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
我所認為的家最好的樣子莫過於當你疲憊歸來時可以完全鬆弛下來。當然,它可以是精緻的,風格化的,可以奉行主義的,但最後一定是舒服的溫暖的。這也是在裝修整個過程中,我所奉行的「真理」
項目地址:大連中港路花園
項目面積:94m
裝修風格:現代和復古結合
業主是新婚夫婦,女業主對於色彩有獨特的品味,想要即復古摩登又現代時尚,我們的目標就是把這些各自喜歡的元素結合在一起,不顯突兀。要有一個可以看風景的陽臺,酒櫃,化妝檯必備要有杯子的展示區,而男業主只要能安安靜靜打遊戲就好,其他一切老婆大人做主,優質好男人。
戶型圖
加粗部分是承重牆,沒法改造,所以整個格局改造只能微調。 戶型上最大的調整,一是入戶的走廊盡頭人工砌了一個牆,解決了傳統風水所說的門對廁所的弊端,而牆後隱形的頂天立地櫃也增加了家庭的儲物空間。二是將客餐廳通往陽臺的門全部去除以加強延伸感,空間變得更開闊,空間更明亮。
玄關
玄關連著客廳的過道,為了打造美術館的藝術效果,我們將客廳電視櫃的木飾面延伸至白牆,以打造幾何空間感。女主非常喜歡美術館布展的樣子,於是這裡刷成白牆,可以根據季節變化和喜好日常更新掛畫。而這面牆正好就是為了規避入戶門正對廁所門而特意做成與廚房牆體齊平的櫃體,既保證了風水考究性,又講客餐廳人為拉成一個平面,視覺上更加整齊。
畫的背面就是本次調整的一大亮點,儲物櫃。過道部分選擇了較客廳稍微深一點綠色,營造層次感。此過道通往衛生間和主臥。
玄關地面處理用的是網紅綠色六角轉拼人字地板,使得玄關、客廳、餐廳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結合,不會分割得太生硬。圓弧穿衣鏡和鐵藝復古玄關櫃均來自於舒梵
客廳
整體色系以綠色為主,搭配深淺不一的木色和咖色,絲絨質感的深棕色系窗簾使得復古懷舊感奪目而出。 陽臺部分徹底納入到客廳的視覺範圍,用半拱形造型弱化隔牆的效果,使得拱形門像是為窗簾輔助特意為之的,客廳與南陽臺完全打通後,成為家裡最大的一個空間,業主在這裡度過很多平日的休閒時光, 電影,咖啡,看雜誌,聊天,刷好好住... 同時業主夫婦非常喜歡招待朋友,日常會客是必備,因此需要儘可能的通透,無遮擋,方便大家圍坐一起喝酒聊天。
電視背景牆是利用新做的儲物櫃的深度,用木工基層打底,再貼上石膏板,做成一個類似舞臺的展示區,形成圍邊。電視牆面用淺綠色,內嵌勾縫燈,開燈的時候很有種在觀看舞臺劇的感覺。 電視抽屜櫃也是木工師傅現場打底,再手工貼上科定木飾面,木飾面特的選的跟地板一樣的原木色系,耐看懷舊還超級能裝,抽屜覺得是儲物的最佳選手。
經典復刻版黑膠唱片機,關上蓋子的時候還以為是個茶几..
反方向觀摩一下電視背景牆不開燈視角,這款超薄平板電視機是男業主的摯愛,厚度只有1公分,可以完全貼合於牆面,不留任何縫隙。抽屜櫃它不僅能儲物還能隱藏插座電線等各種討厭的線頭。
客廳的另一個視角:沙發背景面。 整個沙發背景牆保持了留白。當你無法選擇時,留白時最好的方法。將墨綠色塗料刷至天花板,再配上網紅壁燈差不多就是這個沙發背景裡最美的裝飾了。 綠色單人位,網紅葫蘆邊幾,秘書六鬥櫃,節選的茶几和幾何大幢色地毯,構成了客廳區域最舒適的角落。
客廳沒有吊頂,也摒棄了複雜的石膏線,選擇了最簡單的線條。
這個角落是女業主最喜歡待的地方,白天有溫暖的陽光,晚上有暖心的壁燈,跟鬥櫃搭配在一起,復古質感更加明顯了。顏色特地選了草綠色,跟整體風格也非常契合。
南陽臺-純休閒區域。 客廳與南陽臺打通後,這裡基本是做為客廳的延伸部分來打造的。由於是頂層,這裡可以做成陽光房形式的陽臺,如果當作洗曬陽臺就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陽光,所以我們將這裡打造成純休閒的區域,看上去好像有有一牆之隔,其實已經是客廳的一部分。 業主利用熱帶植物,將這裡布置成小小的綠植一角,琴葉榕/千年木/虎皮蘭,在陽光的滋養下猛烈得生長著。搭配猴子燈和藤編椅,使得整體空間都生動起來。 夏天說坐在這兒能感受四季的輪迴,感受陰晴,清晨與黃昏,體會同樣的場景隨風雲氣候變幻顯現出來的不同的美。
站在南陽臺,依次可看到客廳/餐廳/北陽臺,真的是南北通透,光線極好。
餐廳
拆除了餐廳與北陽臺之間移門後,這裡也做了與南陽臺一樣的同款弧形門洞,門洞內壁依舊刷成草綠色,陽光的折射下有一種福樂閣獨有的鏡面反射弧。 右邊黑色玻璃門裡是廚房,因為全是承重牆根本無法改成開放式的,所以為了滿足業主心心念念的夙願,只好做了一扇透明的穀倉門,餐廳背景牆延續了客廳的綠色主旋律,選了一款幾何圖案拼接牆紙,搭配黑色鐵藝餐桌椅,再一次映襯了「復古結合現代」的主題。
綠色牆紙是很多個花朵的拼接結合,三種深淺不一的綠色營造出立體層次感,跟向日葵、草綠色的門洞都間接的聯繫到了一起。 晚上把明裝射燈開起來的時候又是一番景象。
細線條=高級感 就跟T臺也鍾情瘦子一樣,家居界對細腿兒的愛也是溢於言表的,大理石的餐桌本身就自帶濾鏡,細節處的黃銅「榫」更是為這款網紅餐桌打上了高級感的標籤。 這款餐桌平時它也成為一個隨機的大容量的工作檯。
作為咖啡重度愛好者,女業主希望家裡比咖啡館還要舒服還要有情調,所以好看的咖啡機是必備。正放是個花瓶,倒扣過來就是個燭臺,很有意思的設計。 另一個有意思的設計是「金色復古開關」這裡如果換個別的現代款的開關就會顯得特別突兀,所以單獨為餐廳的綠色壁紙搭配了這款復古開關。用心之處可見一斑。
北陽臺與餐廳完全打通後,做成洗曬陽臺。因為這裡會用水,所以地面改用瓷磚鋪貼,從復古到現代,就是一根地板壓條的距離。奇妙的是,黑白菱形拼花本身自帶八九十年代的懷舊感,很有視覺張力。 洗曬區自然疊放洗衣機和烘乾機,不做櫃體也挺好看的。
廚房
廚房面積不大,面寬只有2米,但為了榨乾每一釐可用空間,我們還是將廚房做成一個U型櫥櫃,且能夠儲物的地方都做了柜子,比如正前方的煙灶區,而煙灶區這裡因為有洗碗機和左邊臺面需要放水槽,臺面寬度都必須在常規60cm,所以為了保證兩個人同時站在廚房裡不會過於擁擠,設計師將右側臺面的面寬壓縮至50cm,使得中間國道區能有90cm,這是一個比較舒服的尺寸。 另外,為了方便操作,設計師將灶臺區和水槽區做了高低處理,符合我們的活動流線。
右側臺面面寬50cm,未免太過擁擠,這裡沒有做煙灶上方那樣的封閉式上櫃,而是選擇了跟客廳的櫃體顏色一致的木質層板,搭配一根金色掛杆,用在儲存咖啡豆/杯子/調料/砧板/鍋子等等日用頻繁的物品,綠色復古熱水壺/麵包機。
因為餐廳太小,無法容納餐邊櫃,所以廚房門右側特意做了一個到頂的廚房高櫃,用以承擔起餐邊櫃的重任。當一些很佔空間的廚電都被塞入臺面下方後,對高櫃的深度就沒有特別硬性的標準了,考慮到開門後的展開空間,這裡做了一個深度30cm的高櫃,並隔出中間部分做成酒格,用來儲藏紅酒。整體色系還是以業主鍾愛的綠色為主,上白下綠的分色處理是為了讓視線感上提,看起來寬敞一點。
臥室
衛生間旁邊就是最為私密的主臥空間,因為業主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客餐廳,所以這裡只需要營造睡覺的氛圍和欲望,顏色選擇上以溫暖的顏色為主,選擇了兩種不一樣程度的髒粉加上深藍腰線的點綴,千鳥格紋 也是永不過時的經典。
床頭背景用了一些軟性的石膏線條做點綴,使得主臥愈發溫柔了。
衣櫃門板也是櫥櫃同款,簡單素淨。
因為廁所的儲物空間不多,所以在主臥增設一個化妝檯供女主使用。
書房
書房整體的布局都採用可以活動的家居,以便日後如果有小朋友能合理改造。這個房間也朝南,所以整體採光非常不錯,飄窗的大理石挑選的比較特別的灰色天然大理石,開啟了整個書房復古的格調。
胡桃木的復古書架和有一些工業感的書桌和電腦椅,這塊區域男業主的天地,保持兩個人在家裡相對的獨立。
電腦椅的設計也是復古胡桃木包裹黑白軟包。
考慮父母可能來小住,選擇了一款長2米的沙發床,胡桃木的扶手保證復古性,軟包則儘可能地保證舒適。
衛生間
廚房出來左轉,又到了這個進門就會看到的走廊空間,水磨石壁燈的開燈效果,好像一個正在運行中的行星,有一種特殊魔力吸引著你向它靠近。 這裡好似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的紐帶,連接著客餐廳和相對私密的臥室和衛生間。
衛生間誓將復古延續到底,水磨石就是當下復古風的最佳代言。牆面用單一的黑白水磨石,地面用菱形拼花水磨石,臺盆上方選用了珊瑚紅,打造出跳躍的層次感,增加小空間的靈動性。 金色支架款臺盆+面鏡,讓人瞬間回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歐洲,細節處處體現著業主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瓷磚上牆後會有一個2公分的厚度,與塗料接縫處用了L型的金屬壓條,既解決瓷磚與塗料的收口問題,還為整體美觀度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期大連中港路花園現代復古裝修風格就結束啦
歡迎大連業主關注點評
我是五年來偏執只做一件事的瑩瑩,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