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農村金融生態,加強農村金融服務?中國郵儲銀行江西省分行行長、黨委書記肖天星說,堅持「渠道下沉、產品下沉、服務下沉」,讓金融服務走進村民身邊,並堅持以「信用村」建設為抓手,提升農戶信用意識、改善農村信用環境,將金融「活水」引入農村。
近年來,中國郵儲銀行江西省分行(以下簡稱「江西郵儲銀行」)持續加大金融產品服務創新力度,通過推進「信用村」建設探索出一條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
多年來,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赤土畲族鄉青塘村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土地資源,配套發展生態種養殖業、農家樂等,全力打造「特色產業帶」。江西郵儲銀行累計為當地提供超千萬元的貸款支持發展。為進一步支持當地產業更快更好發展,今年11月,江西郵儲銀行授予青塘村「信用村」稱號。
據介紹,江西郵儲銀行對「信用村」村民以信用擔保的方式提供資金支持。「信用村」一旦審批通過,額度在3年內有效,符合條件的村民如有資金需求,可直接在手機上操作並實現當天提款,讓農民足不出村就能夠獲得便捷的貸款服務。
江西郵儲銀行轄內南康區支行以「信用村」建設為抓手,通過建檔立卡、整村授信,不僅支持種養殖大戶、專業合作社獲得銀行低息貸款,還積極改善了當地信用環境。
同樣得益於「信用村」授信模式的,還有婺源石城戴村的村民。
江西婺源石城戴村是賞楓佳地,吸引諸多攝影愛好者,來此拍照的遊客絡繹不絕。隨著旅遊人員的增多,原有的小型農家樂供不應求,需要資金擴大經營規模。
郵儲銀江西省分行轄內婺源縣支行得知村民需求後,結合旅遊發展情況,通過打造「銀村」合作平臺,以「紅楓+農家樂+信用村」為特色,依託貸款需求村民的經營項目,為村民提供授信高、利率優惠、免擔保的純信用貸款,解決村民融資難的問題。
在郵儲銀行的貸款支持下,當地村民紛紛翻新、擴建自家的民宿、餐廳,旅遊收入不斷增加。
截至目前,江西郵儲銀行已對全省256個行政村和農戶開展「信用村」和信用戶評定工作,共評定210個「信用村」、3228戶信用戶,累計發放信用戶貸款超12億元,為助力江西鄉村振興持續貢獻金融力量。(湯林雲 通訊員陳露)
編輯:趙鼎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