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屬於比較耐寒的作物之一,越冬時,有5片葉左右,是耐寒性最好的,在不少的地方,由於種植的相對較早,冷空氣到來過晚,氣溫下降較慢,這就形成了冬前氣溫過高,大蒜苗,一直處於適宜的生長階段,有的大蒜苗還沒有到小雪節氣,就已經有七八個葉片,這顯然已經超過了大蒜最耐寒的生長時期,遇到極端的低溫,就有可能在後繼嚴寒當中出現凍壞蒜苗的現象。出現大蒜苗凍壞的現象有多種因素。
1,過早播種,大蒜最適宜的播種溫度在17~20度,在大蒜種植的時間上,有不少的蒜農有「笨鳥先飛」的想法,隨著用工那成本越來越高,在有的地方,頭幾年種植一畝地大蒜需要的工錢不足100元,在2019年秋季種植大蒜,在種植高峰期,每畝地的工錢就達到了320元至350元左右。有不少的三農為了節省開支,減少成本投入,提前種植大蒜,將種植大蒜的時間向前提10天左右,這樣的大蒜,不但出苗差,而且容易在寒冬到來之前形成超大苗,蒜苗過大,致使抗凍害的能力變低。
2,常年重茬種植,缺乏有效的有機質補充,土壤貧瘠。這樣的土壤上種植大蒜,完全依靠的是化肥,容易出現土壤透氣性差,板結,這樣的大蒜苗大多根系較少,生長不健壯,抗寒的能力就低,容易出現凍害。
3,大蒜品種之間的差異,常年沒有更換蒜種,大蒜種子的種性有退化現象,種植的時間越長,退化越嚴重,嚴重退化的大蒜,不但產量低,抗病蟲害的能力降低,而且抗寒的能力也變得低,容易受凍害。紫皮大蒜的抗凍能力,稍低於白皮大蒜。
4,極寒天氣的出現,在種植大蒜的地區,所謂的極寒,就是指氣溫超過正常年份的偏低狀態,有實驗證明,大蒜在零下10度的時間較長,就會發生凍死凍害大蒜苗。短時間的零下10度,稍好一些,猛然的低溫,也有可能凍傷大蒜苗。有時會出現倒春寒,雖然氣溫沒那麼低,但仍有凍傷蒜苗的現象。
我們怎樣做才能做到預防大蒜出現受凍害的現象呢?
1,面臨越冬的大蒜噴灑葉面肥,大蒜入冬前後,有寒潮到來之前,選擇晴天噴灑0.3%磷酸二氫鉀+胺基酸多種微量元素水溶肥。特別是一些在越冬前,已經長至八九個葉片的大蒜,抗寒的能力更差。年後的倒春寒,對農作物有很大的影響,溫差越大,影響的程度越嚴重。因此,對大蒜苗防凍,還應注重春節之後的倒春寒,在倒春寒到來之前一天兩天,選擇晴天中午進行葉面噴灑0.3%磷酸二氫鉀+芸苔素內酯,可減輕低溫的危害。
2,注重使用底肥,做到適期播種。基肥是在大蒜種植之前使用的肥料,每年種植大蒜進行翻耕土地時,都要進行施肥,平衡使用氮,磷,鉀肥料,增施農家肥,適量使用中微量元素肥料,避免偏施氮肥。在耕翻土地前使用的農家肥,要經過充分腐熟。按照土壤的肥沃程度,每畝地的使用量在2000~5000公斤。高氮高鉀低磷型控施肥120公斤左右。耕翻土地整理好之後間隔5天左右,再進行栽植大蒜,使肥料中的速效氮,有一部分被土壤固定,減少燒苗的可能性。種植的時間應以外界環境氣溫的高低來決定,適宜的氣溫在17~20度左右。種植過早,入冬前蒜苗過大。栽植過晚,在入冬前蒜苗過小,都不利於大蒜提高抗凍的能力。
3,天氣乾旱,應澆越冬水。冬季的大蒜,越旱越不耐凍,水分可以儲存一定的熱量。澆水的時間也選擇在封凍前的晴天進行,澆小水,不可大水漫灌。在特別寒冷的地區,有幾天時間氣溫要超過零下10度以上,應進行再覆蓋一層地膜進行保溫,也可減輕凍害。寒冬過後即可撤掉第2層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