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中世紀總是能給人很多聯想,在這漫長的一千年裡,戰爭和瘟疫不斷地侵襲歐洲大陸,被稱為歐洲的黑暗時代。我們熟悉的《權力的遊戲》講述的故事就是以這個時代為背景的架空故事。講到《權力的遊戲》,很多人會想到龍媽、史塔克家族、夜王等等,有沒有發現全劇貫穿著黑暗、悲傷和恐懼。每次看這個劇都想把屏幕亮光調到最大,但仍然有很多畫面看不清。裡面的劇情和人物命運會讓所有觀眾陷入深深的悲傷和恐懼,這一切都讓這部劇顯得神秘。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正是這種能夠給人帶來黑暗、悲傷和恐懼的神秘的風格——哥特風。
哥特風發源於12世紀的法國,到現在已經流行近千年。最初給人的印象十分負面,甚至和粗俗、野蠻劃等號。甚至直到今天,它也並不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特意討好人們,依然保持特立獨行的「態度」。但這並沒有影響藝術家們對這種風格的推崇,近千年來,他們創造出許多哥德式繪畫和建築。著名的米蘭大教堂就是標準的哥德式建築,華麗的外觀裝飾,複雜的線條設計,氣勢恢宏而不失細膩。
記不記得今年四月份巴黎聖母院的那場大火,它摧毀的玫瑰花窗正是哥德式建築的特色之一。如果你不了解藝術和歷史,不會明白一個玻璃窗的毀壞對人類有什麼影響,而一旦你知道這個窗子的來頭,自然會格外珍視這種文化遺蹟,正如我們心疼圓明園一樣。玫瑰花窗,放射狀圓形窗,黑色背景,鑲嵌彩繪玻璃,形似玫瑰花,因此而得名。站在巨大的玫瑰花窗前,陽光透過窗子照進來,呈現出詭異而斑斕的色彩,身處光怪陸離的光影中,讓人產生十分奇異的感覺。
除了藝術領域,在時尚界,哥特風也是備受寵愛。《權力的遊戲》中紅袍女梅麗珊卓的妝容、服裝、配飾都是標準的哥特風。楊冪前幾年還拍過一套哥特風寫真,現在看到仍然覺得很酷!在所有藝術風格中,能夠僅僅靠黑色和紅色撐起一個完美場面的,應該只有這種風格了。
由於哥特風的神秘性和色彩的特殊性,很多小說和影視劇都運用這種風格。比如《簡愛》,還有大家熟悉的《吸血鬼》系列影視劇。大多數這種風格的作品都是恐怖系列,喜歡恐怖片的小夥伴一定要好好了解這種藝術風格,你會明白很多作品帶來恐懼的並非劇情,而是這種風格固有的「恐懼感」和「神秘感」。
在文化界,哥特風也是經久不衰的,其中特別流行的哥特字體就是標誌之一。這種手寫字體十分有趣,裝飾性很強,重視線條、花紋的變化,線條粗細變化很流暢,看著就像繪畫,每個字母都能單獨成一個風景。組合到一起就更有趣了。用這種筆法,寫出來的中文也是很有特色。下次做手帳不會寫字體,不妨學習哥特體,這是一種無論什麼時候拿出來都不會過時的樣式。是不是越來越喜歡這種風格?做手帳都想用這種素材吧?
我特地找了一下帶有哥特字體的膠帶,意外發現了這個——Menu手帳規劃局的玫瑰朝聖者。標準的哥特字體,超多字體裝飾,大面積紅黑色和少許彩色字體,還有許多星星點點的植物圖案。看了第一眼就直接愛上,直接買了整卷。
Pikaka萌社也有一款哥特字體的膠帶,叫隻言片語。字母和線條有序組合,紅黑色搭配得當,不管是拆開做手帳拼貼還是直接整塊拿下來做打底都很棒!
另外他家還有一款歐式風情,都是歐式的建築,帶有很強的哥特氣息,甚至帶有玻璃花窗的圖案,很有特色。
最近熱衷於歐洲中世紀的元素,做手帳也都會往這上面靠,於是我特地用Pikaka萌社的膠帶做了一期哥特風的拼貼。雖然是愛情主題,但這裡的文字膠帶和人物構圖剛剛好,是我想要的效果。
除了以上找到的幾款膠帶以外,沒有再注意到同類型的手帳素材,以後再看到,我會介紹給大家。
以前沒有注意到藝術風格會對手帳有什麼影響,漸漸地,越是喜歡藝術就越是覺得手帳該有靈魂。這靈魂不僅是手帳的記錄功能,也是手帳在組合素材時所體現的品位和美感。如果僅僅隨意拼貼,無規則的元素堆砌,那也就失去了創作的意義,而一旦將藝術賦予手帳,它就不再僅僅是個記錄的工具,也會成為一種文化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