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世界10大邊三輪摩託挎子,全是源於二戰的經典,你認識幾輛?

2020-12-18 機車當道

2018年初新款的長江750和絕對復刻的海陵750全部都正式上市,受到了一眾挎子迷的熱捧,在國內熱愛邊三輪摩託的車友對於挎子的印象似乎一直都停留在長江750這款車型上,長江750被很多挎友稱之為二戰的戰火中出來的寶馬R71的活化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和軸心軍都非常依賴邊三輪摩託車的強大和可操作性,三輪車被用作從部隊運輸、全地形追擊車到軍火運輸,以及可以移動炮陣地的任何東西。

第二次世界大戰真的是邊三輪摩託車的黃金時代。當時,德國生產的摩託車比汽車要多得多,而且德國人會騎摩託車的比會駕駛汽車的要多得多。不僅僅可以運輸,並且可以直接在上面架設機槍。考慮到大多數軍用改裝的摩託車邊車裝備都配備了差速器鎖,適應全地形的特徵使其成為戰場上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輕型裝甲的武器化車輛,能夠輕鬆穿越崎嶇的地形。以至於每個參與國都有自己的戰鬥遍山輪摩託車。大部分人見到二戰的邊三輪都會認為是寶馬,其實當時製造軍用邊三輪摩託的還有很多,Benelli,Moto Guzzis,Ariels,FNs,Gileras,Gnome-Rhnes,Matchless自行車,Motosacoche sidecars,Terrots,Rikuos,Royal-Enfields ......等等!

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服役於二戰中的10大經典軍用邊三輪摩託車。

雖然二戰時的美國,哈雷戴維森與軍用摩託車的關係更加密切,但我們不要忘記印度安。當時印第安340B型是1940年至1942年間製造的一種智能風冷V型雙輪摩託車邊車裝備。圍繞老派的大酋長,這種1206cc排量發動機能夠以4000轉/分的速度達到30馬力。最初,邊鬥安置在車輛的右側。雖然印第安為美國製造摩託車,但同時他們也為法國軍隊製造了5000輛摩託車。二戰期間總共有9374輛這樣的車型,當時更多士兵更加青睞於印第安出品的偵察兵兩輪摩託,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印第安還有邊三輪軍車的生產歷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幾年裡,日本與哈雷戴維森達成協議,根據許可證生產摩託車,而且我們都聽說過奈恩公司的97式前身,到了1937年日本進入中日戰爭時,戰局有所改變,日本需要更多的摩託車。為了跟上需求,軍隊要求日本奈恩公司(三共下)生產一系列1200cc平頭動力邊三輪摩託車,以滿足需求。這些1260cc v雙胞胎摩託車邊車被稱為「 黑金」,只有區區12馬力,這些摩託車實際上相當笨重,並且需要一定的體力才能騎行。雖然這張照片中裝備了武器,但95型Kurogane更常用於日本軍官的乘坐。只是在1937年到1945年之間的短暫時間內製造的95型Kurogane實際上是世界上少見的摩託車邊車裝置之一,目前存世的數量極為稀少。

在諾頓摩託車「Big four」在1907年到1954年間大量生產,並且大部分被用作摩託車邊車的全套設備。Big Four是一款633cc側閥,風冷單缸發動機,是英國最著名的邊三輪摩託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邊車經常被加固以保護乘客,並配備了布倫槍或威力更大的的3英寸迫擊炮。無論如何,這個14.5匹馬力的機器可能沒有超大的功率,但它確能夠運送多達三名士兵外加裝備和彈藥。在戰爭期間總共生產超過4,700臺,並在歐洲戰場上幾乎全部陣亡,諾頓的「Big four」變得非常稀有。諾頓從50年代中期開始生產雙缸發動機後,「Big four」車型最終被淘汰。

在二戰的初期,當時的法國軍方需要更多的邊三輪摩託車,而不是現有的工廠可以生產的。當時製造法國軍用摩託車的Societe des Moteurs Gnome摩託車工廠已達到最大產量,無法填補訂單數量。為此,法國決定向國外尋求幫助。經過大量測試後,比利時製造商Ateliers Gillet負責製造摩託車裝備,並配備由法國Bernadet Porte Dragon提供的側邊裝備。這些吉列Herstal 720 AF摩託車總共訂購了1,500輛,由728cc雙缸二衝程發動機提供動力,能夠以4,000 rpm的轉速輸出22馬力的動力,配備六速變速箱,並配備了一個重要的倒車檔。法國當時總共訂購了1,500件

BSA G系列摩託車自1924年以來一直以某種形式生產,1936年後的G14系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最大的作用。BSA G14本質上是一個986cc v型雙動力摩託車,採用兩輪原車身或加摩託車邊車配置。雖然這是一個不錯的兩輪摩託車,但它實際上是作為用於運輸貨物和人員的工作摩託車邊車布置設計的。憑藉其強大的引擎,順暢的駕乘體驗和越野實力,G14邊三輪摩託成為了一款頗受歡迎的軍用車輛。事實上,荷蘭人相當喜歡它,在1937年放棄了寶馬的供應協議後,該國轉向BSA以滿足他們的軍用摩託車邊車需求。1939年德國入侵荷蘭,但在被佔領之前,BSA為荷蘭提供了1,750臺摩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幾年中,包括印度,南非,瑞典和愛爾蘭在內,荷蘭並不是唯一一個對G14印象深刻的國家。當然,這也是英國軍隊的最愛 。 不過,G14摩託車邊車車型在1940年停產。

BMW R75可以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具標誌性的邊三輪摩託裝備之一。最初由德國軍隊委託,寶馬於1938年開始研發R75,並於1940年開始生產第一批產品,在1944年停產之前生產了其中的16,000輛。寶馬R75配備了令人印象深刻的750cc水平對置發動機,繼續成為寶馬摩託車戰後系列的主要發動機配置。R75也是一款軸驅動車型,帶有鎖定差速器,可選擇的越野和非越野傳動比以及倒檔。R75是戰爭中最著名的摩託車邊車組合之一,這要歸功於它的機動性和越野能力以及其實用的多功能性 ,它同時具有裝甲攻擊車和運輸裝載性能。這款邊三輪摩託車甚至成功的得到了美國陸軍的讚賞,並被哈雷戴維森在其XA車型上複製。隨後俄羅斯也複製了R75並借用了許多最好的部件設計。

M-72是蘇聯對寶馬R-71的仿造款。隨著德國在二戰期間軍事力量的增加,俄羅斯注意到並開始為紅軍開發武器,試圖對抗希特勒的野心。蘇聯人注意到德國重型摩託車的優越性,於是藉助於當時的R71摩託車圖紙仿製了寶馬R-71概念並構建了自己的版本,並且簡化了原本的一些設計思路,可以大量快速生產。雖然當時蘇聯國內的M-72邊三輪摩託車由眾多製造商根據IMZ Irbit工廠的訂單製造,不過IMZ Irbit工廠原廠出品的M-72才是血統最純真的。這款邊三輪摩託車裝備了一臺功率為22馬力的746cc發動機,是當時生產量最大的摩託車之一,1941年至1956年間生產的摩託車超過330,000輛。在戰爭期間,它能夠運送士兵和彈藥行駛於各種地形。M-72挎鬥上經常配備Degtyaryov機槍,帶有旋轉坐騎,便於戰鬥突擊。我國的長江750就是對於M-72的仿造。

Trialce實際上這不是一個邊三輪摩託,而是一款正三輪摩託車,只因為有三輪所以在放在本次的展示中 。這是本次盤點清單上的第一輛義大利摩託車,這是Moto Guzzi在1940年出品的一款產品。Trialce是一款奇怪的三輪摩託品種,是Alce摩託車的變體。與此列表中的很多摩託車不同的是,這個Trialce純粹是一種軍用戰鬥車,而不是由一般民用摩託演變而來的。它是一種多用途的三輪車,可作為士兵,貨物和武器的運輸工具,作為獨立式的炮臺使用,甚至還有可與傘兵一起掉落的可摺疊版本。這裡的版本配備了一個強大的22毫米防空炮,它高高地架在車身上,它是一個相當實用的武器 ,尤其是在當時的北非,義大利的軍隊經常會遭到空襲該車可以非常機動的進行對空作戰。該車由一臺500cc單缸發動機提供動力,轉速可達4,000 rpm,速度可達13.2 hp,最高時速可達45 mph,可承載800kg的貨物。

Rikuo 97型是哈雷戴維森直接把工廠被運往日本為日本製造特許哈雷機器,結果幾年後日本將與美國開戰,這一切都變得相當尷尬。由於民用摩託Rikuo模型的成功,該公司將繼續生產純粹用於戰爭的約16,000種97型號,尤其是幫助日本軍隊在入侵中國時應對崎嶇的地形。每輛車最多可以運送三名士兵,並且可以裝備機槍,這些高度機動性對日本的戰事發展至關重要。這款摩託車邊車裝備採用能量為22馬力的1274cc v雙發動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款。由於產量巨大,因此今天仍然大量存在與民間。後期Rikuo繼續生產摩託車,隨後最終被著名的減震製造商Showa買下,直到現在仍然還為Harley-Davidson摩託車提供減震。

雖然寶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邊三輪摩託車的經典之作,但是德國還有一款邊三輪摩託,那就是Zündapp(聰達普)。我們在這裡看到的這款車型是1940年至1944年間生產的ZündappKS 750.該車型搭載一臺動力強勁的751cc四衝程雙缸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6馬力,轉速為4,000 rpm,可以達到最高速度約57英裡每小時,ZündappKS 750是一臺相當強大的機車。它還配備了一個有用的車輪懸掛控制系統,可以調整以補償不同的路況,一個很酷的功能,如果油箱在行駛中破裂漏油,可以切換一個節油系統繼續行駛,並且該車擁有強大的涉水能力,即便是把發動機淹沒的情況下依舊可以行駛。該車的邊車裝備同樣配備有彈藥袋和前向機槍。當時該車有兩種配色,歐洲部署為深灰色,北非戰區為深黃色,在二戰期間,生產了18,600多臺,最終於1944年停產。由於ZündappKS 750的設計理念非常先進,因此製造成本非常高。在當時,一輛ZündappKS 750的價格高達兩輛大眾車。

相關焦點

  • 誰說寶馬沒有挎子?豪華挎子摩託車,接受大貿預定,價格比X6貴!
    熟知寶馬廠商的朋友都知道,寶馬不僅在汽車領域家喻戶曉,而且在摩託車領域同樣大獲成功,旗下多款經典摩託車成為世界車友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是,知道寶馬摩託車的車友,很多人都知道寶馬旗下有一款K1600GT巡航重器,卻不一定知道寶馬有一款挎子摩託車,就是由K1600GT豪華升級改裝而來的三輪挎子摩託,而且國內已經可以介紹大貿預定,價格看的讓人膨脹,比寶馬旗下的X6汽車價格還貴!一起來了解下。
  • 硬派軍版邊三輪摩託車,鑫源RAMS「挎子」曝光,視覺效果1+1大於2
    前不久被路邊社曝光的,鑫源最新的邊三輪摩託車RAMS「挎子」版本也被得到證實,在許多車友和路人眼中,邊三輪摩託車已經是足夠拉風吸引眼球的存在了,而RAMS原本的兩輪版就已經達成這個高度,以二戰軍版風格讓人過目不忘,更何況它的邊三輪版本呢,最終的視覺效果是會出現1+1要大於2的情況了吧
  • 標緻姜戈150改裝國內首款踏板挎子,能否合法上路仍是未知數!
    說起挎子,車友們無疑例外的要和經典的長江750拉上關係,不過無論是長江750還是目前的大貿烏拉爾那都屬於硬派的挎子,殊不知挎子也可以玩出不一樣的浪漫風格,說起浪漫風格的挎子當屬VESPA玩的最溜,當鐵殼綿羊加上了邊鬥就會有另一種風味。
  • 三輪摩託車曾風靡中國30多年,為什麼被淘汰了?
    李三萬摘要:三輪摩託俗稱挎子,被譽為「機動騾子」,在二戰時最為興盛。當年在中國也曾經是軍隊和警察的最愛,蜂蜜三十多年,為什麼現在被淘汰了?三輪摩託俗稱挎子,被譽為「機動騾子」,在二戰時最為興盛。當年在中國也曾經是軍隊和警察的最愛,蜂蜜三十多年,為什麼現在被淘汰了?
  • 盤點十四款國產進口邊三輪,挎鬥子摩託車,售價從1萬至60多萬
    盤點十四款國產進口邊三輪,挎鬥子摩託車,售價從1萬至60多萬長江750可以說是時代的經典,但由於環保原因或者其它因素退出了市場,從它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國產再也沒有了三輪摩託車,一直2015年銀鋼十字架邊三輪投入市場,才結束了這一局面。
  • 盤點幾款熱議的邊三輪摩託車
    既然要出門旅行,大包小包的行李肯定少不了,這些對於兩輪摩託車來說是一個很大考驗,但對於邊三輪摩託車來說就是小意思了,今天咱們就盤點一下國內能上牌照的邊三輪摩託車。長江650售價:53800元人民幣起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我國邊三輪界的不老傳奇-長江750了,停產20年之後再度復活的它,被賦予了新的活力,整車外形延續了老長江的經典造型,圓形復古大燈、彈簧座墊、復古後減震都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 比X6還要貴的寶馬摩託!搭載唯一的6缸引擎,邊三輪全封閉座艙
    搭載6缸引擎的邊三輪摩託,售價比寶馬X6更貴,時速可超200寶馬這個品牌在國內可以用家喻戶曉來形容,相信不管是不是愛車之人,都對這個品牌十分的了解。而寶馬一直以來,在國內都是非常熱銷的品牌,大家對於這個品牌的車型也大多都如數家珍。
  • 長江400cc邊三輪摩託車曝光,外觀和我們記憶中「挎子」越來越遠
    打著情懷牌的長江,用春風650直列雙缸發動機,復刻750邊三輪摩託車之後,確實為很多「挎子」玩家提供了一個圓夢的渠道。雖然沒有水平對置拳擊手發動機,雖然沒有軸傳動,但在看臉的時代,起碼在外觀上做到了99%的還原度。
  • 售價比寶馬X6還要貴,可變全封閉邊三輪
    售價比寶馬X6還要貴,可變全封閉邊三輪寶馬是一個我們都很熟悉的汽車品牌,其旗下的車型表現也非常的不俗。在國內來說,這個品牌的銷量表現是非常出彩的,相信很多的車友也很喜歡這個品牌的車型。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款寶馬車型,並不是大多數人都非常熟悉的寶馬轎車車型,也並非是SUV,而是一款挎子摩託車。
  • 中國警察使用了30多年的三輪摩託,為何現在會被逐步撤銷?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摩託車應運而生,隨後出現了三輪摩託。摩託車的價格相對低廉,而且能夠滿足一家人的出行問題。按照保準,三輪摩託只能坐三個人。但由於沒有超載的問題,有的三輪摩託上甚至硬塞了五六個人。在20世紀的上半葉,三輪摩託風靡歐洲大陸。寶馬公司自然也不甘落後,除了生產汽車之外,寶馬公司也生產三輪摩託。其中,寶馬R71的性能非常好,滿足了所有需求,而且非常的穩定,極少出現故障。
  • 銀鋼新款國四邊三輪摩託車上市,外觀個性、動力升級,售價2.98w
    近日銀鋼旗下的300cc邊三輪「悍路者」上市了一款特別的版本,車身的數碼迷彩塗裝非常硬朗醒目,與「挎子」自帶的軍版風格相得益彰,不僅更容易融入摩旅的自然風光,在城市鋼筋森林裡也能成為眾人的焦點。銀鋼表示這臺特殊的邊三輪來自商家的改裝定製版本,相比原型車更加舒適和個性,並且可以通過官方渠道銷售,意味著不必擔心改裝後的上牌上路問題。
  • 國產最貴的5輛摩託車,你認識幾款,全認識基本都是土豪
    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國產最貴的5輛摩託車,你認識幾款,全認識基本都是土豪。 三、嘉陵600邊三輪 這款摩託車的價格為48800。雖然有這麼高的價格,但它的問題卻並不是那麼的好。
  • 土豪拒絕開600萬勞斯萊斯,卻鍾愛一輛三輪摩託,稱:它值1000萬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富豪,他有兩輛勞斯萊斯,但這都不是他的最愛,他最喜歡的一輛車反而是輛三輪摩託,這倒讓人有點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摩託車能引起他的興趣。按理說這位富豪的勞斯萊斯價值不菲,這個品牌的汽車它每年都會有生產數量的限制,能買到就很不容易,不僅需要有財力支持,也需要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 不用到處找了 5-10萬的摩託全在這
    摩託車若以價格區分,基本上有這幾個分水嶺,5萬、10萬、20萬、5萬之下基本為中小排量摩託,5到10萬為中大排量摩託,10萬以上基本上是公升級別,可以說5-10萬是摩友進階之選,如果不追求公升級別這個價位內的車已經足以玩到退休了,文中就目前絕大部分5-10萬級別車型做個簡單匯總。
  • 最貴邊三輪摩託,售價超過寶馬X6,全球唯一6缸發動機摩託車
    最貴邊三輪摩託,售價超過寶馬X6,全球唯一6缸發動機摩託車提起邊三輪摩託車,相信很多車友都不是很熟悉。不過在電視劇或者是電影裡面,總是會看到一些年代劇的邊三輪摩託車造型,讓人感覺十分的久遠。當下來說的話,邊三輪摩託車確實不常見,但是在國外的很多地方,這類摩託車其實很受歡迎,甚至一些大廠都在打造這類摩託車,比如說寶馬。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款犀利的寶馬邊三輪造型摩託車,這款車型的價格比起寶馬X6都要更加的昂貴,這款車是由K1600GT車型升級的摩託車,造型很霸道。
  • 國產首款四缸邊三輪摩託車著手量產準備!
    國產首款四缸邊三輪摩託著手量產準備想必了解摩託車的朋友都知道邊三輪摩託車,邊三輪摩託車在我國一直都是比較經典的存在,許多摩友對於邊三輪摩託車都是情有獨鐘的,而邊三輪摩託車在我國的品牌也是比較多的。下圖中的這款邊三輪摩託車是山東一位摩友從2012年正式立項,由他純手工打造,直至今日,差異化部件已經全部量產了,已經也向有些工廠申請了國四公告,並且準備投入量產,售價在3萬多元,還可以上牌,性價比還是不錯的。首先,從外觀上來看,這款邊三輪摩託車採用了復古造型設計,肌肉式車身搭配大面積鍍鉻裝飾,經典又時尚。
  • 用它買菜、接娃極拉風,國內首款可上牌的洛嘉彎梁邊三輪即將上市
    早前洛嘉摩託曝光過一款以彎梁車做牽引的邊三輪,可謂是別具一格,讓許多,喜歡「挎子」的車友眼前一亮。並且它在2018年度車型評選中還獲得了最佳創意獎,但卻一直沒有量產的消息。並且這臺發動機具有倒擋和防止反轉的功能,對於大體積,大車重,機動性稍弱的邊三輪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精緻復古造型的邊鬥當然是全車最大的賣點,使用了高強度車架和底盤,汽車級烤漆。棕色和黑色的皮革內飾還背有防雨棚,在雨天和長時間停車的時候更加實用。邊鬥前方有鍍鉻的乘客扶手和護槓,側輪轂上配有大口徑霧燈,提高辨識度和安全性。
  • 全球20輛大排量摩託車,其中幾輛的排量遠超大部分超跑
    Ecosse FE Ti XX車型標價30萬美元,是目前市場上最貴的摩託車之一,而FE Ti XX 鈦系列只有13輛。它裝配的是一臺225馬力的2.4升的鋼坯鋁製發動機,其他部位則廣泛地使用碳纖維以儘可能地減輕重量。當你看到它的9級鈦排氣管和一個優雅的全鈦底盤時,你就會理解它為何如此昂貴了。大部分的FET-TI XX都是手工製作的,包括由伯爾魯帝製作的義大利式皮革座椅。
  • 記者調查:機動三輪摩託堪比貨車 載重兩噸
    載重兩噸 時速可達百公裡  機動三輪摩託堪比貨車  5月10日,本報以《善良劉女士雨夜救人 醉鬼駕三輪把她撞飛》為題,報導了60歲的劉翠蘭女士為救一名倒地男子,被醉駕機動三輪車撞倒身亡的消息,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11日,本報連續跟進,進一步報導了事故發生時的情況。
  • 一臺「正三輪」摩託,號稱「永不摔倒」,售價10萬堪比SUV
    一臺「正三輪」摩託,號稱「永不摔倒」,售價10萬堪比SUV「賽道摩託」,這估計是在很多人心裡最帥氣的摩託車了,不只是霸氣的外表,還有那令人驚嘆的速度,無一不讓人內心澎湃啊,不過,很多人都忘了一件事,賽道摩託也是一輛摩託啊,危險係數甚至比普通摩託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