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英文名稱:South 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英文簡稱:SWJTU),簡稱西南交大,1896年成立於山海關,是一所本部位於四川成都的211工程大學,教育部直屬。
西南交大還以其著名校友、老校長茅以升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茅以升學院」,對優秀本科生進行特別培養。
該學院秉承茅以升「求實創新」的教育理念,本科生原則上免試攻讀研究生,從而對很多學子和家長產生了巨大吸引力。
如今的西南交通大學,特色很突出,擁有1個A+學科(交通運輸工程,全國第一),1個A-學科(土木工程)。
這個成績,在211大學中,不算太突出,但也明顯強於多所沒有A+學科的985大學,如南開大學、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和東北大學。
不過,看到西南交通大學的「成績單」後,很多老校友表示失望。
因為,他們從西南交通大學身上,看不到老「唐校」時期所擁有的「東方康奈爾」的榮光。
那麼,老「唐校」是什麼學校?她與現在的西南交通大學又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現在的西南交通大學,肇事於1896年的山海關鐵路官學堂。
而後,學校幾經搬遷和更名。
但不論校名如何變更,學校從1907年復校,直至1971年遷往四川,長達近70年的時間裡,一直在唐山發展。
所以,那個時代的人們一般都習慣將這所學校稱之為「唐山交通大學」,簡稱「唐校」。
「唐校」與位於上海的「滬校」、位於北平的「平校」,共同組成了中國當時「交通大學」的三大骨幹。
那時的「唐校」很牛嗎?當然。
1. 受到國際認可,獲封「東方康奈爾」
唐山交通大學的畢業生名滿海內外。
尤其是1916屆畢業生茅以升,是中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他的事跡甚至上過小學課本。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唐山交通大學畢業後,茅以升赴世界知名的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
留學期間,他因為在康乃爾大學考試成績優異,一時聲名大噪。以至於不但茅以升出了名,甚至他的母校——唐山交通大學也被外國人所熟知並認可。康奈爾大學竟為所有唐山交大學子提供了免試入學攻讀研究生的資格。
這一做法,使唐山交大在國際聲名鵲起,被譽為「東方康奈爾」。
2.教育部高校評比全國第一
如果僅有個「東方康奈爾」的虛名,遠遠不足以證明唐山交通大學在那個時代的偉大。
1916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教育部舉辦了全國高等學校作業成績評比。
結果,唐山交大在所有的74所高校中脫穎而出,以94分的成績名列全國第一。同年12月,教育部總長範源濂特獎「竢實揚華」匾額一方,以鼓勵學生求實務實,振興中華。這也成為了唐山交大的學校精神的一部分,被西南交大沿用。
那個時候,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等一眾老牌大學都在這次「教育部」的評比之列。
能在「強敵」環伺下,唐山交通大學的這個「全國第一」的含金量著實不低。
這一驕人戰績,確實足以讓老「唐校」人引以為榮。
3.畢業生多為行業權威
相對於當時的「平校」(北京交通大學)和「滬校」(上海交通大學)的規模快速壯大的路子不同,唐山交通大學長期以來一直只教授鐵路和礦業兩門課程,是一所典型的「小而精」大學。
事實證明,唐山交通大學的思路是完全不輸於那些「大規模綜合性」大學的。
據不完全統計,唐山交大先後培養出73名外著名院士。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7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9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雙院士4名,中央研究院院士6名。還有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3名、英國皇家建築學院院士2名、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名。
學校還培養了3名「兩彈一星」元勳,30位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軌道交通領域中幾乎全部的院士。
傑出校友名單也非常閃耀: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楊杏佛、黃萬裡、吳自良、陳能寬、貝祖貽、莊俊等。
其中,貝祖貽肄業後投身銀行,在金融界呼風喚雨,而他培養出的兒子更加出名——著名華裔設計大師貝聿銘;莊俊則主持設計建造了清華學堂。也就是說,清華大學的建設,還要感念唐山交大的功勞。
如今的西南交通大學,還留有當年唐山交通大學深深的烙印。
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西南交大的校徽上,還留有「唐山交大」字樣。校歌第一句就提到了「翳唐山,靈秀鍾;我學院,聲譽隆」。
至於校訓和學校精神,更是基本沿用了唐山交大的精髓。
儘管現在的西南交通大學依然是一所「很不錯」的著名大學,但只有徹底落實校訓中的「忠恕任事」和學校精神中的「竢實揚華」,靠一個「忠」和一個「實」,才能真正成為西南第一名校,甚至重回「唐校」時期的輝煌也未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