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也遵循能量守恆定律,當能量無法進行轉換就是宇宙的終點!

2020-12-14 奇趣大百科

宇宙當中所有物態的變化都是要以能量的轉化為前提條件,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過程當中是不是有損耗的現象發生呢?以前我們一直信奉的能量守恆定律是真的嗎?

生活當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當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相融的時候,它會變成一本溫水,而這個過程則是不可以逆轉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個過程是不是自動進行的呢?或許這裡面存在能量的損耗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能量損耗的數量是比較小的,我們幾乎探測不出能量的損耗程度。

有些物理學家認為能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在這個範圍內有能量是可能利用,而有些能量則不被利用。在宇宙生命存在的過程當中,就是能量利用率在不斷下降的一個過程,當能量變為不可利用時,就是宇宙生命結束的時間了。

或許能量從有用的量轉變為沒有用的能量我們可以說成是一種能量的消亡過程還是一種損耗過程呢?或許是損耗的方式不一樣吧。

所有自動狀態改變過程都是需要損耗能量的。宇宙最終走向滅亡就是由於能量無法再進行轉換,它處於一種靜止的狀態。那麼宇宙活著的這種狀態是不是從頭到尾都具有連續性呢?

宇宙死的狀態是沒有任何改變的,時間對於此刻並沒有存在的意義,不存在時間的概念問題,由此我們可以說宇宙活著的狀態是連續性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不間斷有能量被損耗。一直持續到宇宙死亡的那一刻。

宇宙當中物質之間都會互相存在作用,它們的形式是各種各親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同物質擁有一種守恆的關係。每一組物質之間也會存在一種運動關係。對於真實存的物質運動轉換則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情。

而科學家認為能量或許與時間、空間、質量有著密切的關係,而空間和時間的結合則產生了速度,因此能量就是利用空間、時間和質量對物質運動轉化的一種單位罷了。

相關焦點

  • 宇宙能量從哪裡來?按照能量守恆定律很難解釋,難道是錯誤的?
    文/百家號科學年輪科學家的成果是全人類的財產,而科學是最無私的領域---高爾基能量守恆定律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定律,這個定律很簡單,也非常容易懂,宇宙中的任何東西都遵循這個定律。宇宙中的任何能量都不會憑空產生和消失,只會相互轉換。能量守恆是目前科學界的公認真理,在宇宙中任何能量都是可以隨意轉換的,例如動能會轉化為熱能,熱能也會轉化為動能,各種能量相互轉換沒有約束。最神奇的是能量甚至可以轉換成質量,成為肉眼看得見的實物。
  • 宇宙中,能量守恆定律失效?
    總能量必須守恆。每個學物理的學生都學過這條基本定律。但當我們考慮整個宇宙時,卻發現宇宙學紅移似乎讓宇宙丟失了能量。難道說,能量守恆定律在這裡被打破了?接下來,天體物理學家塔瑪拉·戴維斯將從時間的對稱性出發,為我們揭開這一悖論的答案。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無法被銷毀。這一原理被稱為能量守恆(conservation of energy),是我們最珍視的物理學定律之一。
  • 是否有可能違反能量守恆定律?反對定律的三個論點,但無法動搖!
    上過高中的人應該都聽說過「能量守恆定律」吧。從這個定義告訴我們,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轉換。當你用同一角度觀察事物時,這個定義也適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例如,汽車。當汽油在燃燒的過程中,其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然後轉化為機械能。
  • 如果能量守恆,那宇宙膨脹時,光子損失的能量去了哪裡?
    「在各種化學反應中,不會發生物質質量的損失;在所有物理變化中,沒有能量損失。」——亨利·恩菲爾德·羅斯科爵士上面這段話就是我們宇宙中的一個基本鐵律:能量守恆定律,所說的意思就是,能量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一定是從一種形式轉化為了另外一種形式。
  • 宇宙中暗能量不斷增加,它們從何而來?能量守恆定律即將被打破?
    更有讓人坐立不安、與人們早已認可的物理學定律相違背的現象是:宇宙中的暗能量似乎在無端由地逐漸增加。這給人們一直堅信了兩個多世界的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來了一個重磅擊打。天文學家通過對宇宙中有關暗物質暗能量的間接測量法,預測出宇宙中暗能量佔約73%,暗物質佔約23%,剩下的4%就是可以看到的可見物質。
  • 既然宇宙能無中生有,那麼奇點是不是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很多朋友認為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就已經明確地告訴我們,要麼物質轉換成能量,要麼能量轉變成物質,兩者只是表現方式的不同,可以理解成物質的一體兩面!當然這並沒有什麼問題,我們先從質能等價的角度來討論下宇宙中物質的來源。
  •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宇宙最初的能量從何而來?
    其實這類問題往上延伸就是: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這是一個終極之謎,但我們可以根據現有科學知識對這個終極之謎進行解讀。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
  • 能量守恆定律,天人合一,大自然的規律.
    我們通過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公式:E=mc²(能量E = 質量m ╳ 光速c的平方),可以得知:  光速的平方是一個固定值,所以物質的質量和能量正相關。能量是內在,是我們看不見的;物體的質量是外在,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但這兩個狀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 一個讓人害怕的物理定律,預示了宇宙結局,被愛因斯坦稱為第一
    在物理的世界中,也存在基本要素,「能量守恆」就是最關鍵的要素,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我們的常識世界中,一切都是會是會隨著時間衰變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永遠存在,就算是炙熱如太陽,也會在未來的一天消耗完全部能量,走向毀滅。
  • 一起來談談宇宙中五大有趣的定律
    外星人或許不需要符合人類所發現的科學定律。從人類尋找不到外星人可以推斷出沒有萬能的宇宙定律。三,熱力學四大定律第零定律給出了溫度T的定義;第一定律給出了能量守恆的關係;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移和轉化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不變。
  • 宇宙三大法則
    二、能量守恆法則 能量守恆法則是自然界存在的基本法則,自18世紀科學家研究能量時,許多科學家經過實踐發現守恆定律的自然現象。
  • 為何宇宙會出現能量流失?這不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了嗎?
    要知道世界萬物都是由粒子組成的,無論多小的粒子都是存在著的能量的,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我們就可以發現質量的變化相應的就有能量的變化,從最簡單的燃燒,在到核反應都是如此,但是這其中也有例外,宇宙本身視乎就不遵循這一規律,甚至看起來有一點特立獨行。
  • 如果能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人類為什麼不能用能量轉化物質?
    能量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不同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化。能量守恆定律肯定是對的,但對的也不一定能使能量輕易變成物質質量。當然能量都對應著質量,這從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中可以看出。實際上能量和質量之間的轉化很難,別說能量很難轉化為質量,即使質量轉化為能量也很難。大家千萬不要把日常的燃燒、爆炸,簡單地看成是質量轉化為能量。燃燒、爆炸屬於化學反應,它們遵循質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這個過程中質量並沒有減少,質量並沒有轉化為能量,只是不同能量之間的轉化,是貯存在物質裡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 磁場電場質量能量可以互相轉換,宇宙還有什麼轉換定律未被發現?
    質能轉化的實質和轉化條件但這質能轉換式目前僅僅在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宇宙天文等方面體現出來(並且體現的幾乎全都是質量轉化為能量,而能量轉化為質量的例子很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卻很難體現。實際上目前無論是能量轉化為質量,還是質量轉化為能量都很難。
  • 熵增定律為什麼讓人絕望?被愛因斯坦稱第一,預示宇宙命運
    宇宙浩瀚無比,在宇宙中還有很多未解之謎,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一直沒有停歇,很多科學家在宇宙中都有了新的發現,這些新的發現都讓人感到高興,但是有一條消息被人類發現了以後,人類卻不希望是真的。這個就是熵增定律。大家對於熵增定律可能並不了解,熵增定律被愛因斯坦稱為「第一定律」。
  • 能量守恆定律的定義域
    人們最熟悉的應該是能量守恆定律了,地球上煤、石油、天然氣、核能等都會有用完的一天,我們將這類能源稱為不可再生能源;還有一類能源比如:水能、風能、太陽能,我們將它們歸類為可再生能源。如果把這個案例中要花掉的每一分錢換算成對應要消耗掉的能量,那麼這次出差節省了多少錢就相當於節省了多少能量,這也剛好符合能量守恆定律!
  • 反物質或導致宇宙逆轉!費恩曼:宇宙在奇點大爆炸—大毀滅中循環
    真空給正─反粒子說:反正我不管,我唯一的使命就是遵守能量守恆定律的誓約,我可以為了人情而暫時違約,悄悄借給你們能量,但你倆必須借多少還多少,這樣我還依舊遵守能量守恆定律。正─反粒子這倆哥們也算是有良心,人家真空借你們能量,讓你們感受一下世界就行了。
  • 令人絕望的熵增定律,預示宇宙命運,科學家:後悔發現了它
    宇宙空間浩瀚無比,宇宙中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謎團,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許多科學家在宇宙空間中都有了新的發現,這些新的發現都令人欣喜,但當人類發現一個定律後,人類卻不願相信這是真的,那就是熵增定律。
  • 宇宙中的終極規則,但人們並不希望發現它,絕望的熵增定律
    人們從這條定律中看到了宇宙的未來,那就是宇宙最終會走向滅亡,完全沒有一絲僥倖的機會。而這一條定律則是大名鼎鼎的「熵增定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為什麼僅憑著這一條定律,大家就說宇宙最終會走向死寂呢?
  • 暗能量會毀滅宇宙嗎?
    如果您想了解暗能量是什麼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那麼最簡單的起點就是我們觀察到的宇宙的開始:熾熱的大爆炸。在大爆炸的最早瞬間,空間變得異常熱和緻密,充滿了巨大的能量、物質、反物質和輻射。但是它也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擴張,以恰當的初始速度平衡了引力的吸引力。就像在一場比賽中那樣思考,所有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在相互吸引,而最初的膨脹使一切迅速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