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不努力,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你的孩子是一年級嗎?

2020-08-27 盛小柒



剛上小學的孩子,不用怎麼管都能有個不錯的成績,真省心!

???錯了,大錯特錯。

一二年級正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如果不注意要求,到了三年級,後悔晚矣。

—小柒老師


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

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01



小學六年,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一二年級:

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能夠讓家長的努力產生事半功倍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級這個階段了,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在課堂上的表現、在學校老師心目中的形象,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特點的形成。

  • 三四年級:

孩子由依賴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強的轉型時期,會開始主動積極地接收知識,很多機智的表現,會不時地讓父母驚嘆。

俗話說三年級是道坎!

  • 五六年級:

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識的時期,我們發現,這時候我們口頭上能教給他們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作為家長,在這個階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給孩子提供優良的學習空間與條件,藉助書本給孩子傳遞豐厚的知識。

02

一二年級家長該幫孩子抓什麼呢?

1. 抓學習態度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但在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態度卻是最重要的。

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學習態度端正的人,往往學什麼都能學的比別人快、比別人好,比別人牢。

家長「孩子隨便學學就會,不用太努力」的想法,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是認真努力的還是敷衍應付的?

在上學初始就樹立的學習態度,會嚴重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乃至生活。

開始上學是隨便學學這樣學習態度的孩子,在三年級及以後知識點更多更難的時候會自動轉化成認真學學嗎?

不用思考,諸位家長也能明白答案是否定的。

一二年級知識點比較少,學起來比較簡單,所以有精力的孩子課外時間可以不用花特別多的功夫在學習上,多發展些其他興趣。

但學習態度必須端正,不能隨便學學。

2. 抓學習習慣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孩子在學習習慣方面的差距已經悄悄拉開。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

剛上學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如果不注意好習慣的培養,可能就會慢慢養成很多不良習慣,這些可能對今後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影響。

如果家長此時盯緊一些,把習慣培養好,以後就輕鬆了。如果家長此時偷懶,將來需要數倍的精力來彌補、修正、償還。

所以此時家長要重視,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和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等等。


03



學習習慣的養成決定

孩子三年級成績調整和分流的結果

1. 三年級,是道坎兒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三年級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

那麼,三年級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 &34;轉」在孩子從一名兒童成長為一名少年,逐漸有主見。
  • &34;轉」在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

這些轉變有的我們已經重視,有的剛剛感覺到,有的還沒有關注到,請我們的家長做個有心人,在了解孩子們所處的這個特殊時期之後能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給予幫助和教育,多和孩子談談,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04

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1. 學習的自控力和主動性不夠

進入三年級後,我們會明顯發現孩子的運動量變大了,加上學習壓力的增大,難度的增加,孩子娛樂的時間變少了,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會產生疲倦感。

這時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宣洩自己的情感,學生容易變得浮躁,學習不踏實,成績時好時壞,起伏大,不容易靜下心學習,作業不應該犯的錯誤多,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與此同時,孩子的主動性不夠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比如說: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後,不願意做額外的提高作業或家長布置的作業;好詞好句的摘抄,老師不硬性規定,自己就懶得去做,存在著「惰性」。

支招:

  • 遠期目標,即理想

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把學習和自己的理想、社會事業聯繫起來,這個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後從事的事業,但是孩子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會產生持久而主動的學習動力。

  • 近期目標,最好是一兩周內通過孩子努力就可達到的

在這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經常關心和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表示祝賀,當他們表現不佳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

一個目標達成後,再制定一個新的目標。給孩子適度的壓力。

孩子年齡小,許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曉,不太懂得學習的意義,不願意在課本知識上多下功夫。

所以,需要我們對孩子施加適當的壓力,而不能聽憑孩子完全自由行事。

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講清楚學習的意義,儘量從正面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2. 探索難題的精神欠缺

三年級後,我們發現考試不是僅僅考課內的知識了,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在課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識,補充課內所學。

目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最頭疼的算是閱讀理解。和低年段的閱讀理解不同,除了對字、詞、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閱讀理解更多的是對段落的理解,要學生歸納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這對學生來講是很困難的。

在平時的練習中,如果遇到讓學生談談自己感受的題目,懶一點的學生就不想做了,等著老師和好同學講答案,長時間下來,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越來越差,心理壓力也會越來越嚴重。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數學中,稍難的題目學生就自動放棄了,導致自己越來越懶。

支招: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面對難題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沒有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方法,所以對課堂上老師傳授的方法要認真聽,同時要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運用知識,題目「百變不離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將難題轉變為做過的、熟悉的題目。

讓孩子體驗成功,逐步養成探索精神。

在家輔導孩子的時候,不要將答案完全告訴孩子,要有意識地將題目分成幾個步驟進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讓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時肯定他的成功,讓他產生滿足感。

這樣伴隨著孩子愉快的情緒體驗,他會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慢慢會對難題消除恐懼感。

3. 讀書的質量不高

二年級時我們就已經著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應該說我們班孩子閱讀起步是比較早的。

但是我最近發現兩個情況:

第一,很多學生讀書是裝樣子的。一方面是裝給老師和家長看,希望受到表揚,另一方面是裝給自己看的,純粹完成任務。

第二,讀書的質量不高,讀完就忘,一點印象都沒有,一點積累都沒有。所以孩子在寫作文時,感到沒話說,內容空洞,語言蒼白。

經常有家長後臺留言說:「我們家孩子也看了很多書啊,為什麼寫作文還是沒有提高呢?」

讀書質量不高就是原因了,你要分析,究竟是孩子在裝樣子,還是確實不會做積累,一個是態度問題,一個是能力問題,要區別對待。

支招:

大家可以為孩子購買、訂閱合適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全家一起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

要注意的是,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

為防止「走馬觀花」,父母可以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並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和好詞好句摘抄。

相關焦點

  • 一二年級不努力,毀掉的是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一切教育都要從源頭抓起!小學一二年級不努力,可能毀掉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小學是孩子正式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也是讓很多家長開始頭疼的階段。而小學一二年級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 小學三年級是道坎兒,不努力,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分為三個階段一二年級:朦朧階段。孩子到了三四年級,逐漸從萌芽狀態開始對學習有了具象化的認識,這個時候還面臨著孩子的心理變化,三、四年級的孩子相比於一二年級的孩子,自立能力會增強,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處於蓬勃生長階段。五六年級:自主階段。
  • 一二年級不努力,毀掉的是孩子整個小學階段!(請耐心讀一讀)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一切教育都要從源頭抓起!小學一二年級不努力,可能毀掉孩子整個小學階段。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現在開始抓緊時間狠抓一下吧。有一句話說得好,小學不抓緊,初中徒傷悲。小學是孩子正式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也是讓很多家長開始頭疼的階段。而小學一二年級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 一二年級不努力,毀掉的是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家長請耐心讀一讀)
    來源:微信公眾號:教師E家(ID:edu589)教育界流傳著一句話:「一二年級認真狠抓一個月,比五六年級緊盯一年更有效。」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一二年級正是孩子打基礎的時候,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礎是關鍵。都說萬事開頭難,一二年級的時候家長抓得好,那麼孩子會越學越輕鬆。如果家長不夠重視,過於懈怠,甚至認為一二年級的知識很淺顯易懂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學習上。那麼會毀掉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嚴重的話甚至會毀掉孩子的一生。一年級作為孩子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轉型期。
  • 一二年級不努力,耽誤的是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家長請耐心讀一讀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一切教育都要從源頭抓起!小學一二年級不努力,可能毀掉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小學是孩子正式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也是讓很多家長開始頭疼的階段。而小學一二年級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 小學三年級是道坎兒,孩子不努力,會毀了整個小學階段!
    有很多家長不知道何為「三年級現象」這種現象具體表現為:孩子在一年級時甚為優秀,但到了二年級成績開始下滑。其實這種現象一點也不誇張,而且是常有,必有的一種現象,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有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這是典型的「三年級現象」。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還太依賴父母,五六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而三年級則是過渡期,不同孩子會在這個階段拉開分水嶺。尖子生對於學習有了自主性和自尊心,想要好好學,也想拿到好成績。普通生不主動、不自覺、不積極,也就慢慢掉隊了。
  • 一二年級狠抓學習習慣,受益整個小學階段,這些習慣你家孩子有嗎
    家庭教育對一個小孩的學習習慣有很大的影響,作為家長應該狠抓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的習慣將受益整個小學階段,甚至對以後的學習也有幫助,下面這些習慣你家孩子有嗎?堅持課外閱讀。所謂「學問無竅,讀書不可輕量也」,學習永無止境,而閱讀是一件無法估量的事情,它可以給人帶來智慧,也會給人帶來希望,讀書就是在學習。
  • 俗話說「三年級是道坎兒」,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在小學生教育中也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兩極分化。」。很多孩子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成績優異,經常考滿分,到了三年級成績下滑,每天作業耗費大量時間,上課效率不高,學習壓力很大,家長和孩子都格外煩惱。也有一部分孩子在一二年級成績不顯山露水,到了三四年級開始發力,穩步上升,到了五六年級進級尖子生水平,成績優異。
  • 6到11歲孩子的家長注意:低年級不努力,將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小學低年級的知識點固然是最淺顯的,不用花費太大力氣就能掌握,但是孩子們之間的差距,正是在基礎階段慢慢拉開的。一、小學六年,孩子是分階段成長的一二年級是低年級,是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適應階段。很多低年級的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沒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會在課堂上出現不注意聽講、不遵守學習紀律等情況,被老師批評,孩子開始變得不自信,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家長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不重視孩子在低年級的發展,就會影響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 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需要注意的學習問題!
    第一個階段:小學一年級至二年級在這個階段裡,是孩子剛剛進入小學學習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孩子還在進行基礎學習,很多時候,學習上需要家長的督促和陪伴,也需要家長特別用心去輔導。在這個階段,可以說是孩子正式學習的一個打基礎的階段。
  • 小學三年級是道坎兒,不努力,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孩子上初中後,成績明顯下降。小學可以排在班裡的前十名,但現在只能排在前30名或40名,成為中下遊。事實上,這種情況並不是一個例子。只要你願意努力學習,即使死記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績。然而,進入初中後,需要孩子真正動腦的邏輯知識便會逐漸增加。在小學,孩子的壞習慣,會被表象成績所掩埋。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家長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建議收藏)
    上了三年級,孩子似乎變「笨」了,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成績直線退步…… 甚至有孩子因為退步太大,自暴自棄,學習越來越跟不上。 三年級是整個中小學階段非常關鍵的一年。 有小學老師總結過:三年級各科成績能維持在95分以上的,高三基本能考上一本。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關乎孩子,老師家長千萬注意……
    對於孩子的學習,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有什麼有效對策呢?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關乎每個孩子,家長速看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四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不重視,會拖垮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很多家長都發現一個小學生學習規律,一二年級能考90分以上,到了三年級,成績直線下滑,跌到80分以下是常事。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想做,甚至有孩子因為退步太大,自暴自棄,向差生看齊。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這就是典型的「三年級現象」。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二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
    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煩心:壞習慣增多了,敢和大人頂嘴了……三年級各科成績能維持在95分以上的,高考基本能考上一本。「三年級是道坎,更是分水嶺!」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渡過難關。家長都很擔心,孩子之前成績挺好的,怎麼一下子就跟不上了?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還太依賴父母,五六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學習。
  • 一二年級是幼小第二銜接期,家長豈能對孩子的努力無動於衷?
    筆者分析認為,幼小銜接應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幼兒園畢業前夕至一年級入學,主要銜接作息時間、良好習慣、學習興趣和專注力等;第二階段是一二年級,主要是學習模式變化的適應、學習能力的培養、自律能力的提升與保持等。第一階段是第二階段的必備基礎,兩個階段加起來,是孩子未來學習與立身處世最堅固的基石。
  • 孩子上小學後,學渣與學霸的差距是這樣拉開的,一二年級就開始了
    我女兒現在讀二年級,我們幾個經常一起聚的媽媽對孩子學習有兩種態度: 一種認為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容易,只要孩子稍微認真點都能學會,沒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