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城區工商局紮實提升服務效能,多項工作實現國家級「零突破」
□記者 邵一娟 通訊員 樊德強 報導
2016年,濱城區工商局發揮職能作用,紮實提升服務效能成效顯著:幫助濱州亞光家紡有限公司通過了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認定,實現了濱城區國家級「守重」企業零的突破,時任濱城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家良就此作出批示;指導幫助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的「中裕」商標通過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中國馳名商標初審,繼去年的「良信」商標之後,濱城區有望再獲1件中國馳名商標;12月20日,「濱州芝麻酥糖」在工商總局商標局網站進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初審公示,明年3月份將成為濱城區第一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6年濱城區登記各類市場主體8492家,總量達54994家,居全市各縣區首位。
今年以來,濱城區工商局認真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立足「兩個定位」、樹立「三種意識」、深化「三爭雙比」,牢固樹立改革意識和法治思維,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努力為全區經濟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積極開展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創建工作,國家級「守重」企業實現零的突破
濱城區工商局以強化企業信用監管為重點,全面建立健全企業合同備案、合同履行記錄、合同爭議調解機制,倡樹誠實守信的良好道德風尚,通過加強宣傳發動、培育指導、審核把關和監督管理四個環節,指導幫助轄區企業申報「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截至目前,全區共有省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5家、市級31家;8月份,濱州亞光家紡有限公司通過了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認定,實現了該區國家級「守重」企業零的突破。
全區首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通過初審,中國馳名商標即將再添新丁,推進實施商標戰略成效顯著
在加快推進商標戰略實施中,濱城區工商局對轄區市場主體商標註冊、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加強行政指導,印製《品牌建設指導書》《商標註冊建議書》《商標管理提示書》等宣傳材料,結合組織新《商標法》培訓,在各類市場主體中廣泛發放,推動全區註冊商標總量持續增長。積極幫助「濱澳」「中裕」「惠爾佳」等企業完善申報手續,做好馳名、著名商標的申報工作。今年以來,全區新增註冊商標202件,較去年年底1162件增長17.38%,新增商標註冊申請351件。截至目前,該區共有中國馳名商標5件,山東省著名商標10件,行政認定中國馳名商標數量居全市各縣區首位。
「濱州芝麻酥糖」已通過工商總局商標局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審核,12月20日在商標局第1523期公告中進行初審公告,明年3月份將成為濱城區第一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濱州鍋子餅」正在進一步完善材料,有望明年通過註冊。10月份,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的「中裕」商標通過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中國馳名商標初審,繼去年的「良信」商標之後,濱城區即將再獲1件中國馳名商標。(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8345家,總量佔全市1/4,穩居全市各縣區首位
濱城區工商局結合市局登記管轄權限下放和「三證合一」改革任務,進一步優化登記流程,加強登記窗口配備,確保為申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加強「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的宣傳工作,配合相關部門推動改革,促進「一照一碼」在社會上的廣泛應用;深化落實「先照後證」改革,促進市場主體信息的共享應用,實現部門協同監管。同時,按照方便註冊和規範有序的原則,進一步簡化住所登記手續,分行業、分業態釋放住所資源;進一步簡化和完善企業、個體工商戶註銷流程,構建便捷有序的市場退出機制,優化市場資源配置。
自10月1日起,實施「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五證合一,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請人辦理企業註冊登記時只需填寫一張表格,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企業登記進一步便利化。12月1日起,實施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兩證整合」,進一步簡化登記流程。
今年以來共登記市場主體8345家,其中各類企業3245家(私營企業322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30家、個體工商戶5117戶,市場主體總量達54994家,超額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中「市場主體總量保持同比6%以上增幅」的指標,實際增幅為17.84%;完成2016年濱城區《政府工作報告》任務目標分解中「新增民營經濟市場主體3000家」的任務指標的278.16%。濱城區市場主體總量佔全市的1/4,穩居全市各縣區首位。
主動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積極引導推進「個轉企」,實現「個轉企」47家
濱城區工商局認真落實省、市、區關於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總結推廣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經驗,持續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切實抓好政策落實;組織好民營市場主體跟蹤服務,多維度分析其發展和經營情況,積極引導推進「個轉企」,支持幫助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的公開和共享,讓更多小微企業及時享受有關優惠政策,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今年以來,濱城區新登記註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下的企業1548家,佔新登記企業總量的51%。實現「個轉企」47家,超額完成了區委、區政府「新增』個轉企』企業15家」的任務目標。
提升市場監管效能,加大消費維權力度,幫助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9萬元
今年以來,該局抓住當前市場競爭中多發易發的熱點問題,加大對傳統領域和網際網路領域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查處力度。4月份起開展集中整治公用企業限制競爭行為專項行動,查處商業賄賂案件6起。11月9日下午,該局在黃河十路李南蒲新區內搗毀一處傳銷窩點,17名參與傳銷人員全部被遣返。這是該局在做好打擊傳銷工作中的一個縮影。除加大打擊非法傳銷力度外,還進一步規範直銷經營行為,依法嚴厲查處嚴重違規直銷經營行為,推動直銷市場健康規範發展。9月7日,工商總局對我市直銷企業監管工作進行調研,濱城區工商局做專題匯報,總局、省局均對區局的直銷監管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今年以來,共查處傳銷案件2起、非法直銷案件1起,搗毀傳銷窩點3處,遣返參與傳銷人員100餘人。12月6日,省創建無傳銷城市檢查驗收組對濱城區文匯、大河兩個社區進行檢查,並對其工作給予較高評價。
加強流通領域農資、成品油質量抽檢。截至目前,共抽檢化肥樣品103個、成品油樣品123個,合格率分別為91.2%和99.18%,查處農資違法案件31起,實現了成品油經營主體和油品品種檢測的覆蓋。依法開展重點行業格式合同專項檢查,查處合同霸王條款案件3起。組建網絡交易監管股,利用山東省網絡商品交易監管系統搜索、建檔,並巡查經營行為,截至目前,共核查網店220戶,研判、建檔1815戶,研判率達到100%。
組織開展「紅盾網劍專項行動」,加大對網絡商標侵權、網上虛假違法廣告的打擊力度,推動網絡誠信體系建設。今年以來,共處理網絡交易投訴9件,查處了通過網絡虛假宣傳、利用網絡及微信發布虛假廣告等案件15起,依據《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取締網店1家。今年共查辦各類經濟違法案件431起,有力維護了全區良好有序的市場經營秩序。
為強化消費維權工作,濱城區工商局設立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啟用了濱城3212315消費維權便捷電話,進一步暢通消費者訴求渠道,及時快捷受理轄區消費者投訴舉報;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微信、路牌廣告等積極宣傳政策法規,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加強消費維權工作人員學習培訓,努力打造業務過硬的消費維權幹部隊伍。今年以來,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75件,調解消費糾紛57起,幫助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9.02萬元,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