻率有多高。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堅持洗手這一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不少市民表示,不僅公共衛生意識、衛生健康意識有了新的提高,還養成了勤洗手的好習慣。
根據云南省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工作要求,騰衝市不斷完善公共洗手配套設施,大家在公共場所洗手,除了衛生間這一選擇外,有更多的方便實用的洗手臺供大家使用,硬體配備先行,在全社會倡導勤洗手的新風尚。
騰越街道
在天成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外,一個嶄新的洗手臺格外引人注目,洗手臺上還放著洗手液、肥皂等清潔工具。「因為我們社區和街道綜合文化服務站在一起,在外面商鋪上班人員也愛來我們這上廁所,來文化站健身和來圖書館借閱的群眾也比較多,安裝洗手臺是十分必要的。」天成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祝安介紹。
為了引導廣大幹部群眾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儘可能在公共區域安裝洗手臺,為廣大居民群眾提供洗手便利,騰越街道出臺了獎勵措施,鼓勵31個社區在社區辦公場所、公共活動場所、人員密集的公共區域安裝洗手臺,並給予每套洗手臺1000元的資金補助。9月份,騰越街道計劃在轄區範圍內安裝200套洗手臺,目前已經完成安裝20餘套。
「安裝了洗手臺方便多了,以前有時候想要洗個手,想想衛生間有點遠,覺得還是回家洗算了。現在洗手處就在旁邊,洗個手也不用再跑來跑去了!」在山源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娛樂的老年人們高興地說。洗手設施的安裝,不僅方便了廣大居民群眾洗手,也有利於大家養成勤洗手的健康生活習慣。
同時,騰越街道還利用公益廣告等方式,廣泛開展「清垃圾、掃廁所、勤洗手、淨餐館、常消毒、管集市、眾參與」7個專項行動宣傳,張貼「七步洗手法」海報,倡導「社交距離、勤於洗手、分餐公筷、革除陋習、科學健身、控煙限酒」健康文明生活「六條新風尚」。
清水鄉
「據統計,今年3月份到現在,到中寨的遊客已突破11萬人次,隨著我們中寨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現有的洗手設施已不能滿足旅遊業發展的需求,現在新的洗手臺建好了後,來來往往的遊客和村民都會洗一下手,使用頻率很高,對養成勤洗手的習慣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清水鄉三家村司莫拉幸福佤鄉旅遊專業合作社理事孟春賢說。
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紮實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有效提高遊客、群眾健康生活意識,全面鞏固「創文」「創衛」成果。清水鄉按照「因地制宜、方便實用、節水環保」原則在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新建了3個洗手臺,一批感應水龍頭也正式「上崗」了。
洗手臺房屋、臺面、水盆樣式等都按照佤族元素來設計,並且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還配置了洗手液、紙巾、廢紙收納箱、鏡子等設施,可以讓遊客和村民便利使用。洗手臺周邊貼心設置的「7步洗手法」宣傳畫和綠植,在引導公眾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營造文明旅遊良好氛圍的同時,也為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增添了一道風景。
洗手臺投入使用以來,清水鄉一方面加強「講究衛生、勤於洗手」健康文明生活新風尚宣傳倡導;另一方面加強洗手臺管理,安排專人每天上、下午各不少於一次的保潔消毒,確保洗手臺保持正常使用狀態。遇到不正確使用洗手臺的遊客,中寨新時代文明志願者還會耐心引導其節約用水,按需取用洗手液,愛護洗手設施。
遊客紛紛表示,「疫情發生後,大家都更加注重洗手了,像我們這樣出來旅遊的,出入的都是公共場所,我覺得設置洗手臺非常實用,乾淨衛生。」
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的點滴變化,是清水鄉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的縮影,下一步將持續對鄉域內衛生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同時,通過倡議書、村規民約、「大喇叭」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普及愛國衛生知識。
來源:騰衝新聞網
文:胡長嬌、羅怡
圖:胡長嬌、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