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北京大學迎來2020級4326名本科新生,學霸聚集的地方,總是少不了「星光」,湖北省理科高考狀元唐楚玥、北京市高考第一名王淇穎、四川高考理科第一名的喻翼航、黑龍江文科第一名張姝雅,以及她的雙胞胎姐姐張姝雯都考入了北京大學……據統計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入選國家隊並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競賽的共23人,其中北大學子16人,佔總數的70%。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二等獎(含)以上成績的同學中,有309人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到北京大學。
學霸多到關注不過來,但有兩個數據讓人印象深刻,2020年共有4對雙胞胎考進北京大學,另外還有一位出身於2005年的新生,來自湖南省新邵一中的15歲女生屈詩穎,她以了696分的高分,名列全縣理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學就讀的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
更令人佩服的是,屈詩穎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一家五口人,全靠父母在外打工養活,母親為了照顧三姐妹放棄了外出掙錢的機會。屈詩穎是家中長女,一直非常懂事,從學校拿到1500元獎學金,留下200元買學習用品,其餘全部「上交」給媽媽,學習更是不用家長操心,即便年齡較小,但是學習成績卻不輸人,各類競賽獎勵更是拿到手軟:她曾獲得全國中學生數學能力競賽國家三等獎,省一等獎;化學奧賽省二等獎;全國中學生物理能力競賽省三等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省一等獎等,還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
屈詩穎家中還有兩個妹妹,大妹也就讀於新邵一中,成績長期保持在年級前五,小妹妹讀小學二年級,一直以兩位姐姐為榜樣,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看到這樣的成績,不少網友表示酸了,甚至有網友說:這麼好的基因,屈詩穎的父母不多生幾個可惜了。
都說寒門難出貴子,但是2020年高考,寒門學子大放異彩的也不少。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鍾芳蓉,以676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考古專業錄取;同樣來自湖南的文科狀元何潤琪,高考成績裸分687分,優惠加分20分,高考總分707分;另一位是來自河南理科狀元李昊,他的高考成績是724分。
這幾位優秀的考生與屈詩穎一樣,都是來自農村的留守兒童。鍾芳蓉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自己跟爺爺奶奶生活,中學就開始住校;何潤琪高一時母親因病去世,父親早出晚歸,完全顧不上他,因為家裡沒網,上網課都存在很大困難;李昊父親在外打工,媽媽沒有多少文化,學習上幫不上忙。
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或許有天資的原因,但是更難得的一定是他們都非常懂事和自立。8月31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了對鍾芳蓉的採訪視頻,其中有這樣兩段話特別觸動人心,主持人問她能理解父母不在身邊嗎?她說能,非常能,主持人追問,你怎麼理解這件事,她說,我家是農村的嘛,像我爺爺奶奶種田的話,不能有多少錢的,可能我上學也是個問題,他們(父母)在外面打工的話可以賺更多錢,我去過他們的工廠,也看到他們打工其實非常辛苦,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我會覺得什麼都得靠我自己,我會更加獨立一點。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他們身上,更能體現吃苦耐勞的精神。今年2月,因為不能返校,不少學校開始網上授課,但是很多地方準備並不充分,很多學生也不具備上網課的條件,當時網上有一張廣為流傳的照片,一位學生頂著寒風在樓頂上蹭網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位來自河南淅川縣盛灣鎮小坑村的全傑通,以666分成績被電子科技大學錄取。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取得成功,但我們總習慣找一些藉口,比如寒門難出貴子,這是讓寒門來為懶惰背鍋;農村的孩子缺少優質的教育資源、家長文化知識有限,難以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家中經濟條件有限,無法送他們上各種輔導班,不但學習完全靠自己,生活上少有人照顧,甚至還要在學習之餘幫助父母照顧弟弟妹妹,所以我們又習慣把他們的成功歸因於天資聰穎。
傷仲永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並非有天資就可以成功。如果真要把他們的成功歸因於天資,我想他們的優勢在於比同齡人更懂事更早一點,目標更明確一點,學習更努力一點,生活更獨立一點,習慣更自律一點。而這些品質,也並非完全是天生,而是在生活中磨礪出來的。
沒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一路上也許會有人跌倒,但是努力奔跑的人更能懂得珍惜機會和時光,更懂得自立自律的重要性,他們成功並非簡單一句天生聰明就可以解釋。
也許同樣還有很多像屈詩穎、鍾芳蓉一樣優秀的農村孩子,他們擁有很多同齡人不具有的優秀品質,如果給他們一個更好的學習機會和平臺,很多孩子也同樣能夠發出耀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