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扶貧路上,殘疾、貧困孩子更是脫貧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高安市充分發揮教育扶貧職能,精準掌握重度殘疾兒童教育需求,實施送「教」上門,用愛譜寫脫貧故事。
跟隨著特教老師的腳步,記者來到送教學生家中,據了解,今年18歲的小梅身患小兒麻痺症,生活不能自理,無法像正常孩子上學。在和老師學習互動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她對知識的渴望。
看著老師的到來,小梅高興說:「老師姐姐對我可好了,我非常喜歡老師姐姐,希望她每天都可以來我家,教我學知識、背書、寫作業。她還經常幫我做康復訓練,希望我能像正常人一樣去外面玩。」
「在送教上門的工作中,其實最大的困難還是源自於家長,因為有些家長對老師送教上門持有不理解的排斥態度,生怕給孩子貼上『問題』標籤後會帶來心理負擔,所以在開展這項工作的前期,我們需要做更多細緻的溝通工作。」市特殊教育學校老師付敏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
為了將送教上門工作落到實處,我市結合實際,研透送教對象,制定個別化教育方案,全面了解送教上門孩子的智力水平、致殘原因、病史、鑑定機構、治療情況等,科學評估現有發展水平,充分徵求家長意見及建議,共同研究制定年、月、周三級教育目標及策略,確保「一人一案」。
市教體局副局長餘丹峰表示:「扶貧先扶智,推動教育扶貧,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精準扶貧的重要任務。開展送教上門工作,作為我市教育全覆蓋,確保一個都不少的重要抓手,主要是培養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他們的興趣,送一些技能和方法,讓他們平等地享有學習的權利,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
據了解,為將 「送教工作」常態化提供有力保障,我市明確工作要求,落實資金保障,將送教上門按普通學校人均10倍的標準,每名學生每年6000元標準撥付生均公用經費,用於學生教育康復及送教工作開支等。與此同時,組建特別團隊,定期召開全市送教上門工作培訓會,成立特教資源中心,分片與鄉鎮學校教師實行「手拉手」全方位結對指導,搭建互動平臺。目前,全市共有172名教師承擔了送教任務,送教上門學生166人。
來源:高品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