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鹿縣民間故事「假亡漢遇好心郎中、巧針灸令起死回生」

2020-12-22 百家號

「假亡漢遇好心郎中、巧針灸令起死回生」

話說咱們束鹿縣南邊有一王口鎮,其屬轄下有一孟家莊村。村中有一孟郎中,雖然不及名醫大家,但也算是造福一方的好郎中。

孟郎中年事已高,最讓其不滿意的是自己的兒子不能接過自己的醫術。孟郎中只有一子,因為長得虎背熊腰,而且是大黑臉,所以鄉親們皆稱呼他孟老黑。孟老黑性情急躁,是個豪爽之人。孟郎中一心想讓他學習中醫,從小就栽培他,怎耐得孟老黑一看見醫書就頭疼,說什麼也不配合。孟郎中沒辦法就一點一點兒引導他,你還別說,這老黑雖然對別的醫術不感冒,但對這針灸卻掌握得挺快。孟郎中一看,心想既然你只喜歡針灸,就在針灸上好好傳給你吧。又不想把方劑等醫方失傳,就挑了幾個愛好醫學的徒弟帶著。

老黑雖然對針灸學的挺快,畢竟不是自己喜歡學的,所以還是經常懈怠。即使如此,畢竟孟郎中一心想讓他掌握這項醫術,口傳心授,時間久了,這老黑的針灸水平也確實有了一定的水平。這孟郎中終因壽數已到而撒手人間,留下個藥鋪老黑把他交給了父親的徒弟打理。他自己走鄉串戶賣些瓜果等維持生計。鄉親們卻知道老黑不做郎中是不假,但唯有對針灸有些手段。於是誰有個頭痛腰痛的都來找老黑給針灸,這老黑也不推辭,每每奏效。話說一日老黑賣了瓜回來,其妻文氏趕快迎了出來。文氏幫他把瓜車停頓好,二人來到屋中入座。文氏言道:「你去賣瓜了,我回了趟娘家,見到了我一個遠房的姐姐。

她對我言講,我那姐夫現在有時犯左邊頭痛,聽說你能針灸,有時間你去給他看看。」老黑一聽,忙問什麼時候出來個遠房親戚,怎麼我一點沒聽說過。文氏說那遠房親戚們多了,哪能每家都那麼熟啊。再說我那姐姐說了,並不嚴重,什麼時候見著了就給看看就行。老黑趕忙問個詳細情況。原來文氏就是這附近文朗口村人氏,她那遠房的姐姐是那翰林莊的,因為是個獨女,沒有兄弟姐妹,所以就招了個上門女婿。文氏又言道,她的姐姐和姐夫都是郭姓,姐夫本是王口鎮上的人,因為老實,叫作郭老蔫兒。

老黑聽了連連點頭,我再到翰林莊一定去給看看。說也奇怪,本來老黑走鄉串戶做個小生意隔三岔五就去趟翰林莊,可自從文氏說了此事後,老黑不是這邊有事就是那邊應酬,竟有半月有餘沒有去翰林莊了。好不容易總算沒有應酬了,老黑決定今天就去翰林莊,老黑一想,雖然是遠親也不能順便去給人家瞧病吧。老黑又一想,我雖然會針灸,可我也不是專門郎中啊,但不管怎麼說,還是專程去見那遠房姐夫好。下定決心後老黑早早就出發了,直奔翰林莊村。老黑到了翰林莊上往村裡一走,但只見很多人忙忙碌碌再給一家人辦喪事。老黑忙打聽是怎麼回事,一老者道:「這家主人昨天凌晨突然頭痛病犯了,一個沒緩過來過世了,可惜啊。」老黑一聽忙問死者是誰,旁邊人說是郭老蔫兒沒了。老黑不聽則罷,一聽直跺腳,再次追問翰林莊有幾個郭老蔫兒,老者說我們村就一個郭老蔫兒啊。

老黑一聽心裡那個後悔啊,不該聽文氏說姐夫的病不重,抽時間看看就行。又懊惱自己怎麼耽誤這麼長時間才來。老黑趕快跑到靈堂前,又是內疚又是懊惱,竟號啕大哭了起來。那兩個穿孝的郭家兄弟也納悶,這做小生意的老黑怎麼來哭自己的父親了。老黑邊哭邊說,我也是剛剛知道這是我遠房姐夫的,前一陣捎信還讓我給他用針灸看頭痛病呢,我對不起姐夫啊,我來晚了。郭家兄弟一聽,趕快來勸老黑,人已不在了,權當是父親命裡註定的。

可這老黑偏偏上了牛脾氣,你們聽好了,我答應了給我姐夫針灸的,今天特意而來的,他人不在了,我也得給他針灸下,要不然我老黑後半輩子活的不安生。郭家兄弟也勸,郭家的親戚和鄉鄰們也勸開了老黑,人死了就別驚動死人了。而且他是暴病,跟你沒關係的。那老黑豈能罷休,一定要求讓他給姐夫扎幾針,好落個心裡相安。此時早有那郭家長輩站出來發話了,既然這麼說了,就讓老黑針灸下吧。長輩發話了,眾人也不再堅持。

老黑哭著來到屍體前,就按著平時針灸時的樣子跟針灸上了。大家見他紮好針就把他請到一旁落座休息。剛剛閒聊了幾句,忽然門外有人來找老黑,老黑抬頭一看卻是自家妻子文氏。但見妻子後面還跟著一對夫妻,文氏一來連連向郭家長輩道歉。那長輩讓他們落座慢慢說。卻原來,文氏知道老黑今天去翰林莊給姐夫去看頭痛,就想一起去也看看自己那遠房姐姐,誰知這老黑是個急脾氣早早走了,文氏想你又不認識我姐夫他們,所以從後面緊緊追趕。

偏又兩個人進村走的而不是同一條路,這文氏到了姐姐家一看,老黑不在。這郭氏夫婦都在家中,一問情況,就勸導她估計一會就到了。恰巧此時有從做白事家回來的人說見老黑在那哭啼呢,不知是什麼關係。三人一聽趕快趕了過來。那老黑的姐夫忙解釋道,自己在王口鎮也叫郭老蔫兒,自從做了上門女婿,來到翰林莊也有個郭老蔫兒,自己就不再叫這個名字了。這邊文氏他們正跟郭家長輩說著話的時候,那死者郭老蔫兒的跟前守著他的長孫,那長孫怎麼見自己死去的祖父頭晃了一下,一下子嚇得大哭起來。

有那眼尖者也喊了起來,老蔫兒的手好像在抖啊,一下子有膽小者嚇得跑出了院子。老黑畢竟是郎中之後,趕快跑到跟前把針拔下兩個,一把把住老蔫的脈門。老黑高興地叫到,他沒死啊,有脈象了。這院中有長者不少,一看此景就明白了,那老蔫兒昨天凌晨是突然頭痛而死的,這就是那經常說的假死啊。被這老黑這麼一折騰那老蔫回宮過血,氣息催動又活了過來。那郭家兄弟一見父親沒死更是大喜過旺。此時郭家幾個長輩趕快命人把白事的東西撤掉,要把鄉親們請來好好慶祝一番。那老蔫兒畢竟是昏迷了一天一夜之多,就象大病一場,被抬進屋中,又有郎中前來開藥診治。只因這老黑只會針灸不懂開方子種種。那郭家長輩又對老黑道,你既然喊了半天姐夫,現在老蔫兒又活了過來,你就真認了這個姐夫吧。

其實這個老蔫兒的老婆早已過世了,老黑但凡再多問幾句就不會弄錯了。也正因為這陰差陽錯,才又讓這個老蔫兒多活了多少年。這次老黑回去該把急躁的脾氣改改了。這件事是雷家莊一位在舊城做老師的跟人提起的。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裁縫做衣前長後短,郎中說理哭笑不得
    今天就和大家講一個庸醫的故事。從前有一個郎中,開了一家藥鋪,坐堂問診。郎中的醫術並不高明,但為了生意,就在門頭上掛了一個木牌,上寫四個金粉染成的大字:「天下名醫」。藥鋪對面住著一個年輕的小裁縫,精明能幹。
  • 民間故事:老嫗請郎中看病,卻沒人理他,藥商出手幫她得了善報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47期,如果喜歡我的故事,不妨關注一下。作者/小田話說在古時候,東北有一戶人家。這戶人家沒有兒女,男主人姓張,女主人姓李。他們夫妻倆已過花甲之年,老嫗李氏身子骨還算健朗,不過張老翁的身子可就差得多了。因張老翁常年在外走商,落了一身的疾病。故事發生的前一年,張老翁的病情嚴重,漸漸地臥床不起了。
  • 民間故事:惡鬼害人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28期,秀才遇惡鬼,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趙州橋與束鹿鹹驢肉的傳說
    關於趙州橋的民間傳說婦孺皆知、家喻戶曉。魯班爺路過趙州時,看到洨河兩岸百姓來往不便,便動手起造了一座大石橋,大石橋造好之後,百姓齊聲稱善,聲名遠播,真有天下第一之感概!撇下其他單說張果老,張果老的驢雖說是仙驢,可也架不住日頭和月頭這麼折騰,走到束鹿一帶,小銀驢力盡筋疲,一命嗚呼…張老仙也心疼呀,沒辦法,支起銀鼎來熬起了驢皮膠,驢肉分給了附近的窮苦百姓,自此束鹿驢鹹肉和驢皮膠久負盛名,天上龍肉,地下驢肉,聲名和大石橋一樣,傳播開來……
  • 民間故事:郎中在草藥中摻毒草,迫使病人多付錢,最終他食了惡果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3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故事雖然有些離奇,不過還是那句老話:大夥還看故事背後的寓意吧!
  • 草澤醫人——中國歷史上的郎中
    這兩人作詩互謔的事跡在民間流傳開來,陳亞名聲大振,一些民間醫者也以讀陳亞的「藥詩」為樂事。人們認為陳亞不僅熟悉中藥材名稱,而且一定還精通醫術,於是便用陳亞的「郎中」官名來代指醫者,「郎中」用來稱呼醫者也由此日益流行。  民間傳說很可能會有一定的演繹性,單用上述的故事來解釋用「郎中」指代醫者的由來顯然是不嚴謹的。
  • 民間故事:嬰靈索命|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正當人們惶惶不能度日之時,村裡來了一個郎中,本是路過,討口水喝,閒聊中得知村裡發生的異事,聽完後,郎中要求看看生病的人,郎中一看,這哪裡是什麼嬰靈復仇,這就是中毒的前兆。最後郎中找到了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村裡人喝的水有問題,導致大家紛紛中毒身亡,之所以是青壯年,是因為他們平時下地勞作直接飲用生水而導致。
  • 《清稗類鈔》故事:民間神醫起死回生,喜來樂在世,太醫主動讓位
    不過您久負名醫的美名,竟不能起死回生嗎?」傅青主又沉思很久,對他說:「你的病沒有救活的道理,不過我現在想到一個法子,治好了不算功勞,治不好也不承擔過失,試一試怎麼樣?」王堯很高興,求處方。傅青主吩咐他回家去,四處尋找健壯青年使用的舊氈笠十餘頂,煮成濃湯,過濾成藥膏,早晚服食。王堯回到家裡,按照傅青主的方法醫治,病果然好了。
  • 中國歷史上醫生最響的名頭——郎中
    顧學頡、王學奇在他們合著的《元曲釋詞》中認為:「郎中本古代官名,始於戰國,自漢至清,歷代沿襲。」我們從上史料上可以看出,郎中其實是一種官職。還有一種說法便是本文中所說的醫生。在宋代以前,人們一般按醫者所治之病的分類稱呼其職業,比如把掌管宮廷飲食滋味,溫涼及分量調配的醫官叫做「食醫」;把內科醫生叫做「疾醫」;把外科醫生叫做「瘍醫」;當然把專門給動物治病的叫「獸醫」。
  • 民間故事:路遇陌生人求救,為此他掏空腰包,卻因禍得福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42期《路遇陌生人求救,為此他掏空腰包,卻因禍得福》。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有人說幫助他人要力所能及,我們有一杯水,當然只能給別人一口水了,我們有一桶水,就可以給別人一杯水了。
  • 民間故事:呂洞賓成仙
    他原是一個翩翩儒生,四十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六十四歲遇鍾離權傳丹法,道成之後普度眾生,被民間尊稱為劍祖。北宋年間,應八仙之首鐵拐李之邀,在著名的仙苑石筍山聚會時,被列入八仙之列。與鐵拐李、漢鍾離、藍採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並成為「上洞八仙」。
  • 古「小說」與民間故事:《虞初周說》、《皇帝說》
    這種早期的小說,明顯不同於後世作家書面創作的被稱為「小說」的那一類敘事散文,而是對「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也就是對人們講說的種種故事的一種轉述。這些古小說在中國故事史上的重要價值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80年代初期,在《民間文學論叢》上楊蔭深發表了《從<漢書·藝文志>小說家中試探西漢的民間傳說故事》一文,對此作了頗為深人的探討。
  • 民間故事:狐仙為報恩遣女嫁郎中,獵戶見財忘恩終亡命!
    獵戶接過銀子把狐狸放在地上快步離開了,郎中把狐狸抱回家給它敷藥療傷,半個月後狐狸傷好痊癒,郎中把狐狸送回了峨眉山。狐狸回到峨眉山後對郎中的救命之恩非常感激,它把郎中救命的事情和它的女兒也就是那隻小狐狸仔細的說了一遍,最後決定讓小狐狸嫁給郎中為妻報答他的救命之恩。
  • 瘟疫(民間故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每晚故事會」,再點擊「關注」
  • 民間故事:女屍惡嬰
    大方縣的曾寧說,他的表弟張達,年紀在二十上下,有年冬天外出跟他人幫忙,回來後就患了頭熱病,經過很長時間都沒治好,請來的郎中前後有好幾人,也沒瞧出來是什麼病因。後來他的病越來越重,已經到了不認識家人好友的地步,最後連話語都不會說,只會嚶嚶作語,行為就像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一般。
  • 民間故事:抬不動母親壽材,為啥?只因一個承諾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32期民間小故事《抬不動母親壽材,為啥?只因一承諾》。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
  • 《大秦賦》中,李斯的長史,蒙恬的郎中,都是什麼官職呢?
    該劇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秦朝的故事。對於《大秦賦》來說,讓我們對原先比較模糊的戰國歷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對於本文所要說的李斯、蒙恬,自然是圍繞著秦王嬴政身邊的重要人物。在《大秦賦》中,李斯被秦王嬴政封為「長史」,而就蒙恬來說,則在樊於期之後接替了「郎中」一職。
  •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強漢為何而亡,你知道原因嗎?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這是王夫之的一句評論,可謂是一針見血,他所說的國強或國弱,指的是相對於周邊敵國而言。歷史上的王朝,基本上都是國力衰弱,被外敵或國內起義軍給滅了。而漢朝卻比較特殊,它的滅亡並非國家的軍事力量衰弱,那麼強漢為何而亡,你知道原因嗎?
  • 《大秦賦》中李斯的長史蒙恬的郎中 都是什麼官職呢?
    該劇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秦朝的故事。       對於《大秦賦》來說,讓我們對原先比較模糊的戰國歷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對於本文所要說的李斯、蒙恬,自然是圍繞著秦王嬴政身邊的重要人物。
  • 民間故事:狐仙報恩
    劉母欣慰一笑,輕撫狐狸的皮毛,感嘆道:「你也是個善類,知恩圖報,不枉我一片好心啊!」紅狐狸望著劉母,點點頭,一人一狐,相處甚好。劉元春得知紅狐狸照顧母親,放心不少,專心收割莊稼,母親也病痛稍輕。母親也病情加重,昏迷不醒,劉元春又向好友借些銀兩,請了郎中診治,怎奈藥石無靈,漸漸病入膏肓,奄奄一息。鄉民們都勸劉元春趕緊準備後事,他只得依言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