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香港報導組
「It’s my war,for human beings」
沉思許久後,居港外國人安德龍如此回答記者的問題——在修例風波喧囂塵上的時刻,作為一個外國人,為什麼要站到反對暴力的前線,勇敢為香港的真相發聲。
生於義大利,長在瑞士,曾在委內瑞拉經歷過硝煙,後來在中國生活長達20多年,安德龍最終選擇在香港定居生子。「我是真的很喜歡香港」,接著他補充,「應該說以前,以前很喜歡香港,現在的香港讓我心裡很不舒服。」
安德龍逃不過修例風波的波及,坐地鐵被堵,因為政治立場分歧導致朋友決裂,甚至直面過暴徒舉起的磚頭。
「電視裡看到那些暴力場景,看到普通市民被打,太生氣了。如果只是坐在家裡太難受。」他覺得,站出來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原則,「無論我是不是中國人。」從參加反暴力撐警的集會,到走上街頭清理街面,再到登臺演講分享,YouTube上做自媒體發聲,安德龍希望搭起橋梁,讓外國人知道關於香港的真相。
把安德龍「逼」出家門的關鍵事件是內地記者在香港機場被圍毆攻打。「他(記者)雙手被綁,沒人幫忙,而且周圍人都在叫囂煽動,喊著打他,」他痛心疾首,「不管他們(示威者)在追求什麼,這樣做都是不對的。」
他嘗試採取行動,開始參加志同道合的社團,走上街道清理路面等。其中每天堅持的一件事情就是給警察加油鼓勁,「每次遇到警察,我都跟他們說,支持你們。」安德龍信奉的是,「你的行動其實不需要做得很大,很小的舉動已經很好。但是對於暴力,不能有任何妥協。」
他曾直面過暴力威脅。某次現場,隔著3米遠處有暴徒手舉磚頭意圖打他,「我嗓門大,問他,『你要打我嗎?你要打我嗎?』」結果對方發現他是外國人後不敢打了。他承認,「洋面孔」充當了保護傘,並且他也希望發揮這張面孔的作用,「但願更多人願意聽我說的,雖然並不容易。」
他登上了12月15日添馬公園控訴暴力集會的演講臺;正在研究把9家媒體的直播畫面裝進同一個屏幕,再配上自己的解說。「我願意做橋梁,告訴外國人這裡的真相。」
不乏有質疑的聲音出現,「你是不是有毛病啊,一個外國人(去做這些)。」他坦言,自己也有過矛盾和糾結,「我如果20歲,也許對出風頭的事情還有心思,但我已經50歲,這個年齡本來只想簡單生活。」但他做人的原則鞭策自己,要堅持做對的事。
對未來,安德龍保有信心,「經歷風波對香港是個機會,雖然會付出很大代價,但真相總會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