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潮所致,從 adidas 巧妙憑藉 UltraBOOST 鞋款以及同樣脫胎於跑鞋設計的 YEEZY BOOST 350 的發力從 2016 年反超 Under Armour 成為北美第二大運動品牌,並於 2017 年底首次超越 Jordan Brand 成為世界第二大運動品牌起,處於流行中心的 Sneaker 便從籃球鞋轉向了跑鞋。
從 2015 年開始,愈來愈多的跑鞋鞋款成為時裝周街拍裡的亮點,其出鏡率僅次於時裝運動鞋以及最為百搭的帆布鞋款。於全球市場層面,國際諮詢公司 TechNavio 於 2017 年中所發布針對全球跑鞋市場的報告中,也曾預估在 2017- 2021 年間,全球跑鞋市場將以超過 1%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毫無疑問,Nike 與 adidas 佔據著以上數據中的絕大半份額。但談及跑鞋,我們亦不得不將目光轉向日本,以及從這一跑步文化濃厚國度衝進國際跑鞋領域領先地位的兩大品牌——ASICS 和 Mizuno。
這一股跑鞋風潮能否成為這兩大品牌徵服年輕消費者的機遇點?
專業定位反成品牌發展桎梏
年輕消費者們更熱衷於 Lifestyle 鞋款
通過在專業運動領域的深耕,ASICS 與 Mizuno 旗下的跑鞋產品早已躋身世界一流跑鞋之列,然而面對當下的跑鞋風潮,它們卻反被身上的「專業跑步」標籤所限制?
通過專業跑者市場躋身世界一流
現如今 ASICS 和 Mizuno 早已通過對細分市場的準確定位,成為備受國際認可的一流運動品牌。
提起 ASICS 及 Mizuno,大多數年輕消費者的印象都是「專業跑鞋」,卻不知這二者分別在足球及棒球裝備領域同樣出色。同時,在北美、歐洲市場,ASCIS 與 Mizuno 確實以跑步運動為核心,主推相關的性能產品。
這兩大日本運動的國際推廣第一步,都把跑者定位目標受眾。ASICS 於 2014 年在洛杉磯街頭曾設立下街頭速度挑戰,此舉比 Reebok 在 2016 年所做的類似營銷要早了兩年;無獨有偶,Mizuno 目前的市場推廣活動也以針對跑者推出的跑步活動、試穿為主。
面對早已成熟發展初綜合品類的 Nike、adidas 甚至 New Balance,這一準確的細分定位讓這兩支東瀛勁旅成功突圍,ASICS 被普遍列入世界四大慢跑鞋品牌之中,而 Mizuno 同樣是公認的世界最佳跑鞋品牌「Top 10」。
同時,依靠出色的性能以及跑者群體間的口口相傳,ASICS 與 Mizuno 走向世界一流運動品牌的道路無疑是成功的。
專業運動性能市場增長放緩
然而「跑步」這一設定正逐漸從開發國際市場的優勢變成 ASICS 與 Mizuno 攻佔年輕消費市場的短板——ASICS 和 Mizuno 在年輕一代消費者眼中,正為其所設定下的「專業跑步」一詞所限制。
隨著 Sneaker 文化快速發展,北美運動鞋市場更在去年大幅增長,銷售額達到 196 億美元。「這是運動鞋行業數十年來最具增長率的一年(2017 年)」,面對北美運動鞋市場在上一年的表現,The NPD Group 高級分析師 Matt Powell 在肯定這一市場增長的同時亦表明這也許是一柄「雙刃劍」:「其業績卻不如近幾年那麼健康」。
「我們正處於運動時尚(Sportswear Fashion)的周期之中。——Matt Powell」
即便跑鞋市場在未來仍被看好,可在 The NPD Group 針對北美運動市場的年度分析卻顯示,相比過去兩年,性能跑鞋的銷售下降了 7% 。市場增長最快並成為運動鞋市場的最大類別的則是 Lifestyle 鞋類,在 2017 年裡,Lifestyle 鞋款以 17% 的增長獲得了 96 億美元的銷售額,佔去了北美運動鞋市場銷售總額的 48.9%。
這也意味著,主打文化生活、更具時尚感的 Lifestyle 鞋款正成為市場主導,同樣這也是年輕消費者們所關注的產品。「去年的十大鞋款之中沒有一款專業性能球鞋上榜,這說明我們正處於運動時尚(Sportswear Fashion)的周期之中。」Matt Powell 說道。
這樣的市場大趨勢或許也是 ASICS 與 Mizuno 業績放緩的原因之一,「專業跑鞋」既是它們打開市場的利器,同時也成了二者需調整應對市場環境變化時的桎梏。
ASICS 尚能在通過彼時為劃歸 ASICSTIGER 品牌的 Gel-Lyte III 與 Gel-Lyte V 兩大備受 Sneakerhead 歡迎的復古跑鞋,以及旗下主打復古文化和時尚的子品牌 Onitsuka Tiger 在 Lifestyle 佔上一席之地,而 Mizuno 雖同樣有 Voyager Vintage 等不俗的復古跑鞋鞋款,但比起 ASICS ,其聲勢並不算大。
在專業運動領域已收穫足夠口碑的情況下,面對新的市場形態以及時下的跑鞋流行風潮,如何在流行文化層面發力籠絡年輕消費者,或許是 ASICS 和 Mizuno 增長的新契機。
圍繞流行文化的新動作向年輕族群靠攏
利用街頭、時尚合作打開新局面
在專業運動市場有口皆碑且已有忠實消費群的情況下,ASICS 與 Mizuno 面對年輕消費群體的第一步自然是涉足潮流時尚領域。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復古跑鞋鞋款,作為歷史悠久的實力運動品牌,ASICS 及 Mizuno 同樣有著值得稱道的復古產品以及相應的產品故事。
ASICS:通過時尚建立起品牌影響力
在 ASICS 發布的「2020 年成長計劃」中便可看出,以重點發展的中國區為例,剛完成與 SANKUANZ 聯名的 Onitsuka Tiger 是發展的重點之一。同時 ASICS 更明確定下了分別側重於「專業運動」、「復古文化」以及「潮流」三大領域的子品牌。
而近年裡 ASICS 在潮流、時尚領域的動作,也不難看出其利用 Lifestyle 品牌增強品牌影響力的決心。
2015 年 ASICS 率先發力將主打潮流文化的子品牌 ASICSTIGER 帶進中國,同時一氣帶來了一系列潮流單位聯名產品。而在「戶外風」成為 Sneaker 流行趨勢的關鍵詞時,適時出現的 Patta x ASICSTIGER GEL-Mai 鞋款以及後續的主推動作,讓 ASICS 成為年輕街頭潮流玩家眼中的新選擇。
更不用說其通過與時裝新貴 Kiko Kostadinov 兩季合作,將專業跑鞋送上時裝天橋,而這款 Kiko Kostadinov x ASICS Gel-Burz 1 一上架便售罄,成為 Cool Kids 的新歡。加上隨後推出的 GEL-DS,ASICS 打開了更高一級的時尚市場。
此外,PAUSE Magazine 也以 ASICS 另一款專業化鞋款 GEL-Quantum 360 Knit 為主角打造特別型錄。ASICS 以潮流動作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動作,成功使品牌的話題度提升,根據 Google 搜尋引擎的熱度統計,ASICS GEL-Quantum 的搜索熱度曾在去年底一度超過 VaporMax 。
Mizuno:涉足青年文化領域
ASICS 的品牌影響力建立對於 Mizuno 來說也許是不錯的參考對象。
品牌成立至今,Mizuno 更為專注於在專業運動領域的深耕而甚少啟用娛樂化明星為代言,而現在 Mizuno 在復古鞋款上發力的第一步則更多地在於跟獨立潮流單位聯名。
橫跨球鞋與潮流領域,並有著鮮明個性的 Mita、Patta 成了 Mizuno 的牽手對象,通過這兩個聯名,Mizuno 將 OG Sky Medel 和 Wave Rider 帶回到年輕人眼中。
隨後,Mizuno 亦選擇了綜合性潮流平臺 Highsnobiety 作為合作對象,推出聯名款 Wave Rider Phoenix 並收穫了不少潮流擁躉們的關注。
然而 Mizuno 似乎並不急於大力擴張,在聯名動作之後,開始將蘊含有招牌 Wave 緩震科技歷的 Wave Rider 作為主推款式,圍繞「潮流」、「復古」、「鞋款故事」三個關鍵推出普通版本。
雖然只是初試水,但 Mizuno 無疑已引起更年輕一代 Sneakerhead 和潮流愛好者的注意。
未來仍是未知數
如何融合 Lifestyle 新面貌與運動底蘊?
即便針對年輕消費族群,利用 Lifestyle 鞋款帶動品牌活力的做法小有成效,但 ASICS 和 Mizuno 們的重心仍在運動領域,這是顯而易見的。這也帶來了它們目前所面對的更大的問題:專業性標籤與潮流感面貌之間的割裂。
尤其是 Mizuno,在一連帶來一系列聯名動作的同時,在推廣方面卻仍保持著專業運動的定位,使得以上出色的聯名鞋款未能造成太大的迴響。
若各位細心回想,將球星籤名鞋或是性能款跑鞋與潮流領域人物間掛鈎,從而讓新鞋款在保證專業性同時亦帶著潮流感向來是 Nike 與 adidas 的拿手好戲。不得不說此舉同時成功地讓運動的面貌更為 Cool ,從而使得追求個性的青少年們樂於消費甚至投身運動。
長遠看來,明確專業領域的深耕未嘗不是一件壞事。可 ASICS 及 Mizuno 身上專業運動與潮流之間的割裂,或許會讓其因著力發展 Lifestyle 產品的舉措變得定位模糊。
如何保持綜合性發展,則是 ASICS 與 Mizuno 在潮流界站穩腳跟之後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