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考研究生的多,考博的其實也比較多,而且資源信息更少,那怎麼找靠譜的考博輔導班呢,新祥旭考博輔導機構做了十幾年,考博師資都很優秀,考博的流程和考試出題基本都是學校自行安排,所以有對口院校專業的博士生來指導會事半功倍,新祥旭考博的師資都會經過考核,首先身份的真實性,然後專業素質水準,另外授課方式及思路等方面,所以如果大家誰有想考博的可以諮詢下新祥旭考博輔導機構。下面呢就是我的考博經驗。我也正在新祥旭進行考核,希望我能順利通過可以成為新祥旭考博輔導老師的一員。
一、為什麼要考博?
相對於讀研是為了有獲取更好的平臺,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選擇讀博就是個人對科研的精神嚮往了。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職業目標是進入業界,那麼博士不應該是你的目標,因為碩士學歷就足夠了;而且考慮漫長的博士學習和論文壓力以及收入補貼較低,對學術不感興趣的人來說,那就是折磨和浪費時間,所以在考博前是需要仔細考慮自己的現實情況是否適合繼續深造。我選擇考博士是因為我對搞研究有興趣,對於收集資料和寫論文不排斥,我的碩導對於我繼續深造也給了很多的建議,同時家人也非常的支持,所以就有了讀博的動力。
二、為什麼考上財?
之所以選擇考上財,原因有兩點,一是上海財經大學是一所學風嚴謹、公平公開的一所學校,我認為對我的博士學習有好處;二是我看了一下上財博士申請審核的招生要求中,我比較滿足經濟史這一專業的條件,所以我就投了上財申請審核。在投上財之前,我也投過南開和廈大,但是都沒有過資格審核。在這裡多說一句,現在國內的博士錄取除了本校的碩博連讀和直博這兩種類型,越來越多的學校更加重視申請審核的方式了,而且申請審核的時間很早,不會和後面的普考產生衝突,當然需要滿足申請審核的條件,各個院校的條件不一,在院校選擇的時候可以關注這一點。
關於專業可以根據自己興趣來。我自己碩士階段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近代經濟史這一塊,畢業論文也是選擇近代工業發展的主題,所以我在申請的時候也是填選的經濟史專業。在博導的選擇上可以多諮詢自己的碩導(如果自己的碩導願意繼續帶自己讀博而且自己也很願意那就沒這個煩惱啦),自己也可以關注如博導近期是否在頂刊上有文章發表,有沒有拿過國家級科研項目,是否願意帶學生發文章,有條件的可以聯繫這個老師的學生,以較全面的了解這個老師,再決定是否報他的博士。
三、如何備考?
我是11月投的上財的申請考核,後被通知12月中旬複試。在被通知進複試之後,我便開始進行準備。首先我發了郵件給博導,表達一下希望能在他手下讀博的強烈意願(沒有也得有哈哈!),然後附上自己的研究作品和簡歷,博導的回信就簡單的說了一下歡迎報考,請認真準備吧啦吧拉的。然後就開始愉快地複習高微、高宏啦!這裡可以和大家說一下,上財經院的博士申請審核有幾個方向,分經濟類大口徑和小口徑,經濟史是小口徑類,複試的筆試難度不高,主要考核的內容大致是中宏中微的程度,不算難,然後還有對經濟史方向的文獻的閱讀和積累情況,這就要求有一定的文獻閱讀量。至於大口徑的筆試難度要高許多,好像還考計量(我不太確定,可查看歷年真題)。
我們的複試分兩輪,上午筆試下午面試,筆試時間兩小時,面試一個人平均30分鐘左右。上午的筆試還好,不會太緊張,到了面試就不一樣了。所有的考生集中在一個候考場,有老師來喊人一個個去面,我是最後一個,看前面的考生一個個都被批的挺慘的,所以我也慌得要死,只能一遍一遍的熟悉自己的PPT,怕面試的時候出錯。面試的話需要做好三個方面,一是自己的簡介,我是選擇做了一頁PPT,附上了我的一些學習經歷以及碩士階段的科研成果,個人覺得課外活動和實習什麼的可以少說或者不說,老師們對這個不敢興趣;第二部分是自己代表作的講解,就和平時匯報論文差不多,我匯報的是我的畢業論文,因為是自己找資料和看文獻寫的,也比較熟悉,讀起來比較順暢,大概準備了20頁PPT;第三個部分是自己對博士階段的科研目標,或者說想繼續深造的方向,我是選擇了把我的畢業論文擴展了一下,大概準備了3頁PPT。
整個的面試還是比較順利,在我匯報文章時我報的那位博導對我的實證部分提出了不少質疑,我當時也沒有直面回應,搞得有些尷尬,其他老師對我也比較和善,指出了我文章中的一些不足之處,為我後面改善自己的畢業論文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在講完自己的PPT後我突然被問了英語問題,可能是自己的注意力不夠集中有點懵,瞎答了幾句哈哈,希望不要影響到導師對我的影響。
複試結束後,我在12月31號這天看到了自己的擬錄取通知,至此就完成了我的博士申請的過程,希望能給閱讀此文的朋友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