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4月21日電(記者吳宇)一位15歲起就因車禍造成腰部以下癱瘓的加拿大殘疾人,25年間三度坐著輪椅爬上了中國長城。最近的一次攀登,他已54歲。這位殘疾人士,就是加拿大著名的殘疾人工作者、帕運會六枚獎牌獲得者裡克·漢森。近日,漢森來滬開展「行動者環球之旅」25周年紀念活動,與眾人分享了25年來他與長城以及中國殘疾人事業的難忘情緣。
1986年初春,29歲的裡克·漢森在北京第一次坐著輪椅爬上了長城。輪椅、長城這兩個極具象徵意義的詞彙,由漢森組合在一起,給世人帶來極大震撼。
「當時,我正跋涉在自己發起的為期26個月的 行動者環球之旅 的徵途中,中國是其中一站。現在回想起來,坐輪椅爬長城以及其後的中國之行,無疑是那次總計34個國家、四萬多公裡的漫漫徵途中最激動人心的一部分。」漢森回憶說。
坐輪椅爬長城的壯舉,讓漢森在加拿大成了「輪椅英雄」,雖然此前他已經是一名出色的殘疾人運動員。他借「行動者環球之旅」發起的為治療脊髓損傷的慈善募捐,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1987年,漢森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專注於脊髓損傷研究、相關殘疾人康復治療以及無障礙創新推廣,迄今已募集善款2億多加元。
1997年,漢森第二次坐輪椅爬上了長城,並參觀了一批新建的殘疾人康復設施。「中國的變化是巨大的,中國殘疾人事業取得的進步也是巨大的。這從我此次遇到的許多年輕殘疾人身上就可看出。在他們眼裡,沒有受歧視的委屈,也看不到面對生活障礙的無奈,更多的是對潛能塑造的渴望。」漢森說。
今年4月中旬,在北京山花爛漫的美景中,漢森第三次坐輪椅爬上了長城。在陪伴他的500名中國青少年中,不少是殘疾人。25年過去了,昔日漢森一個人的「行動者之旅」變成了許許多多人的「行動者之旅」。
在北京,裡克·漢森基金會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籤署了合作備忘錄,宣布共同開展脊髓損傷治療研究,並在無障礙創新領域開展合作;基金會旗下的研究所與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籤署了具體合作協議。相關的合作內容還將擴展至上海、香港等地。
「15歲車禍受傷躺在醫院病床上,我就在想,自己今後能做什麼,而不是不能做什麼。16歲生日時,我拼命拖動自己來到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直至29歲坐著輪椅第一次爬上長城,我更加堅信一切皆有可能。25年過去了,我三上長城,長城成了我人生動力和激情的重要來源。」漢森說。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