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公園將於
12月30日閉園實施改造,
為期16個月。
改造後,和平公園將與北外灘「新時代都市發展新標杆、核心功能重要承載地、新發展理念實踐區」的形象更加匹配。
和平公園承載了不少上海人的記憶!許多人小時候都去過和平公園看老虎、獅子,每逢雙休日,公園內的小河邊坐滿了三五成群的垂釣者,電動船載著一個個家庭爽朗的笑聲在湖面上飄蕩。
和平公園最初的名字叫榆籃公園,1959年4月22日正式開放,不久更名為提籃公園,後為紀念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園內塑造展翅翱翔的大型和平鴿石雕,當年10月又被正式命名為和平公園,這一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
公園總體布局採取丘陵起伏、山水相間的自然形式。以山水林景為主,因地制宜設置遊覽設施,配以古典亭臺、橋梁、石舫,使整個公園幽雅別致。公園還有猛獸棚、小動物棚、孔雀棚、禽鳥棚、金魚館、鹿苑、猴山、遊艇、小火車等設施供遊客觀賞、遊玩。
上世紀九十年代,和平公園裡還曾經建過「海洋世界」海豚館,佔地3000多平方米,由8個不同面積的水池組成,有2700個觀眾席,是國內規模較大的海豚館。
1996年3月,在海豚表演算術、鑽圈、頂球、水上魚躍等節目基礎上,又引進6條海獅、6條海豹,增加了海豹表演的拖船、陸地翻滾和海獅表演的跳圈、打籃球、打排球、倒立、喝酒、彈琴、做體操等節目。至1996年底,已累計接待近百萬人次。2002年時,園方曾對海豚館進行了重新裝修。目前,這個場館已經拆除。
如今隨著周邊虹鎮老街舊區改造基本完成、瑞虹國際社區基本建成,再加上公園環境老舊、景觀特色缺乏、遊樂設施落後,難以滿足市民日益豐富的休閒、遊覽、文化娛樂等需求,升級改造迫在眉睫。
據介紹,此次將對公園進行整體性改造,並秉承老公園改造「保護生態、因地制宜、整合空間、創新手法」的十六字方針,力爭打造城市重要活力公園——公園·社區·家。
目前的主園路將進行線型修正,串聯起公園五大園區,連接五個出入口,與園外綠道連接,形成時尚親和的綠道環線;
對園中建築進行整合梳理,以濃鬱的傳統風貌為底蘊,融合現代創新技法,展現「江南都會」的建築風格;
公園將按功能細分為新港活力區、湖濱花園區、中央遊憩區、山林綠舟區、歡樂健身區五個區域,每個區域分布有不同植物的特色園,為市民創造一個色彩鮮明、四季有景可賞的公園景環境;
原有兒童樂園和健身區將融入新功能,增加參與性和趣味性,以「自然樂園」為主題,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健身和兒童活動場地。
區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造也將對水系進行環通,激活水岸與源頭,栽植淨化功能的水生植被,適當增加湖濱花園區的柔性駁岸,提升水生態環境,為親水空間提供良好的遊覽感受度。
*部分圖片為效果圖,以實際建設情況為準
記者、攝影:齊傳彬
資料:上觀新聞
編輯:C4
【來源:上海虹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