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芝麻酥糖」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通過初審

2021-01-08 大眾網

  濱城區工商局紮實提升服務效能,多項工作實現國家級「零突破」

  □記者 邵一娟 通訊員 樊德強 報導

  2016年,濱城區工商局發揮職能作用,紮實提升服務效能成效顯著:幫助濱州亞光家紡有限公司通過了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認定,實現了濱城區國家級「守重」企業零的突破,時任濱城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家良就此作出批示;指導幫助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的「中裕」商標通過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中國馳名商標初審,繼去年的「良信」商標之後,濱城區有望再獲1件中國馳名商標;12月20日,「濱州芝麻酥糖」在工商總局商標局網站進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初審公示,明年3月份將成為濱城區第一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6年濱城區登記各類市場主體8492家,總量達54994家,居全市各縣區首位。

  今年以來,濱城區工商局認真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立足「兩個定位」、樹立「三種意識」、深化「三爭雙比」,牢固樹立改革意識和法治思維,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努力為全區經濟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積極開展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創建工作,國家級「守重」企業實現零的突破

  濱城區工商局以強化企業信用監管為重點,全面建立健全企業合同備案、合同履行記錄、合同爭議調解機制,倡樹誠實守信的良好道德風尚,通過加強宣傳發動、培育指導、審核把關和監督管理四個環節,指導幫助轄區企業申報「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截至目前,全區共有省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5家、市級31家;8月份,濱州亞光家紡有限公司通過了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認定,實現了該區國家級「守重」企業零的突破。

  全區首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通過初審,中國馳名商標即將再添新丁,推進實施商標戰略成效顯著

  在加快推進商標戰略實施中,濱城區工商局對轄區市場主體商標註冊、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加強行政指導,印製《品牌建設指導書》《商標註冊建議書》《商標管理提示書》等宣傳材料,結合組織新《商標法》培訓,在各類市場主體中廣泛發放,推動全區註冊商標總量持續增長。積極幫助「濱澳」「中裕」「惠爾佳」等企業完善申報手續,做好馳名、著名商標的申報工作。今年以來,全區新增註冊商標202件,較去年年底1162件增長17.38%,新增商標註冊申請351件。截至目前,該區共有中國馳名商標5件,山東省著名商標10件,行政認定中國馳名商標數量居全市各縣區首位。

  「濱州芝麻酥糖」已通過工商總局商標局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審核,12月20日在商標局第1523期公告中進行初審公告,明年3月份將成為濱城區第一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濱州鍋子餅」正在進一步完善材料,有望明年通過註冊。10月份,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的「中裕」商標通過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中國馳名商標初審,繼去年的「良信」商標之後,濱城區即將再獲1件中國馳名商標。(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8345家,總量佔全市1/4,穩居全市各縣區首位

  濱城區工商局結合市局登記管轄權限下放和「三證合一」改革任務,進一步優化登記流程,加強登記窗口配備,確保為申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加強「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的宣傳工作,配合相關部門推動改革,促進「一照一碼」在社會上的廣泛應用;深化落實「先照後證」改革,促進市場主體信息的共享應用,實現部門協同監管。同時,按照方便註冊和規範有序的原則,進一步簡化住所登記手續,分行業、分業態釋放住所資源;進一步簡化和完善企業、個體工商戶註銷流程,構建便捷有序的市場退出機制,優化市場資源配置。

  自10月1日起,實施「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五證合一,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請人辦理企業註冊登記時只需填寫一張表格,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企業登記進一步便利化。12月1日起,實施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兩證整合」,進一步簡化登記流程。

  今年以來共登記市場主體8345家,其中各類企業3245家(私營企業322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30家、個體工商戶5117戶,市場主體總量達54994家,超額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中「市場主體總量保持同比6%以上增幅」的指標,實際增幅為17.84%;完成2016年濱城區《政府工作報告》任務目標分解中「新增民營經濟市場主體3000家」的任務指標的278.16%。濱城區市場主體總量佔全市的1/4,穩居全市各縣區首位。

  主動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積極引導推進「個轉企」,實現「個轉企」47家

  濱城區工商局認真落實省、市、區關於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總結推廣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經驗,持續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切實抓好政策落實;組織好民營市場主體跟蹤服務,多維度分析其發展和經營情況,積極引導推進「個轉企」,支持幫助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的公開和共享,讓更多小微企業及時享受有關優惠政策,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今年以來,濱城區新登記註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下的企業1548家,佔新登記企業總量的51%。實現「個轉企」47家,超額完成了區委、區政府「新增』個轉企』企業15家」的任務目標。

  提升市場監管效能,加大消費維權力度,幫助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9萬元

  今年以來,該局抓住當前市場競爭中多發易發的熱點問題,加大對傳統領域和網際網路領域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查處力度。4月份起開展集中整治公用企業限制競爭行為專項行動,查處商業賄賂案件6起。11月9日下午,該局在黃河十路李南蒲新區內搗毀一處傳銷窩點,17名參與傳銷人員全部被遣返。這是該局在做好打擊傳銷工作中的一個縮影。除加大打擊非法傳銷力度外,還進一步規範直銷經營行為,依法嚴厲查處嚴重違規直銷經營行為,推動直銷市場健康規範發展。9月7日,工商總局對我市直銷企業監管工作進行調研,濱城區工商局做專題匯報,總局、省局均對區局的直銷監管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今年以來,共查處傳銷案件2起、非法直銷案件1起,搗毀傳銷窩點3處,遣返參與傳銷人員100餘人。12月6日,省創建無傳銷城市檢查驗收組對濱城區文匯、大河兩個社區進行檢查,並對其工作給予較高評價。

  加強流通領域農資、成品油質量抽檢。截至目前,共抽檢化肥樣品103個、成品油樣品123個,合格率分別為91.2%和99.18%,查處農資違法案件31起,實現了成品油經營主體和油品品種檢測的覆蓋。依法開展重點行業格式合同專項檢查,查處合同霸王條款案件3起。組建網絡交易監管股,利用山東省網絡商品交易監管系統搜索、建檔,並巡查經營行為,截至目前,共核查網店220戶,研判、建檔1815戶,研判率達到100%。

  組織開展「紅盾網劍專項行動」,加大對網絡商標侵權、網上虛假違法廣告的打擊力度,推動網絡誠信體系建設。今年以來,共處理網絡交易投訴9件,查處了通過網絡虛假宣傳、利用網絡及微信發布虛假廣告等案件15起,依據《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取締網店1家。今年共查辦各類經濟違法案件431起,有力維護了全區良好有序的市場經營秩序。

  為強化消費維權工作,濱城區工商局設立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啟用了濱城3212315消費維權便捷電話,進一步暢通消費者訴求渠道,及時快捷受理轄區消費者投訴舉報;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微信、路牌廣告等積極宣傳政策法規,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加強消費維權工作人員學習培訓,努力打造業務過硬的消費維權幹部隊伍。今年以來,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75件,調解消費糾紛57起,幫助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9.02萬元,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相關焦點

  • ...多兩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博興金絲鴨蛋」「濱城芝麻酥糖」
    濱州日報·濱州網5月16日訊 近日,「博興金絲鴨蛋」和「濱城芝麻酥糖」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順利通過審核和公告程序,國家工商總局正式下發商標註冊證書
  • 白河誕生首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12月4日,白河縣檢驗檢測中心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下發的「白河木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證,成為白河縣首枚成功註冊的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為積極引導特色優勢商標品牌培育註冊,白河縣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以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為目標,深入推進商標戰略實施,加大地域特色農產品保護和開發力度,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
  • 商標帶「GPS」 山東「地理標誌商標」數量連續9年全國第一
    有一類商標,把地名放進商標的方式,被稱作「地理標誌商標」。「地理標誌商標」不僅能增強品牌影響力和附加值,在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還會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山東之所以不遺餘力地推廣「地理標誌商標」,看重的是產品聲譽和該地區自然人文因素綁定帶來的價值增值。章丘市的大蔥在註冊並使用「章丘大蔥」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後,由註冊保護前的每公斤0.2—0.6元上升到1.2—5元。膠州大白菜早在1000多年前就在膠州出現,註冊成功後的膠州大白菜,身價由原來的幾角錢一公斤,迅速上漲到平均每棵48元。
  • 山東特產之芝麻酥糖背後的故事
    提起山東特產,小吃貨們真是滔滔不絕,但是芝麻酥糖,對於一個地地道道的80後來講,說不知道,到有情可原。因為80年代初,芝麻酥糖,正好處於休眠期,也許是因為歷史的變故,也可能是家庭的變故,導致這項特產休眠了20年的時間。20年,真是一個想起來就很久遠的事情。
  • 速看,山東濱州這三種特產美食,全吃過的算你厲害!
    #濱州#濱州市位山東省北部、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腹地,版圖面積9600平方公裡,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兩區兩圈"疊加地帶,是山東省的北大門。
  • 「桐城桔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功獲批
    2020年11月21日,「桐城桔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功獲批。這是桐城市繼桐城小花、桐城水芹、天莊大米之後第4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據了解,申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是目前國際上保護特色產品的一種通行做法。通過申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與保存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地理遺產,有效地保護優質特色產品和促進特色行業的發展。 「 桐城桔梗」是道地中藥材,種植周期為2—5年,梗體大質堅,斷面菊花紋清晰,藥用價值超常,屬於同類中佳品。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的功效。用於治療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等病症。
  • 「中益蜂蜜」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由石柱土家自治縣興農土特產發展服務中心申報的「中益蜂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正式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成為石柱縣繼「石柱黃連、石柱長毛兔、倒流水豆腐乾、石柱金音石硯」之後第五個國家地理標誌。什麼是地理標誌商標?
  • 浙江:「常山猴頭菇」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商標
    近日,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傳來喜訊,「常山猴頭菇」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獲準註冊,成為常山縣繼「常山胡柚」「常山山茶油」和「常山銀毫」之後的第四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至此,「常山三寶」全部取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 海南「定安黑豬」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功註冊
    南海網海口10月3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李曉梅)記者從海南省定安縣工商局獲悉,海南省「定安黑豬」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近日成功註冊,這是繼「定安粽子」之後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定安特色品牌。
  • 「象山柑橘」獲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記者從象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由縣林業特產技術推廣中心申報的「象山柑橘」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近日正式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審核。這也是該縣繼象山白鵝(活鵝)、象山白鵝(加工產品)、象山大黃魚、象山梭子蟹、象山紫菜、南田泥螺後,第7個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農產品。
  • 武夷山「嵐谷燻鵝」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本報訊(熊慎端) 近日,武夷山市「嵐谷燻鵝」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獲國家工商局成功註冊,成為武夷山市繼武夷巖茶之後的第二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嵐谷燻鵝」是武夷山市民逢年過節和招待客人的必備佳餚。
  • 「阜寧黑豬」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近日,阜寧收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頒發的「阜寧黑豬」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證書,這是繼「阜寧大糕」、「阜寧大米」之後,該縣獲得的第三件國家地理標誌商標。阜寧是全國生豬養殖大縣,先後被列為國家級瘦肉型豬生產基地、中國苗豬之鄉、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示範縣。
  • 「生蠔」「合浦大月餅」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本報訊  2017年,我市「生蠔」「合浦大月餅」經審查合格,被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是我市近年來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是商標領域一顆璀璨的明珠,獲得註冊不僅代表商品的品質和歷史傳承,更因其稀缺性和地域性而產生巨大的市場價值。「生蠔」「合浦大月餅」獲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意味著多了一重國家認定的「身份證明」。「這是我市『生蠔』『合浦大月餅』品牌建設的一個突破,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 「內江黑豬」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4月30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內江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內江黑豬」成功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截至目前,內江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已累計達6件。下一步,內江將繼續深入實施智慧財產權強市戰略,加大對專利、商標等智慧財產權的培育,抓好品牌成果運用,積極對接用標企業,加強部門協作,組織「內江黑豬」參加「中國商標節」「川貨全國行」等活動,推動「內江黑豬」養殖、加工業發展,為內江構建「5+4+5」產業體系貢獻品牌力量。
  •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常德米粉」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記者從湖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常德米粉」日前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為繼「臨澧黃花魚」「常德香米」之後,常德收穫的又一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為打造好地理標誌這張城市「名片」,常德加大對地方品牌的挖掘、培育、監管力度。通過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推動地理標誌申報省級智慧財產權戰略項目。
  • 「湘西黑豬」喜領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證書
    「湘西黑豬」喜領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證書 來源:紅網 作者:趙歡 張耀華 吳雲斌 編輯:王娉娉 實習生 張桂琪 2015-06-09 10:21:04
  • 是「緊箍咒」更是「助推器」長沙首批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使用企業...
    紅網時刻長沙7月15日訊(記者 周昂 實習生 王瓊逸)今天上午,長沙市首批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授權許可備案申請在長沙天心文化(廣告)產業園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長沙商標受理窗口完成。24家瀏陽煙花爆竹製造企業集中辦理了「瀏陽花炮」「瀏陽煙花」「瀏陽鞭炮」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許可備案。
  • 山東萊州文蛤、對蝦、大竹蟶註冊商標 獲地理標誌保護
    目前,我市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總量達37件。&nbsp&nbsp&nbsp&nbsp「萊州文蛤」等獲地理標誌證明&nbsp&nbsp&nbsp&nbsp「萊州梭子蟹、對蝦、文蛤、竹蟶為古時貢品,被譽為萊州傳統的『四大海鮮』。」萊州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科科長楊勝波介紹。
  •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來保護
    京小槌普法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制度,規定了商品的生產地域範圍以及商品製作及其品質特徵,明確了商標被許可使用者的權利義務,從而彰顯了使用證明商標既是對消費者的鄭重承諾,也是對獲準使用該商標的經營者良好商譽的肯定。
  • 寶興縣成功註冊「寶興川牛膝」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近日,寶興縣成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寶興川牛膝」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寶興川牛膝川牛膝種植地寶興川牛膝產自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境內,是寶興縣的道地中藥材之一。寶興縣種植川牛膝的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代便自發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