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草木間,日日是好日

2020-12-23 正北方網

我是周曉楓的老讀者。閱讀她的散文,是從祝勇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深呼吸散文叢書」開始的。其中收錄了周曉楓的《收藏:時光的魔法書》和《斑紋》,還有祝勇的《鳳凰》和《遺址》。我發現,這倆人在文學創作上,有互通性。作為寫散文的人,他們都敏感、細膩,富於想像,呈現出來的文字頗具動感,更像詩歌。

可後來,周曉楓和祝勇的寫作分出了分叉。祝勇迷上了故宮,左手寫武英殿,右手寫文淵閣,偌大的故宮,讓他寫了個遍。在歷史與現實之間遊走,一定是件好玩的事兒。因此,祝勇還寫了《為什麼唐朝會出李白》和《隔岸的甲午》。

然而,周曉楓卻執著地愛上了借喻自然。所謂借喻,就是她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借描寫自然,表達一切她想表達的主題,包括關愛、痛苦、母性等。她的作品不多,卻極有分量,比如2013年出版的《巨鯨歌唱》和2017年出版的《有如候鳥》。

《河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是周曉楓的最新散文集,極具個人特色。書中分為「山、林、河、海、原、城」六個主題,在每個主題下收錄切題的散文。文章多為周曉楓親近自然,行走於山林河海間的感悟。她敏銳地抓住了每到一處的思緒,盡情地把它寫下來,去應和她自己說的,「永遠不要喪失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尊重、熱愛與悲傷。」

我最喜歡的是那篇「人在草木間」。周曉楓去鐵觀音的原鄉安溪,茶未必飲了多少,卻想起了「思茶」,就是思考生活與茶葉的關係。她說:「茶,這個字,拆開字畫就是人在草木間。」是哦,我們整天忙著沏茶,卻從未考慮過其中的深邃。她還說,草木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裡棲息。從紙到藥,從床到屋,哪樣不是直接聯繫到草木?如果說草木是天地,那麼茶就是天地的贈予。周曉楓的思慮就像一扇開啟的窗,讓讀者呼吸到一種新鮮氣息。寫茶,她不似其他作者,總要寫幾句陸羽是中國的茶聖。她寫茶的力量,「看似羸弱,卻始終不屈」;寫茶的韻味,「如是,我們在更大的天地茶盞裡被時空浸泡,散發出一生微苦裡的領悟、回甘裡的安慰。」其實,如果不讀周曉楓,我也不會這麼去想茶,也就無法體會,散文似茶,有股力量。

除了植物,周曉楓還寫動物。她寫蟒河的獼猴聰穎過人,群體內部有溫情也有權鬥。還寫大連的海鷗、大理的蝴蝶……當她寫到刺桐城泉州的面線糊和七裡香時,我們便知道,周曉楓已經從自然的曠野回歸了都市,有美食、有花香。跟著周曉楓的散文,我們在自然裡悠悠蕩蕩,終於體會到,「人在草木間,日日是好日」的生活,原來是這樣。

相關焦點

  • 心中有歡喜,日日是好日
    常懷歡喜心的人不會太執著,放下該放下的。父輩們常教導我們「無魚,蝦也好」, 「這溪無魚,別溪釣」。一個人如果老是放不下,一腳在門檻裡,一腳在門檻外,或者抓著一隻鳥捏緊怕它死了,鬆了又怕它飛走,那麼日子就會很難過。
  • 「日日是好日」到底是什麼意思?
    《日日是好日》是她29歲修習茶道的日記整理的一本書,後來被拍成了電影「日日是好日」。但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就是每天都是好日子。可是為什麼學習茶道29年了,還在思索是什麼意思?茶道為什麼學習了29年,還在探索?
  • 日日是好日
    所以,在我平凡而又簡單的生活裡,有書讀的日子,日日是好日。印度三部曲:百萬叛變的今天/受傷的文明/幽暗國度     作者:(英)奈保爾蔣介石與現代中國    作者:(美)陶涵鼠疫          作者:(英)加繆局外人       作者:(英)加繆小婦人(英文版)作者:(美)露易莎·梅·奧爾科簡愛(英文版) 作者:(英)夏洛蒂.勃朗特每個人的戰爭
  • 《日日是好日》:一部關於茶道的電影,蘊藏著日本的「侘寂美學」
    「茶道依季節的循環,將日本人的生活美學與哲學變成親身體驗,瞭然於心。真正的體悟需要時間,可是就在「啊,原來如此」的那一瞬間,完全化為身上的血與肉」——森下典子《日日是好日》《日日是好日》是日本國寶級女演員樹木希林生前最後一部電影,改編自日本茶道教授森下典子的同名隨筆集。
  • 有了咖啡和甜品,日日是好日
    在味覺中,苦可能是最不被看好的,但咖啡的苦卻因層次、薄厚、以及由苦延伸出來的焦香讓人忘不了。我想對於咖啡來說,味覺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對於咖啡帶來的精神上的鬆弛和迷戀。我習慣比家人早起1小時,在準備早餐的時候,見縫插針的喝杯咖啡,那這一天開始的都顯得特別美好。
  • 部·學 | 《日日是好日》看電影·學語言
    🎬課程包含PPT課件假名書寫材料課後重點內容總結資料茶會用語資料《日日是好日》影片資源磨耳朵日文歌單
  • 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劉墉寫給大家的生活禪
    人生天地間,三千煩惱絲,去不掉,剪不斷,綿綿不絕,也是令人頭疼。今天,我們可能會因為工作上的事情而心煩;明天,可能會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發愁,後天,又可能因為朋友間的交際而憂慮……成年人的生活,又豈能是一個「難」字能概括的?
  • 三年制 | 日日是好日
  • 書香有線丨草木無心,人間有情——讀汪曾祺《人間草木》有感
    《人間草木》是汪曾祺先生記錄舊人舊事、旅行見聞、各地風土人情和花鳥蟲魚的散文集,字裡行間充分流露出他對凡人小事和鄉土名俗的深深眷戀和對舊日生活情景的緬懷。作品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顯示出沈從文的師承,堪稱當代小品文的經典。汪先生的文風不鬧騰,不著急,書中的人、草木、鳥獸魚蟲,自然純淨,通透快樂。
  • 《偶像夢幻祭2》x天貓,遊戲同好日一起破次元熱愛
    在忙碌的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因為共同的熱愛走到了一起,共同熱愛的角色、共同熱愛的故事、共同熱愛的遊戲,編織出不同樣的感動,這就是同好的力量!新的一年,就讓同好一起幫你轉運吧!《偶像夢幻祭2》與天貓同好派一起,邀請你和你的同好一起打破次元壁,開啟遊戲同好日,讓你的熱愛突破次元!
  • Lifestyle | 2021,日日是好日.【內含福利】
    2020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異常特別的一年,似乎每一天我們都過得如此深刻。前些天華盛頓郵報讓讀者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總結2020年。大部分人用的是「疲憊不堪」、「混亂」、「迷失」、「令人心碎」等形容詞。密西根一位9歲小學生的回答成為大家心中的冠軍:「感覺就像是過馬路之前你注意了左右看,結果卻被潛水艇撞翻了」。2020之於我也並不平凡。
  • 草木之心,不負流年(經典)
    人生,有一種閒情,我們稱之為「草木」。所謂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清風明月枝頭醉,飛雁歸燕草木間。行過萬水千山,終會到達平原;相遇茫茫人海,終是相伴此生。人生,於浮華處靜守,於安靜中養心。草木之心坦坦蕩蕩,草木之情情義綿綿。
  • 今天日環食直播在哪看 6月21日日環食視頻全程直播間平臺入口
    本周日下午,我國多地將可觀測到「日環食」,其中「日環食」最大的看點便是可以看著月亮一點點「吃掉」太陽,最大時形成美麗的光環。  騰訊視頻將聯合中科院天文科普聯盟帶來6月21日日環食直播。  2020 天文奇觀 最美金邊日食  日環食直播時間: 2020年6月21日13:30-17:30  日環食全程直播間平臺入口:點擊進入觀看 責任編輯:曾少林
  • 《楞嚴經素解》卷十:草木有情,人死以後轉為十方草木而有知
    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遍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婆吒霰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解釋】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 大多數人不知道!
    我們有句話叫「日日是好日」,哪一天是好日子,由你的心情而決定。 當你內心具足了光明、智慧、希望的時候,當天就是好日子。當你的內心一直充滿著負能量的時候,這時候即使到寺院來拜佛,你也會並不覺得開心。 春節拜佛並不一定要選大年初一,可以選在初二、初三,或者人漸漸稀少的時候。
  • 和你在一起的日日與夜夜
    同學們在學校裡的每一天都少不了班主任的陪伴他們用形影不離的堅守詮釋著與同學們在一起的日日與夜夜與你在一起的日日與夜夜每一個孩子最近的學習和生活狀態,他們都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間。直到月亮掛上夜空,晚自習的教室內仍有班主任們的身影,他們始終陪伴在孩子們的身邊,直到將同學們安全地送回宿舍,待他們全部進入夢鄉,老師們才會依依不捨地離去。直到第二天,又在熟悉而又嶄新的凌晨相遇。班主任們總是有各種理由推掉與學生無關的任何事情。
  • 草木有本心
    記起唐人張九齡有詩云:「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原來,草木非人,卻有「心」。蘭逢春葳蕤,桂遇秋而皎潔,這都是源於它們草木的本心,並不是為了要博得美人欣賞。我忽然就懂了那棵寶石花、那片石菖蒲,它們都順應著自己的本心,寂靜歡喜,默然生長,它們的世界從來都不需要我們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