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2月22日消息,12月22日,2019考研大幕正式拉開。據統計,今年考研報考人數達290萬人,較上年增加52萬,增幅達21%,創下歷史新高。雖然競爭壓力變大,但考生們依然為了未來放手一擊。考研首日的考題中午,「改革開放」毫無意外成了高頻關鍵詞,複習充分的考生對此輕車熟路,「考卷上看到這道題,就像見到熟悉的『老朋友』」。
【考研大數據】
全國290萬人報名,創下新高
今年11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在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安全工作視頻會議上透露,2019年研招考試報考人數再次大幅增加,全國考生規模達到290萬人,比去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21%。
據統計,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已連續多年增長。據中國教育在線12月20日發布的《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自2007年以來,碩士研究生招生的每年增長率維持在4%左右。
【考題直擊】
政治「熟門熟路」,英語「懷疑人生」
根據考生回憶,政治考卷的主觀題可以說是熱門詞彙的大集結,改革開放、主場外交、「站起來」、「富起來」等關鍵詞,基本都沒有脫離考生們複習的重點。尤其是考前考生們重點「押寶」考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考卷的多道題目都有涉及。
走出考場的考生表示,考卷上看到這道題時就像見到熟悉的「老朋友」。考題中還額外多問了一句,要考生「從實踐絕對性和相對性上談談對實踐和理論創新的認識」,給了考生一定程度的發揮空間。
下午的英語考試結束後,「考研英語」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原因是,英語考卷中的一篇小作文中,「資助農村小學計劃」這個表達,很多同學都沒有看懂。一位考生表示,自己直接眼花將「農村(rural)」看成了「皇家(royal)」,「我寫作文的時候就在想,『皇家希望小學』到底是個啥。」
不少被英語考到懷疑人生的考生表示,英語試卷真是一次莫大的鍛鍊,「做完這份英語試卷,感覺做什麼都有信心了。」
【考研故事】
「考研是為了興趣,工作是為了生存」
龐大的考研大軍裡,來自南京某211高校的男生文同學是個另類。文同學已經拿到了兩個相當不錯的OFFER,工作地點、薪酬待遇都很有競爭力,屬於同學們眼中的「人生贏家」。但他依然選擇了考研,報考的是一所知名高校的戲劇專業。「我很喜歡戲劇,在大學裡就參加了學校的話劇社團,還參與製作和演出了多部話劇。」文同學告訴記者,自己的本科專業和戲劇一點都沾不上邊,「就是純粹的喜歡,在完成自己專業學習的基礎上,儘可能多的省出時間來排戲。」
為了更好的學習戲劇,文同學將目光轉向了某知名高校的戲劇專業。「這個專業在國內能排進前十,我覺得如果去讀的話,將來肯定能更好的提升自己。」本著「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原則,文同學在複習考研的同時參加了秋招,兩個OFFER在手,複習更加定心了。「考研是為了興趣,而工作是為了生存。跨專業考研肯定壓力更大,我要為自己『買個保險』。」
假如拿到OFFER的同時考上了研究生,該怎樣做選擇?文同學回答得毫不猶豫:「肯定先讀研!」
「我爸說,就當我多讀了一年『大五』」
淮安某高校2017屆畢業生小朱是一名「二戰」考生,已經在學校旁邊租房子複習了整整一年。小朱報考的是南京一所985院校社會工作專業的研究生,「去年初試我考了第17名,距離進入複試還有幾名的差距。」第一年考研落敗,小朱並不甘心,「我覺得我還有提升的空間,如果再戰一年,我一定可以。」
和家人商量後,小朱決定在學校旁邊租下一間屋子,定心複習考研。「平時看書和吃飯都在學校裡,就晚上回去睡一覺。整個作息和在校就讀期間相比,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租房、報班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小朱覺得,這是為了考研做出的「必要投資」,「我和我爸媽商量過,他們都很支持我,覺得將來走上社會,必須要有個研究生文憑。」有了父母作為經濟後盾,小朱沒了後顧之憂,「我爸有句話我很感動,他說就當我多讀了一年『大五』。」
唯一讓小朱擔憂的,是自己的「時運不濟」,「今年報考的人數又增加了不少,這也就意味著,和我同場競爭的對手和去年相比又多了很多。」勝算幾何,小朱表示,自己心裡一點底都沒有。「如果今年還沒考上,我會去找工作。但將來還是會繼續報考研究生的,這個文憑一定要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