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學習了嗎?」
這是如今很多浙江中小學家長相互之間最熱門的問候語!
芒果媽媽
全國未成年網民1.75億,如何引導家裡那隻小網蟲?
叮爸
孩子做作業磨蹭怎麼辦?
小張老師
父母管好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這些家長關心的熱門話題和疑慮,通過學校數字家長學校的有效組織和推薦學習,家長通過手機等學習終端,第一時間就能得到權威專家的科學解答和指導。
日前,根據《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推進浙江省中小學數字家長學校建設的通知》要求,通過學校自主選用省平臺、市縣平臺、自建平臺和其他家庭教育專業平臺等四種模式的創建和應用,經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推薦,各設區市組織認定,浙江省首批920所中小學數字家長學校正式建成。
中小學數字家長學校
中小學數字家長學校是與中小學校實體家長學校緊密結合,以「網際網路+」思維,通過數位化學習平臺和學習資源,跨時空面向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傳播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有效提升家長素養和家校共育水平的新型學習陣地和傳播模式。
之江匯教育廣場
省平臺之江匯教育廣場作為數字家校的模式之一,通過建成面向家長的「浙江家長學校」學習平臺,上線800多個省級家庭教育課程資源,對全省推進數字家校建設工作起到了示範和支撐作用。
據統計,全省有282所學校依託之江匯教育廣場建成數字家長學校,家長註冊人數超過50萬,總學習次數1877萬人次。
近年來
浙江湧現
一批數字家校建設的先進經驗
一起來看
省級層面
通過浙江省數字家校學校共建共享聯盟建設,浙江上線了11個「浙江家長學校」市縣分平臺,20多個數字家校課程空間,向全省共享了杭州市教育局家長學校總校《家庭教育名家講堂》、江山市城北小學《爸爸雲課堂》等一批優質課程。
區域層面
金華市婺城區將數字家校建設與當地「兩書一信」工程相結合,提出了學前到高中,親子共學、家校共育、經驗共享等「四層三級」的家長家長進階評價機制,為全省各地各校更好引導、激勵家長參與學習、提升素養提供了經驗;
寧波市、杭州市蕭山區基於之江匯教育廣場區域推進數字家校建設,分別建成數字家校120所、44所;
嘉興市桐鄉市、杭州市上城區依託地方平臺,數字家校認定比例超過90%等經驗,為各地制定更好的區域推進策略提供借鑑。
學校層面
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面向3000多名家長開展了問卷調查,形成了不同年級對於親子溝通、兒童身心健康方面的詞雲圖,同時天杭實驗學校通過創建數字家校,引進「浙江家長學校」課程資源庫資源,開發學校校本資源,邀請家長鏡面示範等形式,實現學校按年級向家長提供適切、體系化的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的目標,受到了家長歡迎。
下一階段
繼續深化數字家長學校的
建設和作用
努力將數字家長學校建設打造成
浙江教育改革的新窗口
實現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
三個變革
一、從「請進來」到「跟人走」,實現家長學習方式的變革
傳統的線下家長學校學習需要將家長請進來,學校面臨場地、時間、講師等多重製約,甚至部分學校出現「掛掛牌子」、「以會代校」等問題,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實效不高。而數字家校通過網絡和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相結合,讓家長時時處處可以學習學校提供的家庭教育學習資源,真正實現學習「跟人走」。
二、從「單打獨鬥」到「多元供給」,實現資源獲取方式的變革
家長學校的核心是課程、是師資資源。但在傳統方式下,學校的家庭教育相對單一和固化,通過數字家校,學校的學習資源可以來自省、市、縣網上家長學校平臺,有學校自建內容,也有社會力量支持,最終實現「多元供給」。
三、從「重結果」到「強應用」,實現管理方式的變革
■浙江在推進數字家校建設過程中,充分尊重各地差異性,僅提出三項基本認定條件,即資源數大於20、家長註冊率大於60%、年度人均學習次數大於4次,這對地方、學校和家長的壓力都不大。
■ 鼓勵學校制定與數字家校相融合的家長激勵機制,引導家長更好地參與學習。
■ 重視數字家校應用數據採集和動態跟蹤,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通過信息化手段,及時了解、掌握學校應用數據,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
本期責任編輯:徐夢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