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交易功能日漸成熟,不少市民通過轉帳、紅包等方式進行交易。
大學生韓婷(化名)在用QQ給自己發送紅包時卻不幸遭遇了「新型騙局」:不法分子利用QQ紅包的「繼續發送」功能,將這筆錢轉到了自己帳戶。新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韓婷遭遇的這一情況並非偶然,不法分子多打著「兼職、優惠充值」的幌子,獲取對方QQ密碼後進行「暗箱操作」。
今年7月放暑假時,韓婷萌生了做兼職補貼零花錢的念頭。瀏覽網頁時發現,一個名叫「小美」的網友發布的一則「高佣金、低風險」的遊戲客服兼職非常誘人。
「她說需要準備兩個QQ帳號,一個是自己常用的大號(以下簡稱帳號A),和一個專門做遊戲客服的小號(以下簡稱帳號B),每天在家用帳號B回答一下網友問題就能拿到錢。」韓婷回憶說,小美先簡單給她介紹了做客服應當注意哪些措辭,隨後表示「你的帳號B需要先激活一下,不然容易封號,就拿不到錢了。」而小美口中所說的激活流程,就是需要用帳號B給帳號A發送5個紅包,證明這個帳號有過交易記錄,不會被識別為「假號」。
「發完紅包以後,我需要登錄一下你的帳號B,幫你做一個驗證。如果你不放心,可以設置一個支付密碼,我們動不了上面的任何款項,上你的號只是為了幫你激活。」韓婷說,儘管對於提供帳號B密碼這件事有些擔憂,但考慮到帳號B已經設置了支付密碼,於是就放心照做了。
按照小美提供的步驟,韓婷用帳號B給帳號A依次發送了5個100元的紅包,然後等待小美上帳號B進行所謂的「激活」操作。10分鐘過去了,韓婷見小美還沒有操作完,於是準備先登錄帳號A把5個紅包領取了。然而,點擊紅包時韓婷卻驚訝地發現——紅包竟然被人給領取了!
「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鬧鬼了,因為那個人並沒有我帳號A的密碼,按理說用帳號B給帳號A發出去的紅包,即使帳號A不領取,也只能等24小時後自動退還。」
「我點開紅包領取詳情界面,發現居然是小美領取了我的5個紅包。剛想發消息問她是怎麼回事,發現她把我拉黑了。」此時,韓婷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然而,她還是沒弄清楚,為什麼自己給自己發的紅包會被別人領走?
帶著這一疑惑,韓婷在貼吧、微博搜索「QQ小號給大號發紅包騙局」「紅包轉發漏洞」等關鍵詞才發現,有不少網友都跟她一樣「中招了」。
「有的是跟我一樣做兼職,有的則是想低價充值黃鑽、會員,但都被要求提供QQ小號密碼,然後用小號發紅包給大號。」韓婷表示,騙子就是利用大家認為QQ紅包發出後無法收回的心理,登錄小號把紅包轉走。「被騙以後我才知道,發出去的QQ紅包,在沒被對方領取之前,竟然可以轉發出去。」
針對韓婷所遇到的「紅包轉發」問題,新時報記者通過手機QQ進行了試驗。用QQ帳號A發送紅包給帳號B,在帳號B尚未領取該紅包之前,可以在紅包領取詳情界面點擊一個「繼續發送」按鈕。點擊後,原本應當發給帳號B的紅包,竟然能轉發給帳號C。而在帳號C領取完畢後,帳號B再點開紅包就會收到「來晚一步,領完啦~」的提示。也就是說,QQ紅包的確存在「轉發」功能。
「說實話我覺得這是QQ紅包的一個漏洞。大家在使用微信發送紅包時,對方不領取也只能等24小時後自動退回,並不能撤回或轉發。但在QQ上,卻可以將未領取的紅包轉發給任意好友,即時你們剛加上不到一分鐘。」韓婷認為,正是因為有這個不起眼的「繼續發送」紅包功能,才讓不少網友被人騙取了錢財。「QQ紅包最大一次能發送200元。被騙的人中,少則損失200,多的則被騙了800、1000。」
QQ紅包轉發功能「鮮有人知」,
律師:切勿透露個人密碼
那麼,QQ紅包中的這一問題,究竟能否算作是漏洞?設計者又是否意識到,有不法分子在利用這一功能行騙?12日下午,新時報記者嘗試聯繫QQ客服,但未能找到相關電話或官方通道。隨後,記者在QQ客服中心發現了一則「提防紅包、轉帳網絡詐騙」的置頂公告,顯示:「近期監控發現存在詐騙分子利用面對面紅包、轉帳、紅包轉發功能等途徑進行網絡詐騙,導致用戶資金損失。QQ錢包官方建議用戶在給陌生人發紅包、轉帳前,務必確認對方的身份信息,避免上當受騙。」
針對紅包的繼續發送功能,有相關從業人士表示,此前微信也曾有過這項功能。「大概是在2016年5月時,微信團隊取消了繼續發送紅包的功能,而QQ卻一直保留了下來。」該業內人士稱,此功能可算作是有利有弊。「從好處來看,可以防止轉帳時對方遲遲不領取紅包導致的滯留現象,或紅包發錯人等尷尬情況;然而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利用了大家不熟悉這一功能,製造了重重套路。現如今微信使用率日漸增長,導致很多人在使用QQ時都忽略了這一功能的存在。」
對此,山東爭渡律師事務所黃西文表示,這種打著兼職等旗號獲取別人QQ密碼,並通過QQ紅包轉發功能獲得別人財產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尚未告知別人獲得QQ密碼的真實意圖,涉嫌詐騙。而將別人的財產轉移到自己帳戶的行為則屬於盜竊。」黃西文表示,目前來看避免被騙的最好方法,就是堅決不要給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帳號密碼。「微信和QQ目前都涉及財產問題,因此登錄密碼一定要保密,若遇到此類情況要第一時間報警。」
👉點此查看新時報APP早聞詳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