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丹妮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許多幼兒園為了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經常會舉辦一些創意活動,比如做手工或自製「水果拼盤」等等。雖然這些活動可以開發孩子們的大腦,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但有時候因為家長沒有理解,反而還會引發一些矛盾。
幼兒園孩子自製「水果拼盤」,老師將照片發群裡,家長看了想報警
前段時間,某個幼兒園老師組織班裡的小朋友舉辦了一個活動——讓孩子們利用現有的水果進行擺盤裝飾。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有將水果擺成小花的,有將水果擺成笑臉的,一個個都像模像樣,很是精緻可愛。
看著孩子們的佳作,老師也很開心,於是就將孩子們的作品拍下來,發到了家長群,想讓家長們也看看自己孩子的聰明才智。
幾分鐘後,不少家長就在群裡誇讚孩子們做的拼盤好看、老師辛苦了,但緊接著,就有幾位細心的家長從圖片中發現了端倪:其中的一盤水果拼盤,中間有一個小黑點,將圖片放大來看,原來是一個小蟲子。
這時家長群一下子就炸鍋了,部分家長的情緒變得憤怒起來,紛紛質問老師:「咋還有蟲子呢?給孩子吃蟲子嗎?這也太糊弄人了,一點都不負責」。
有些脾氣暴躁的家長,被氣得直接在群裡喊話:「不給我們解釋清楚的話,就報警。」
老師被家長們的激烈言辭一刺激,火氣也上來了,直言:「水果本來就容易招蟲子,一個小蟲子有什麼奇怪的?」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眾家長,於是跑到幼兒園要求園長給出個解釋。
園長只能連連道歉,並向大家解釋道:老師年紀輕,脾氣衝,但平時對孩子還是不錯的,你們也看得見。這次因為採購的水果有點多,所以滋生了小飛蟲,不過我們的老師是絕對不會將這些落了蟲子的水果給孩子吃的,請家長們放心。
園長的一番解釋,好不容易平息了家長們的怒火,並且承諾將這位老師調走,還要處罰她一個月的工資,這件事才得以了結。
對於此事,網友們也存在爭議:
1、就事論事,家長的做法也能理解
就事論事,水果上有小蟲子,確實是不應該的行為。因為孩子的腸胃功能弱,抵抗力低,如果出現食品衛生問題,很容易生病。
而且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在有關孩子的食物安全上,自然要吹毛求疵,這種做法也完全可以理解。
2、家長小題大做
孩子們自製水果拼盤,就是看看,又不吃,水果甜甜的本就容易招小蟲子。換言之,這就是一項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的活動,家長沒必要上綱上線。
另外,幼兒園老師一個人照顧那麼多孩子,難免會有疏忽的時候,何況這也可能是做完後剛落上去的。
家長就因為這樣的一個小錯誤就要報警,實際上是種小題大做的行為,對老師也是種傷害。
其實,本來是一件小事,之所以發酵這麼嚴重,完全是因為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方式不對。
家長該如何跟老師溝通?
1、不要急於下決定
有些家長脾氣特別暴躁,只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也沒想著先聽別人的解釋,擅自給別人下了判斷。其實,家長在發現小蟲子之後,完全可以平復下心情,然後再找老師詢問,而不是直接認定「老師給孩子吃帶蟲的水果」。
家長要給老師一個解釋的機會,不要將老師的「無心之失」變成「圖謀不軌」,給老師戴了個大高帽。
2、冷靜對待
有問題時,家長需要冷靜對待,而不是對老師進行言語攻擊,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不要急著給老師定罪。而且,當家長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後,要留給老師回復的時間,而不是仗著人多給老師下馬威。
如果真是老師的錯,事後歸責也不遲,因為畢竟是孩子的老師,以後打交道的時候還很多,所以有些方面還是要克制;如果真的涉及原則性問題,家長也不用忍耐,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寫在最後
其實,不論是老師也好家長也罷,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儘管老師也有疏忽,但家長也要抱有包容之心,畢竟一個人就算做得再好,也很難面面俱到。所以家長和老師之間應該相互理解,減少不必要的衝突,這樣才能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面對類似的情況,你會怎麼辦?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