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金平果連續第十七次隆重推出《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20-2021)》,發布中國大學及高職高專院校各類排行榜單共計1400多個。
「金平果」2020大學評價以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9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為依據,結合學校的實際招生情況,最終確定本次大學評價的對象為2667所高校(不含中國港、澳、臺地區),其中本科院校1238所,高職高專1429所,(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因招生等各種特殊情況,未納入本次評價)。進入普通本科院校學科專業評價的對象為12個學科門類、92個專業類和500多個本科專業;進入高職院校專業評價的對象為19個專業大類、99個專業類和700多個專科專業。
本次中國本科院校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設一級指標 4 個,二級指標 13 個,三級指標約 30 個。一級指標包括辦學能力、科教產出、質量與水平、學校影響力4 個方面,二級指標包括教師隊伍、教育經費、項目與平臺等 13 個方面(見表1),三級指標包括傑出人才、研究生導師數、專任教師數等約 30 個方面。
表1 2020年中國大學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金平果2020中國大學綜合競爭力評價結果中,北京大學超過清華大學排名第一,吉林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第 11 、13 名躍進前 10,國防科技大學首次進入評價體系,位居第15位,另外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也首次納入評價範圍。
地區分布
從地區分布(圖1)來看,全國1238所本科院校分布在31個地區,其中江蘇76所數量最多,湖北、山東、北京分別有68、67、64所,另有8個地區也在50所以上;本科總排行榜300強中,北京佔42所有明顯優勢,江蘇27所、上海19所、遼寧17所、山東16所依次進入前五位;從各地進入300強高校數量佔本地高校總數的比例來看,北京、上海高水平學校比例優勢較大,重慶、江蘇和天津也有較好表現。
圖1 本科院校地區分布
類型分布
從類型分布(圖2)來看,我們將本科院校分為理工類、綜合類、財經類、醫藥類、師範類等10種類型,1238所本科院校中理工、綜合、師範類高校比例較高,各有369、275和177所,分別佔總數的29.81%、22.21%和14.30%。
圖2 本科院校類型分布
各類型排名第一
各類型排名第一的高校如表2所示,驚人地發現所有類型排名第一的高校都在北京,可見北京集中了我國最頂尖的主要教育資源。
表2 2020中國大學各類型排名第一的高校
重磅
預警
2020中國大學排名800強全名單
請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