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四川廣播電視臺主辦、四川觀察承辦、微博協辦、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學術指導的2019媒體融合新生態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
本次論壇以「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為主題,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廈門大學、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以下簡稱「CSM」)、微博等業界、學界和企業代表,圍繞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打造新型傳播平臺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在論壇上,微博、CSM、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來自四川、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廣東、重慶、貴州、北京、湖南、濟南、成都、青島、瀋陽、杭州17個省市廣播電視臺的相關負責人,共同啟動了電視節目跨端傳播價值評估模型研究。
這項研究將以電視臺在微博上發布視頻內容的觀看數據為基礎,參照CSM收視統計模型建立收視評價體系,實現電視節目收視與微博短視頻收視的跨平臺比較,打造電視節目融合評估標準,拓展電視的新聞傳播影響力。
隨著媒體融合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發布視頻新聞,而多平臺分發也成為趨勢。作為中國最大社交媒體平臺的微博,更是視頻新聞必不可少的傳播渠道。人民網研究院對34家電視臺及其600個下屬頻道和欄目的監測表明,33家電視臺及下屬頻道和欄目開通了376個微博帳號,其中電視頻道微博開通率89.6%,電視臺或其官網微博開通率64.7%,電視欄目微博開通率57%。
短視頻用戶對資訊短視頻的接受度較高,而這又是專業媒體機構的獨特優勢。CSM的監測顯示,85%的短視頻用戶觀看過新聞短視頻。企鵝智庫《2019中國網民新聞資訊偏好報告》中的數據也顯示,53.1%的用戶更喜歡資訊短視頻,高於直播、H5等其他資訊形式。上述報告還顯示,55.3%的用戶表示更喜歡專業媒體的內容。
不過,目前衡量電視節目傳播效果仍以收視率為主,新媒體平臺的傳播效果並沒有被納入評價體系,這使視頻新聞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無法得到全面評價。與收視率相比,新媒體平臺上的評價維度更豐富。以微博為例,其評價維度就包括帳號粉絲數、視頻播放量、互動量、觀看人數、觀看時長等。微博獨特的互動屬性,使其對電視節目傳播效果的評價方式複雜多樣。制定服務於電視節目媒體融合評估的標準,成為當務之急。
CSM電視節目跨端傳播價值評估模型研究,是為了構建社交平臺視頻收視統計標準。2018年12月CSM就啟動了對微博新聞類短視頻的用戶研究,對象涵蓋5萬多個視頻和3000多萬用戶,視頻總收視時長超過5100萬分鐘,用戶收看行為數據超過1.7億條。CSM大客戶部總監張柞女士分享了打造電視節目媒體融合評估標準的探索,提及未來目標是倡導規範移動端短視頻收視效果的數據指標、提倡「受眾化」為核心的專業級數據標準、建立抽樣數據與平臺數據的融合模型。
CSM媒介研究董事、總經理丁邁女士表示,研究將著力於視頻在融媒發展時代的測量標準,實現電視節目收視與微博短視頻收視的跨平臺比較;在融媒體發展的大背景下,尋求科學評價電視媒體內容的跨屏分發效果,最終實現電視節目傳播影響力的量級增長。
跨端傳播價值評估模型研究的啟動,有助於進一步推進媒體融合的進程。微博作為連接媒體與受眾的平臺,其「郵局」價值也將持續凸顯。
媒體是微博上影響力最大的群體之一。截至2019年6月,微博上媒體帳號達3.5萬個。傳統媒體在微博實現全媒體轉型,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權威媒體在微博發布的內容,都涵蓋了圖文、視頻、直播等形態。新銳媒體也借勢短視頻快速崛起,僅梨視頻的微博矩陣就有近70個帳號,日均播放量超過4億。同時,隨著縣級融媒體建設提速和微博向低線城市不斷下沉,一大批縣級報紙、廣播、電視臺通過與微博合作完成向縣級融媒體的轉型,目前微博上縣級融媒體帳號超過1000個。
同時,媒體帳號在微博上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儘管整體閱讀量較高,但媒體領域頭部帳號規模並不大,帳號矩陣建設也有待完善。隨著5G進入應用階段,視頻的作用將進一步提升,媒體的專業化優勢也使其可以充分把握這一機遇,依託微博更好的融合發展。微博也和媒體不斷創新合作形式。僅電視領域,目前已經有5個電視臺的20檔節目在微博同步播出。微博還與四川廣播電視臺達成戰略合作,與四川省、市州、區縣三級電視臺展開合作,幫助其在微博打通全網渠道,實現傳播的多終端、廣地域、全覆蓋。
微博也繼續發揮傳播和互動優勢,推動媒體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過去一年來,微博不斷加強與媒體在熱點事件、主旋律正能量傳播和闢謠等領域的合作。央視《新聞1+1》專訪任正非的節目在微博同步播出,觀看量超過700萬次,相關話題12小時閱讀量超過8億次。《這裡是中國》項目與微博合作發起「我拍中國節」素材徵集活動,春節7天徵集到超過1000萬條視頻。人民日報對「父母抓鬮決定誰陪女兒走下去」一事的報導,引起公益組織跟進,5個多小時在微博籌集到90萬捐款。
為慶祝建國70周年,微博將上線「70年專區」並推出系列活動,投入全站優質資源推動相關活動的傳播。在當天的論壇上,微博還與全國政務、媒體等新媒體矩陣聯合發起#70年70城#活動。
這項活動以建國70年城市變化和城市建設者為主線,聯動明星、同城大使、垂直大V等微博中堅力量,用全媒體形式講述城市變遷,展示城市傳統文化、旅遊資源、美食特產等,搭建全民參與、講述普通人與建國70周年故事的平臺。
微博雲剪作為微博在短視頻領域服務於媒體機構用戶的主要產品,提供在線視頻供應鏈服務,助力媒體轉型,助力媒體變現。
通過剪直播、剪視頻等剪輯工具,微博雲剪提升媒體短視頻生產效率。2019年上半年,媒體用戶通過雲剪剪輯直播5000多場,視頻生產分發20多萬片,播放量400多億。
海量素材庫提升分發效率,目前雲剪已接入各類圖片、音樂、視頻等版權素材5億多條,助力媒體快速轉型。
今年5月以來,微博全力推進媒體商業化,提供各種新玩法,聯合微博雲剪推出微融媒平臺。
微融媒平臺是面向媒體用戶的廣告撮合交易系統,為媒體與廣告客戶、代理商提供溝通及交易對接服務,努力為媒體擴大廣告增量。
此外,微傳播、微代言、視頻貼片等商業合作,都能在微融媒平臺投放。產品測試上線2個月,成交單量700多單,涉及廣告品牌180多個。
同時,微博還聯合雲剪啟動媒體領域視頻三件套廣告投放,為媒體快速變現提供更多辦法。視頻三件套包含視頻角標、貼片、視頻下翻版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