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最奇特的廟,廟裡供奉一隻白狗。

2020-12-19 世界泉州人

在泉州有座最奇葩的廟,它就是白耉廟,白耉廟在鯉城區北門縣后街與模範巷交界處模範巷內,坐北朝南,大門正對縣后街。廟為明代錫蘭王邪巴乃那的後裔所創建,系印度教廟,歷代有修繕。據乾隆《泉州府志》、《晉江縣誌》等文獻記載,王裔居今廟北附近,入籍漢化,取世姓。廟因奉祀毗舍耶(印度洋山神),故得白狗廟之俗稱。晚清進士林騷雅其名曰白耉廟,為境主廟。民國廿二年曾作為泉州國術館址,境人藉此習太祖拳。

廟正面

白耉廟於1995年再次重修。現存為硬山式建築,總面積約420平方米。廟的主要建築由前殿、東廊、後殿組成(待覆建)。大殿面闊三間帶兩廊,進深四間,主祀玄天上帝、田都元帥、文昌帝君和楊六郎以及毗舍爺。廟柱有「善廉恥何須恭敬,惡習猾徒費心思」等對聯。原有二方印度教石刻(現存海交館),今經複製後嵌入重建的「敬字亭」壁上。廟前有一對明代抱鼓石。

泉州東嶽行宮

泉州東嶽行宮,俗稱東嶽廟,在郡城仁風門外南坡「鳳首」之穴,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尚書張汝錫建。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副使姚尚德、知府姜志禮重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提督張雲翼禱雨於此。乾隆年間山門內及兩廊悉損,二十五年(1760年)洛陽司林懋懿捐銀250兩,請之府縣,倡諸僚屬、紳士捐助修繕。嘉慶年間,郡守徐汝瀾修青帝行宮前進。道光三年(1823年)再修建。

行宮主祀青帝,從古東嶽泰山之稱,為東嶽大帝,是道教尊神之一,主管人間生死,屬下有一批陰司地府的鬼神各負其責。行宮所奉神祇眾多,建築規模龐大;還建有檀樾祠及鄭成功祠(鄭成功曾駐軍於此攻郡城),整體建築頗具特色。宋代朱熹詩題《鳳山嶽廟》:「門前寒水青銅闕,林外晴峰紫帽弧。記得南垞通柳浪,依稀全是輞川圖。」

近代東嶽廟由東嶽村陳姓道士管理香火併為信眾作祈禳法事,設「嘉禮戲」(傀儡班)專為信眾敬神演出。

民國期間泉州曾數次發起破除迷信運動,廟宇屢遭毀壞。至20世紀30年代末,尚存第三進正殿,殿為重簷歇山頂,面寬五間,塑五嶽帝君坐像,每尊通高二丈,五尊皆冕旒帝王像;第二進存石天壇、石亭、石香爐。供泉郡各神廟往此擊石取火(俗稱「乞火」),稱「名山取火」;第一進存「萬山第一」石牌坊;東廂存夫人祠。至1942年,廟宇再度受毀,破損不堪,神像等文物被毀一空。目前各地神廟每年仍都到此「乞火」。

泉州東嶽行宮,文革後僅存第三進正殿,「萬山第一」石匾收藏於文物管理部門,其餘皆蕩然無存。

1997年村人組建東嶽行宮管委會,並發動海內外信眾捐資重建。1997年11月開始修建行宮正殿,2000年重建左側夫人媽祠、五殿閻君。正殿面前鋪設有千餘平方米的大埕,埕上建有石天壇、石香爐等。經過這幾年來的建設,東嶽行宮已初具規模,整體建築雄偉壯觀、富麗堂皇。

相關焦點

  • 中國唯一保留祭祀「印度教洋山神」的古寺,竟供奉一隻白狗500年
    現白耇廟的廟宇為歇山式建築,廟深22.8米,寬為20.6米,總面積420平方米。廟的主要建築前殿、東廊、後殿尚未恢復。到了清代,有學者認為「白狗」二字不雅, 便用諧音字「耇」來代替,從此「白耇廟」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白耇廟內供奉一隻威猛的白狗塑像,神龕上方篆有「毗舍爺」的抬頭。這隻白狗嘴尖而不吐舌,雄性,全身漆白,原為印度婆羅門教神明。
  • 福建古寺竟罕見供奉一隻白狗 500年來香火不斷 來歷成謎!
    在泉州你會看到很多超出想像的奇葩寺廟,而白耇廟就是其中最獨特的一個。始建於明朝天順年間(1457-1464年)的白耇廟位於泉州城北縣后街、模範巷交界處,初名「白狗廟」。到了清代,有學者認為「白狗」二字不雅, 便用諧音字「耇」來代替,從此「白耇廟」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白耇廟內供奉一隻威猛的白狗塑像,神龕上方篆有「毗舍爺」的抬頭。
  • 民間故事~白狗廟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白狗廟的故事。走進新沂心曠神怡,這裡河流縱橫,湖泊蕩漾,山清水秀,風光絢麗,鳥語花香,使人流連忘返。在駱馬湖中有一座廟~白廟,也叫白狗廟,是白狗的主人為白狗而建,在很久以前,山東滕地商人吳章元在南方做生意,撿了一隻流浪的白狗,這白狗自從跟了吳章元,很是討吳章元的歡喜,給孤單寂寞的吳章元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有這隻白狗陪在身邊,生意做的一帆風順,這一年進了臘月,吳章元賣完自己的貨物,回山東滕地老家,可是路途遙遠,吳章元就把白狗送給有生意往來的朋友。
  • 最適合單身男女來的寺廟:廟中供奉豬八戒,求姻緣十分靈驗!
    最適合單身男女來的寺廟:廟中供奉豬八戒,求姻緣十分靈驗!佛教在我國的影響根深蒂固,因此無論去到哪旅遊我都能發現當地有不少寺廟,而廟裡供奉的一般都是觀音或者佛祖,很多佛教信徒也都會趁著閒暇時間去當地的寺廟禮拜,但直到我來到雲南旅遊時,卻聽當地人說起這裡的一座特殊非常特殊,裡面供奉的則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物「豬八戒」。
  • 橋下橋,塔中塔,廟裡廟,湖州三絕你知道多少
    河道多自然少不了古橋,老城區內古石橋最常見,漫步衣裳街、小西街,總會看見斑駁了顏色,長著青草的古橋。我是在去蓮花莊的路途,發現了「潮音橋」,當時只覺此橋古樸厚重,應有些年頭了。後查了資料才得知,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橋中橋。所謂橋中橋,是指石橋之下還有座小橋,掩藏在西段角落裡,若不注意很容易忽視掉。
  • 印度最「奇葩」的寺廟,供奉數萬隻老鼠,人和老鼠吃一樣的食物
    我們都知道在印度有非常多的寺廟,奢華的金廟,還有聖潔的蓮花廟,這些至少看上去還是很正常的,但是在印度有這麼一座寺院,裡面有成千上萬隻老鼠,一起來看看吧!這裡就是克勒妮瑪塔神廟,位於印度的北部,不過名字太拗口了,而寺院裡又有很多的老鼠,於是人們就把這裡稱之為老鼠廟。
  • 大別山深處偶遇一座鄉村小廟,廟內供奉著一塊天然形成的觀音奇石
    廟門口有一個用磚頭砌成的池子,用來焚香。周邊有不鏽鋼護欄。既然叫觀音寺,那麼肯定供奉的有觀音。這個小廟裡就供奉了很多尊觀音。小廟裡供奉著一尊天然形成的觀音石像,據說十分靈驗。也許這就是觀音寺的由來。廟內供奉的木質神像,不知道是哪尊神靈,旁邊還有兩位侍者。似乎年代已經十分久遠。
  • 廈門這座奇特的廟,財神爺比土地公地位低,臺灣信眾也來進香
    但即使是這樣,在所有的土地公廟中,仙嶽山的這座土地廟也算是最豪華的了。在中國所有神仙中,大多數是高居廟堂之上。唯有土地公,最接地氣。第一,供奉土地公的大多數是窮苦老百姓,自己都食無定餐、居無定所,如何有錢去給土地公蓋廟呢?第二,或許在大眾的眼裡,土地公算不上一個真正的神仙。
  • 泉州崇武古城邊上的神奇廟宇,不供佛不供仙,號稱天下第一廟!
    提到泉州惠安,那600年巍峨聳立的崇武古城,溫柔又堅韌的惠安女,是遊客留下最深的印象。崇武古城邊上有一片美麗的沙灘,叫做西沙灣,金色的沙灘連接著茫茫大海,讓人心醉。在這片金色沙灘的邊上,偶然發現一座奇怪的寺廟。
  • 漳州這個珍奇的小城,有山有海有廟有閩南美食,卻鮮為人知!
    這是一個既是漳州,也是福建最值得去的冷門小城。詔安有山,有海,有廟,有田園風光,還有各式各樣閩南風味美食。九侯山。這座九侯山以「南閩第一峰」而聞名。九侯山九峰並排,石佛飛仙,奇觀。銘刻在眾多石崖上的歷代書家題詞抒情,古拙清秀,與詔安「書畫藝術之鄉」相映成趣。九侯山風景秀麗,文化底蘊深厚,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朝聖遊覽。
  • 泉州千金廟裡的石雕香爐,也是受歡迎的香爐款式之一
    並且,在我們的城市裡,可以說是每個鄉鎮或者是每個村子,都會建立屬於他們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寺院,供奉著各佛,每逢佳節都會前去燒香拜佛,而每個寺廟的存在也少不了有香爐的存在。 然而在福建南安,卻有一座小廟,曾與南普陀寺、開元寺並成為閩南三大古剎,那就是現在的金淘千金廟,古稱南安府西嶽廟。 千金廟位於下圩街西端,乃金淘山後鄉陳目五所建。始建於五代後梁開平年間,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廟內供奉開閩王王審知(白馬三郎)、仁聖大帝、西嶽大帝、文昌帝君、註生娘娘、城隍公等十六尊文武諸神。千金廟原名《幹金朝》,至今仍留下一段婦孺皆知的優美民間傳說。
  • 為什麼中國人廟裡供奉的是祖先,而西方文明供奉的是神?
    而開國皇帝打入都城,第一件事就是破壞先朝的宗廟,修建本朝的宗廟,廟裡供奉的自然是祖先。而如果你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你會發現無論是教堂還是寺廟,供奉的都是神,沒有一個是供奉祖先的,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奇葩」廟,供奉豬八戒,至今卻香
    一般來說,寺廟裡幾乎都是佛像,偶爾也有專門供奉名人的寺廟。當然,像關二爺,神話故事中也有人。這些廟宇有的已經從歷史悠久的河流中消失,有的保存了下來。比如介紹給大家的廟裡,就有八戒豬,燒香幾千年了。說到豬八戒,我想到《西遊記》。我想在中國沒有多少人不認識他。許多人在《西遊記》度過他們的童年。
  • 臺灣有一座廟,將一名日軍當神來供奉,給出的理由實在讓不可接受
    這不,在臺灣省臺南市安南有座小廟,名曰飛虎將軍廟。看到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想到難道這供奉著一位偉大的中國人?不是,供奉的人是二戰時的一名名叫杉浦茂峰的戰鬥機飛行員。那麼,一個日本兵怎麼就成為了神,而且還被供奉?1944年10月,在太平洋戰場佔據主動的美軍,開始向日本本土逼近。
  • 臺南延平郡王祠(鄭成功廟):臺灣最重要的古蹟之一
    臺南延平郡王祠(鄭成功廟)是全臺境內最著名的鄭成功祠,也是年代最為久遠的一座。祠廟將建築與庭院結合,環境優美,建築別致,還可尋得一些日治時期的遺韻。如今,這裡不僅是來臺遊客必參觀的一處熱門景點,也是臺灣最重要的古蹟之一和臺灣島內唯一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專祠。
  • 去寺裡祈福廟裡上香,那寺和廟有什麼區別,以後可別再弄錯了!
    寺廟在每座城市中都存在,一般去寺廟,我們都會為自己和親人朋友祈福,不過對於祈福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的人說去寺廟燒香祈福,有的人還會說去寺裡祈福,還有的人會說去廟裡燒香,那小夥伴們知道「寺」和「廟」有什麼區別嗎?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下。
  • 泰國最有名的「陰廟」,供奉的不是神佛,而是一個美麗女人
    而這些供奉著佛陀供人參拜的寺廟被稱為陽廟,與之相對應的還有陰廟。說到陰廟咱們中國人可能不太清楚了,但是在泰國陰廟很火,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鬼妻娜娜廟」。娜娜廟是泰國最有名的「陰廟」,供奉的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一個美麗女人供奉的不是神佛,而是一個美麗女人娜娜廟位於曼谷一處十分偏僻的地方,廟宇很小,它的外觀看起來也不像其他寺廟一樣金碧輝煌,反而十分的質樸簡單。
  • 閩南記憶:九龍江疍民的民間信仰
    清代,潮州曾供奉活蛇為神,號為遊天大帝,應與疍民信仰有關。從種種文獻看,疍民確實有視蛇為龍的傳統,古書形容疍民是「自雲龍種,籍稱龍戶」。顯然,「龍戶」是與疍民有關的種種稱謂中,最為崇高的叫法。在中國,最適合自稱是龍的傳人的族群,唯有疍民。媽祖信仰:媽祖是九龍江疍民水神信仰中最為主流的信仰。
  • 廈門閩南朝天宮舉辦開闔啟扉大典
    ▲廈門興建閩南朝天宮,媽祖分靈自雲林北港朝天宮,29日舉行入神安座大典臺海網3月3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吳勇義 林靜嫻/文 沈威/圖) 昨天上午九時許,閩南古鎮迎來了世界媽祖信俗文化界的盛典儀式——廈門閩南朝天宮開闔啟扉大典,來自海內外數十個媽祖廟宇近千人參與了此次盛會,廈門閩南朝天宮也正式對外開放,並接受來自全球兩億媽祖信眾的朝拜
  • 供奉著八種宗教神明 洛江昭靈宮損毀嚴重亟待修繕
    謝玉妹)泉州有著「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美譽,各縣市(區)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宮廟,有的供奉佛像,有的供奉媽祖等民間信仰,也有的供奉老君等道教聖人,甚至有的把多種宗教神明供奉在一起。明代宮廟供奉8種神明 損毀嚴重亟待修繕明萬曆年間,莆仙人為逃避戰禍,遷徙入洪四村定居。村中六大姓之一的林姓倡議興建宮廟,並按仙遊的建築風格設計,供奉當時莆仙一帶流行的道教聖祖。明嘉靖乙未年,始建仙靈宮,即是現在的昭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