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才培養十大高校令同濟大學心痛,西遷為復旦崛起創造條件!

2020-12-16 高校網大秀

醫學傑出人才十大高校

2020年全球經歷新冠疫情的困擾,醫藥學科重新被提到重要的社會高度,在「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數據統計機構軟科在2020年8月13日,公布了一份國內醫學高校培養醫學人才的排行榜,其中十大高校如下:1、北京大學、2、復旦大學、3、華中科技大學、4、北京協和醫學院、5、中山大學、6、四川大學、7、中南大學、8、上海交大、9、中國醫科大學、10、浙江大學。其中華中科技大學的高排名令人吃驚,在中國的老牌醫學院名校中「北協和、南湘雅、西華西、東齊魯、中同濟」,只有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未能進入榜單十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為中國傳統老牌醫學院扛起大旗,然而面對這份數據,最難過的當屬同濟大學,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就是當年從上海西遷武漢的同濟大學醫學院,也是同濟大學的創校的源頭。

疫情前沿的同濟醫學院

2020年新冠疫情率先在武漢被發現,面對迅猛發展的疫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投入了最多的床位和醫護人員,作為全國同時擁有國家級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三大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兩所院校之一,同濟醫學院被譽為中國現代醫師的搖籃,中國外科鼻祖裘法祖、器官移植先驅夏穗生,兩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和侯雲德,曾有一份數據顯示,在全國三甲醫院中具有同濟醫學院教育背景的院長人數最多,在抗疫期間,同濟醫學院體現出強大的綜合實力,由於院區設計採用德系標準,在醫院院區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應對突發衛生事件的問題,因此才可以快速通過改造現有醫院,為34支國家隊頂尖醫療團隊提供戰場,為迅速撲滅疫情做出非凡的貢獻,因此2020年4月,國家決定以同濟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

如果沒有西遷,同濟大學是上海灘醫學霸主

曾經在上海的同濟大學醫學院實力有多強?一份數據告訴你答案,當年中國首次為高校教授評級,全武漢市高校僅有13名一級教授(相當於院士),當時的同濟醫學院就有7名教授被評為一級教授,而裘法祖院士也僅僅才是二級教授。同濟大學以醫學起家,卻因為醫學院西遷武漢,讓同濟大學長達半個世紀沒有醫學院,雖然在強大的醫學執念下,同濟大學在2000年合併上海鐵路醫學院重建醫學院,但是由於上海鐵路醫學院的實力太弱,成為同濟大學的短板學科,經過20多年的發展,同濟大學為新的醫學院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非常多,似乎有了醫學復甦的跡象,但是看到2020年的醫學人才培養榜上的華中科技大學和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校友們絕對感到心痛,如果沒有醫學院西遷,同濟大學才是上海灘上的醫學霸主!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醫學人才培養專題研討會召開
    10月23日,同濟大學醫學人才培養專題研討會在四平路校區中法中心召開。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超北京:海洋工程、航空、醫學專業世界一流
    上海是中國經濟、工業、貿易、金融、航運中心,也是中國重要的教育中心,上海為國家的科技、經濟、金融培養了大批人才2020年6月10日QS全球高校排名中上海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三所上海名校同時進入全國十強。
  • 上交大復旦同濟同時進入中國十大名校:上海成為世界一流教育城市
    上海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港口城市,隨著上海經濟的崛起,上海的教育也正在突飛猛進崛起上海擁有14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世界知名高等學府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均在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頂級知名學府、全球頂級學府,最新一次國際排名上海交通大學進入全球五十強,上海交大的航空製造、醫學、金融、海洋工程與船舶製造、電子工程等專業位居全球領先地位這次同濟大學是近年來首次挺進中國十大名校,也是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次超越了北京,成為唯一一座擁有三所中國十大名校的城市
  • 上海十大名校:復旦、交大、同濟……這十所大學均為211重點大學
    從數量上來看,上海有四所985名牌大學,十所211重點大學,這十個211重點大學,個個實力雄厚,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上海十大名校。這十所高校分別是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和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這其中,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也入選了985工程。
  • 中國高校醫學院發展為何很艱難,看看美國高校排名就清楚其中原因
    ,主要是這兩所高校走的路線都是自建醫學院的模式,就拿C9高校為例,已經自建醫學院多年的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的醫學院發展都很緩慢,綜合醫學院實力都非常的差,甚至2018年北京大學組織成立的醫學C9高校中被清華和南大都排除在外,中國的醫學C9高校是北京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大、武漢大學、浙江大學。
  • 工科師資人才十大高校,清華第一,哈工大第二,天津大學第三!
    ,工科高校最原始的數據指標為工程材料學科,從2011~2019年的數據總結來看,中國工科十大高校分別是:1、清華大學(24人)、2、哈爾濱工業大學(15人)、3、天津大學和西安交大(14人)、5、浙江大學、6、華中科技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0人),8、武漢大學(9人),9、上海交大和東南大學。
  • 高校歷史,同濟大學前二任校長為醫師,一所救人於後世的高等學府
    ,因此同濟大學從上世紀50年代到2000年長達50多年沒有醫學學科,2000年西遷武漢已經改名為同濟醫科大學的同濟醫學院和華中理工大學合併,成立新的985高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科大學也變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由於上海鐵路醫學院在被同濟大學兼併後,新建的醫學院和附屬醫院都用同濟的品牌,因此同濟大學醫學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有長達十年之久的品牌糾紛,甚至成為中國商標法的經典案例,雖然最終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勝訴
  • 為什麼在上海高校都說復旦和交大,很少人說同濟
    上海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卓越的經濟效應,其高校林立,成為僅次於北京的教育城市。上海有很多全國著名高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復旦和上交大了,不過今天我們不談論復旦和上交大,我來說說上海的另一所高校同濟大學。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全國第一:醫學、海洋、航空製造世界一流
    上海在航空製造、海洋工程、船舶製造、醫學具有全球領先地位,特別是海洋工程和船舶製造實力全球第一作為全球四大權威高校排名QS今年6月發布了全球高校的最新排名,中國第一大經濟工業金融城市上海的三大高校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全部進入中國十大名校,這是幾十年來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次超北京,問鼎中國十大高校數量第一名。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力壓北京:復旦上交醫學實力強悍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也是中國的重要教育中心,今年世界權威的高校排名QS中國十大名校上海的數量力壓北京,成為中國十大名校最多的城市。QS是全球四大高校排行榜,在全球高校排名擁有很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 去上海讀醫學專業,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如何選擇呢
    上海的醫學高校算比較多的,有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還不算軍醫大學和中醫藥大學,三所醫學院都是一本,沒有二本類;實力方面,都屬於211、985工程高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的帶動下,醫學方面發展很快。
  • 心痛!4所985大學人才流失嚴重,培養人才為他人做「嫁衣」
    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上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相對的對高校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近年來,有的高校強勢崛起,但是也有高校逐漸走向衰退。高校的發展一般是離不開優秀的生源,所以,每年高考我們都會見到高校搶人的一幕出現,而一所高校想要發展壯大,除了要有強勁的師資力量外,優質的生源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 中國醫學學術精度排行榜,華中科大同濟醫學院一騎絕塵排名榜首!
    新冠疫情下的武漢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讓全世界知道了中國武漢,同時也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兩家附屬同濟和協和醫院獲到大量的媒體曝光機會,從新冠病毒的失控到全國的支援,曾讓全國人民懷疑武漢的醫療條件,然而當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失控時,人們才發現對比歐美等國,武漢市可以快速地結束新冠疫情
  • 同濟大學醫學院為何發展迅速?校友的支持加上海交大和復旦的割讓
    ,於是同濟大學成為一所沒有醫學院完完全全的工科大學,然而在2000年左右,全國各大名校紛紛合併優勢的醫學院,而西遷武漢的同濟醫科大學由於包含有原來武漢大學醫學院的部分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因此很難再整體回遷上海,最後同濟醫科大學和華中理工大學組建新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只能選擇兼併上海鐵道大學,並且在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重新成立已經失去60多年的醫學院。
  • 十大名校權威推薦:復旦浙大同濟最「牛」專業
    復旦大學復旦大學浙江招生組組長 胡波  傳統熱門專業有經濟、管理、新聞、醫學、數學等,而材料、環境、社會科學等學科雖然沒有那麼熱,但是發展前景會很好。  在教育部2006-2008年對全國高校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結果,浙江大學有22個學科進入全國前5名,數量居全國高校第3名;有47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名,數量居全國高校第1名。副標題  上海交通大學
  • 2020年:中國醫學專業十大高校排名!
    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也不斷更加完善,醫學水平不斷的提高,離不開我國醫學大學的教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我國醫學專業十大高校排名。1、北京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原名是京師大學堂,是我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中國頂尖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全國重點建設高校。
  • 哪些大學培養的醫學大牛多?「四非」大學力壓眾多「雙一流」名校
    從名單來看,很多合併了醫科院校的綜合性大學表現突出,比如北京大學就是在院校合併中合併了原先的北京醫科大學,至今醫學成為北京大學的優勢學科,而未合併醫學院校的清華大學至今醫學發展仍受到限制;復旦大學則合併了原先的上海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合併了同濟醫科大學;中山大學合併了中山醫科大學;四川大學合併了
  • 2021年同濟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申報說明會圓滿結束
    近日,2021年同濟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招生工作正式啟動。為幫助寧波考生了解申報流程,提高申報通過率,寧波市人才培訓中心舉辦了同濟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申報說明會,共有5位考生參加了本次說明會。會上,市人才培訓中心有關負責人簡要介紹了中心與同濟大學建立博士合作的歷程,鼓勵考生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博士申報機會,並通過PPT展示為考生詳細說明了同濟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的申報流程及注意事項。通過這次說明會,考生們詳細了解了博士報名申報流程,同時也增強了備考的決心和信心。
  • 培養複合型人才:同濟發布第二學士學位招生簡章,包含災難醫學防向...
    同濟大學最新發布了第二學士學位招生簡章,計劃在2020年招收臨床醫學(災難醫學方向)專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兩個專業都是全日制普通本科,學制兩年,招生計劃分別不超過20人。今年5月28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決定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作為大學本科後教育、培養複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 中國解放後現代高等教育從醫學開始,回顧1956年的一級教授名錄!
    一級教授,醫學為主新中國解放後百廢俱興,各行各業都處於戰後的恢復期,中國的高等教育也處於快速的恢復期,由於戰後人才因素的制約,造成早期國內的工業化人才的缺失,因此中國需要靠著蘇聯的援助完成現代工業化改造,當時著名的哈軍工就是中國早期的工業化人才培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