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紀念,是為了永不忘卻。8月23日,是解放軍炮擊金門62周年紀念日。緬懷歷史,是以史為鑑,不要忘了戰爭的殘酷,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兩岸和平,最終促成祖國完全統一。
曾幾何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一幅「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的繁榮景象。然而,自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臺以來,兩岸陷入僵局,當前臺海局勢更是「山雨欲來風滿樓」。8月27日,連蔡英文自己都公開承認,確實「擔心會擦槍走火」。
面對外國勢力猛打「臺灣牌」及「臺獨勢力」頻頻挑釁,中國大陸努力保持戰略定力,積極進行風險管控。可樹欲靜而不風止。臺海局勢接下來怎麼走?令人憂心忡忡。
衝突可能性25年來新高?
目前的臺海局勢到底有多緊張?按照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的說法,「到了事關臺灣生死的地步,絕不是僅僅和個人有關。」
今年以來,美國軍機軍艦頻繁往來臺海,美軍機甚至穿越臺灣本島上空,抵近大陸沿海偵察;而民進黨當局更加緊抱美國大腿,「聯美抗陸」,加碼煽動兩岸民眾情緒對立。大陸方面,為管控風險,今年以來,解放軍軍機軍艦更加密集巡航臺海,軍演次數與規模也在加大。
當前臺海上空用「烏雲密布」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日前,馬英九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的位階高度頻頻「示警」,繼發表「解放軍若攻臺,首戰即終戰」觀點後,又舉辦「臺灣不安全」研討會,疾聲痛斥「蔡英文『聯美抗陸』的錯誤政策,把臺灣推向戰爭邊緣」,並呼籲民進黨當局回到「九二共識」的正確路線上來,拿出切實行動維護臺海和平。同一個場合,馬執政時期核心智囊蘇起、趙春山等人也提出相似警告,並認為美國不可能為「臺獨」而戰,不可能為臺灣出兵。
解放軍在渤海、黃海、南海軍演的消息,被臺媒強調為「解放軍同時在臺海南北兩端軍演」,加上馬英九等人警示,使得「臺海到底有多危險」成為當下臺灣島內輿論聚焦最集中、最熱門的話題,並引起「臺灣到底能撐多久」的激烈討論。
值得關注的是,連曾經被大陸重話點名的「臺獨」人士、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都站出來批評民進黨當局和民進黨高官「用很多言語刺激大陸,製造仇恨和敵意」「(民進黨)當局聯美抗陸的政策,只會把臺灣帶向絕路」「兩岸敵意螺旋上升,若戰爭發生,(臺灣)後悔就來不及了。」
有軍方背景的臺灣前民意代表、國民黨智庫安全組召集人林郁方表示,相較於1995年、1996年臺海危機,「目前臺海衝突的可能性達到25年來新高」。而在8月27日與澳洲智庫視訊中,被問到臺海衝突可能性,蔡英文也公開承認,「(目前)區域軍事活動日益增加,我們擔心會擦槍走火。」
兩大因素推高臺海風險
回顧整個脈絡,民進黨當局上臺後,由於其否定「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由原來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急轉直下步入「冷局與僵局」,目前更發展到難以預測的「危局與險局」。
而走到今天這樣危險的地步,背後最主要有兩個因素交織,進而推高了臺海衝突風險。
一方面是中美關係緊張,美國加大力度、加頻密度打「臺灣牌」。在美國反華勢力的冷戰思維下,又遇到選舉,利用「臺灣牌」來刺激中國,幻想以此討價還價,成為美國政客時下「習慣式」做法。從川普還未上任前就演出「特蔡通話」鬧劇開始,到借疫情「甩鍋」大陸的可恥行徑,到後來中美貿易摩擦、科技戰,再到川普為了拼連任加大在臺海挑釁力度,美國明知「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卻故意借臺海問題進行挑釁、刺激,把臺灣推向對抗大陸的最前線。
另一方面是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採取一面倒靠向美國的政策,主動配合川普演出,「依美抗陸」,幻想拉美國為「臺獨」撐腰,讓臺灣淪為美國圍堵、對抗中國大陸的「馬前卒」,明知被美國當成「棋子」還甘之如怡。此外,民進黨當局上臺後,不僅不承認「九二共識」,「臺獨」動作還不斷加碼升級,無所不用其極煽動島內民眾「反陸仇陸」情緒,比如收緊對陸資審查,嚴控兩岸交流,還借新冠肺炎疫情對陸生、配陸子女返臺設限等等,故意激化兩岸對立。
在兩岸問題上,大陸堅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一直在以最大誠意維護兩岸和平,盡最大努力保持戰略克制與定力,可樹欲靜而風不止;面對美國與「臺獨」勢力挑釁,不斷試探底線、靠近紅線,大陸將不得不做強力反制,以避免局勢失控。
壓制反戰聲音欲一意孤行
8月23日,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在臉書上說,8.23炮戰已成歷史,今天若臺海再起戰端,以目前兩岸軍力差距,就算美國派再多航母救援,臺灣島最後只會剩下口水和血水。
憑心而論,馬英九、蘇起、趙春山、林郁方、蔡正元等人可謂用心良苦,他們高聲示警,以他們高階的身份與影響力呼籲民進黨當局懸崖勒馬,管控臺海風險;也希望以「吹哨人」身份,喚醒臺灣民眾意識到目前臺海局勢的兇危。有媒體形容,這顯示島內已出現反戰聲音。
遺憾的是,蔡英文雖然嘴巴上表示「擔心擦槍走火」,希望各方保持溝通管道,以避免誤解和誤判,但在行動上並未有絲毫收斂,反而試圖一意孤行。
大家看到,面對馬英九示警,整個綠營「無比憤怒」,從蔡辦、臺行政機構、民進黨,到臺當局涉外部門、防務部門、陸委會等,全都「荷槍實彈」傾巢而出,汙指馬英九「用戰爭威脅臺灣民眾」。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陳水扁也紛紛跳出來「轟馬」。
綠營發動對馬英九排山倒海的攻擊,或許有島內「政治競爭」因素。比如,民進黨害怕馬英九影響力續存,更害怕「示範效應」,重炮打馬是希望殺雞儆猴,警告那些「知道真相且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士「不準說真話」。
綠營也希望借打馬繼續追殺國民黨。畢竟,馬英九這些話,刺激到國民黨支持者「興奮點」,一定程度上可整合藍軍。民進黨的想法,是要把國民黨「打趴在地還不能出聲」,唯有如此方能實現綠營「長期執政」的圖謀。
但可怕的是,在民進黨為了「關起門來搞『臺獨』」的長期政治操弄下,以及島內媒體幾乎「綠化」環境中,臺灣民眾像被「溫水煮青蛙」,漸漸習慣了綠營政治謊言與蒙蔽,面對當前臺海衝突風險不斷升高,多數臺灣人根本無感。民調顯示,58%的臺灣民眾不相信兩岸會發生戰爭;臺當局防務部門心戰處參謀官、軍系前「國大代表」黃澎孝在臉書發起「連署」,竟然還要告發馬英九「首戰即終戰」等言語觸犯「機密保護法」。
馬英九等人嘶聲力竭,卻難以驚醒盲目樂觀的「臺獨」分子,何其悲哀?!(華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