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初中部重建公告出爐!
今年3月,
惠州一中初中部教學樓鑑定為危樓,
決定重建,
並於2021年9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
近日,
關於惠州一中初中部重建,
迎來了新消息!
8月28日,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了《惠州一中初中部危樓拆建項目【施工】招標公告》信息。
據公告顯示,該項目已由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以惠市發改社會〔2020〕264號批准建設,項目業主為惠州市教育局,建設資金來自財政資金,項目出資比例為100%,招標人為惠州市代建項目管理局。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施工進行公開招標。
該項目工程總建築面積約為15740平方米,總投資約8595.56萬元,建安工程約6680.54萬元。
包括新建1號教學樓建築面積約3300㎡,地上六層;
新建2號教學樓建築面積約4540㎡,地上六層;
新建3號教學樓建築面積約5020㎡,地上六層;
新建4號樓(藝術中心)建築面積約1600㎡,地上四層;
新建5號樓(圖書樓)建築面積約950㎡;
新建連廊建築面積330㎡;
改造和修繕科學樓、行政樓及體育館外牆建築面積約8380㎡;
室外工程佔地面積約17432㎡,內容包含室外給排水(含化糞池)及電氣工程、室外鋪裝、校園綠化及景觀工程(含藝術中心)、高低壓配電工程(含柴油發電機及其配套工程)、學校南門及圍牆重建和土石方工程及山體邊坡支護工程等。
項目工程造價為6580.14萬元,要求2021年8月31日前建成交付使用。
圖片來源:西子湖畔
期待一中初中部嶄新回歸!
教育一直是市民關注的民生話題,
今年惠城有哪些新學校開學,
有哪些學校正在動工,
一起來看看!
兩所新學校今秋開學
近幾年來,惠城區新建學校和幼兒園,成了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在市、區網絡問政平臺上,關於新學校建設進度也是群眾詢問的熱點。
隨著新學年開學的臨近,學校建設任務一刻也沒有放鬆。值得欣喜的是,德威江譽誠小學於今年秋季學期按時建成開學,第十六小學也正式招生(學生暫借讀於第三十九學校)。另外,第五小學、第三十一小學正在緊張施工中。
惠城區教育局局長林初明告訴記者,惠城將結合市、區城市建設要求,以「豐」字交通軸線沿線區域、金山新城、新住宅小區、產業聚集區等片區為重點,做好教育資源布局規劃與項目謀劃。
過去6年增加公辦學位43646個
「雖然每年新建2至3所公辦學校、十幾所幼兒園,但學位供需矛盾,還是比較突出的。」惠城區教育局局長林初明說,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壓力不可謂不大。
近年來,惠城區的入學人口不斷攀升。如2017、2018、2019年秋季學期比上一年同期淨增約8600人、12800人、11300人。
2019年單單一年級新生就比上一年增加了2930人,按照標準化班額,就需要增加66個班,按每所學校一年級6個班的設置,就需要增加11所學校。不僅如此,學校建設用地不同於商業用地,還需要提前規劃、盤整劃撥,耗時較長,也影響學校建設的進度。
為進一步緩解學位緊張,2014年以來,惠城區教育局結合實際,通過制定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中小學建設專項規劃、新建及改擴建學校、整合資源、增班擴容,以及在民辦學校設立公辦班等措施,累計新建成學校16所,增加公辦學位43646個。
不僅如此,惠城區教育局還堅持「公民辦並舉」政策,加大對民辦學校的扶持力度,制定扶持民辦學校發展暫行辦法,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促進民辦教育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的民辦學位給學齡兒童。2014年以來,改制民辦學校2所,新開辦尚書實驗學校等6所民辦學校,增加民辦學位12180個。
組建幼教集團,購1萬個優質普惠學位
近年來,惠城區教育局堅持一手抓新建、改擴建公益、普惠性幼兒園,擴大公辦園設點布局,擴充普惠性幼兒學位;一手抓規範,既抓好小區配套園整治,又抓緊小區配套園協商移交接收工作,並將高價收費的小區配套整改成普惠性幼兒園,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服務,加快形成全面普及、公益普惠、城鄉均衡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
今年秋季,東安幼兒園、凱旋城幼兒園將投入使用。同時推進惠城區第三、第四幼兒園和汝湖鎮、橫瀝鎮中心幼兒園、蘆洲鎮蘆嵐幼兒園及河南岸第二中心幼兒園等6所公辦園建設,今年年底力爭完成5所的建設,並收回承包期滿的大湖幼兒園,辦成公辦園,可增加公辦學位2420個。
惠城區還制定並落實《惠城區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方案》,接收一批幼兒園辦成公辦園或普惠性園。過去幾年,完成萬林湖幼兒園、佳兆業幼兒園、國華新城幼兒園等15所整改成普惠性幼兒園,同時積極引導非普惠性幼兒園向普惠性幼兒園過渡,鼓勵創建「保教示範園」,優質普惠。今年,惠城區教育局實施集團化管理,購買補充一批公辦學位。組建6個幼教集團,採取「龍頭幼兒園+協同發展幼兒園」的「1+6」組建方式,將36所民辦幼兒園納入集團化管理,購買1萬多個優質普惠學位,較好解決了公辦學位不足的問題。
惠州樂居 昨天
市一中初中部重建公告出爐!
今年3月,
惠州一中初中部教學樓鑑定為危樓,
決定重建,
並於2021年9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
近日,
關於惠州一中初中部重建,
迎來了新消息!
8月28日,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了《惠州一中初中部危樓拆建項目【施工】招標公告》信息。
據公告顯示,該項目已由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以惠市發改社會〔2020〕264號批准建設,項目業主為惠州市教育局,建設資金來自財政資金,項目出資比例為100%,招標人為惠州市代建項目管理局。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施工進行公開招標。
該項目工程總建築面積約為15740平方米,總投資約8595.56萬元,建安工程約6680.54萬元。
包括新建1號教學樓建築面積約3300㎡,地上六層;
新建2號教學樓建築面積約4540㎡,地上六層;
新建3號教學樓建築面積約5020㎡,地上六層;
新建4號樓(藝術中心)建築面積約1600㎡,地上四層;
新建5號樓(圖書樓)建築面積約950㎡;
新建連廊建築面積330㎡;
改造和修繕科學樓、行政樓及體育館外牆建築面積約8380㎡;
室外工程佔地面積約17432㎡,內容包含室外給排水(含化糞池)及電氣工程、室外鋪裝、校園綠化及景觀工程(含藝術中心)、高低壓配電工程(含柴油發電機及其配套工程)、學校南門及圍牆重建和土石方工程及山體邊坡支護工程等。
項目工程造價為6580.14萬元,要求2021年8月31日前建成交付使用。
圖片來源:西子湖畔
期待一中初中部嶄新回歸!
教育一直是市民關注的民生話題,
今年惠城有哪些新學校開學,
有哪些學校正在動工,
一起來看看!
兩所新學校今秋開學
近幾年來,惠城區新建學校和幼兒園,成了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在市、區網絡問政平臺上,關於新學校建設進度也是群眾詢問的熱點。
隨著新學年開學的臨近,學校建設任務一刻也沒有放鬆。值得欣喜的是,德威江譽誠小學於今年秋季學期按時建成開學,第十六小學也正式招生(學生暫借讀於第三十九學校)。另外,第五小學、第三十一小學正在緊張施工中。
惠城區教育局局長林初明告訴記者,惠城將結合市、區城市建設要求,以「豐」字交通軸線沿線區域、金山新城、新住宅小區、產業聚集區等片區為重點,做好教育資源布局規劃與項目謀劃。
過去6年增加公辦學位43646個
「雖然每年新建2至3所公辦學校、十幾所幼兒園,但學位供需矛盾,還是比較突出的。」惠城區教育局局長林初明說,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壓力不可謂不大。
近年來,惠城區的入學人口不斷攀升。如2017、2018、2019年秋季學期比上一年同期淨增約8600人、12800人、11300人。
2019年單單一年級新生就比上一年增加了2930人,按照標準化班額,就需要增加66個班,按每所學校一年級6個班的設置,就需要增加11所學校。不僅如此,學校建設用地不同於商業用地,還需要提前規劃、盤整劃撥,耗時較長,也影響學校建設的進度。
為進一步緩解學位緊張,2014年以來,惠城區教育局結合實際,通過制定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中小學建設專項規劃、新建及改擴建學校、整合資源、增班擴容,以及在民辦學校設立公辦班等措施,累計新建成學校16所,增加公辦學位43646個。
不僅如此,惠城區教育局還堅持「公民辦並舉」政策,加大對民辦學校的扶持力度,制定扶持民辦學校發展暫行辦法,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促進民辦教育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的民辦學位給學齡兒童。2014年以來,改制民辦學校2所,新開辦尚書實驗學校等6所民辦學校,增加民辦學位12180個。
組建幼教集團,購1萬個優質普惠學位
近年來,惠城區教育局堅持一手抓新建、改擴建公益、普惠性幼兒園,擴大公辦園設點布局,擴充普惠性幼兒學位;一手抓規範,既抓好小區配套園整治,又抓緊小區配套園協商移交接收工作,並將高價收費的小區配套整改成普惠性幼兒園,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服務,加快形成全面普及、公益普惠、城鄉均衡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
今年秋季,東安幼兒園、凱旋城幼兒園將投入使用。同時推進惠城區第三、第四幼兒園和汝湖鎮、橫瀝鎮中心幼兒園、蘆洲鎮蘆嵐幼兒園及河南岸第二中心幼兒園等6所公辦園建設,今年年底力爭完成5所的建設,並收回承包期滿的大湖幼兒園,辦成公辦園,可增加公辦學位2420個。
惠城區還制定並落實《惠城區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方案》,接收一批幼兒園辦成公辦園或普惠性園。過去幾年,完成萬林湖幼兒園、佳兆業幼兒園、國華新城幼兒園等15所整改成普惠性幼兒園,同時積極引導非普惠性幼兒園向普惠性幼兒園過渡,鼓勵創建「保教示範園」,優質普惠。今年,惠城區教育局實施集團化管理,購買補充一批公辦學位。組建6個幼教集團,採取「龍頭幼兒園+協同發展幼兒園」的「1+6」組建方式,將36所民辦幼兒園納入集團化管理,購買1萬多個優質普惠學位,較好解決了公辦學位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