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全球兩百多個生物實驗室:美軍拿著生物防禦經費做了什麼

2020-12-25 澎湃新聞

近來,全球網民紛紛舉報美軍多處生物實驗室,曝光的名單越來越長。

韓國多個市民團體強烈要求駐韓美軍關閉設在韓國境內的生物實驗室。據韓媒報導,駐韓美軍在龍山、釜山、群山和平澤四個基地設立了炭疽桿菌生物實驗室,從2009年至2014年,這些實驗室共進行了15次炭疽桿菌實驗。

據俄新社5月26日消息,美國軍方在烏克蘭、喬治亞參與建設了8個生物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存有非常危險的微生物感染樣本。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稱,美國正阻止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框架下的核查機制,並在世界各地開展「軍事生物學活動」。

目前,美國軍方在全球25個國家設立200多個生物實驗室,從事危險病菌等生物武器的研究開發。

作為世界頭號科技和軍事強國,美國是唯一一個迄今仍在極力阻撓重啟《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的國家。

《生物武器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真正的軍事革命》一文指出,「生物武器具有戰略威懾作用的能力使它們對國家具有吸引力」「生物武器的擴散可能導致可與主要核大國之間發生的核革命相提並論的「生物革命」。

美國再一次將各國置於危險境地,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

文 | 方長安

編輯 | 李雪 瞭望智庫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那些見不得光的「生意」

生物製劑在軍事活動中的運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希臘人用動物屍體汙染敵人的水井和飲用水。數千年過去,變本加厲的生物製劑軍事化運用依然是困擾軍事和種族安全的世界性難題。

隨著技術發展,生物戰劑不斷增多,「生物武器」逐漸成為一種被禁止使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註:生物戰劑,指能在人員或動植物機體內繁殖並引起大規模疾病的微生物,是構成生物武器的核心。根據作用特性,可分為致死劑、失能劑、接觸劑(在接觸過程中傳染)和非接觸劑,以及長期或短期潛伏戰劑等;根據微生物學特性,可分為細菌類、病毒類、立克次氏體類、衣原體類、真菌類。

應用生物武器來達到其軍事目的的作戰稱為生物戰。

2001年,聯合國將52種生物製劑和毒素列入監控和核查清單,其中攻擊人的43種、攻擊動物9種、攻擊植物4種。

2001年聯合國列入監控和審查的生物劑和毒素比例

一般來說,生物武器成本僅為常規武器的0.05%,不僅價格便宜,還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可謂「經濟適用」。同時,它可控性差、殺傷範圍廣、流毒遺患深遠,甚至具有種族和生物滅絕性能力,因此,自20世紀初以來,一直被視為禁區。

1899年的第一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公約陸地戰例條約、1907年的第二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陸戰法規及慣例條約,均明確規定禁止使用毒藥和有毒兵器。

然而,美國以懷疑敵人已經使用類似武器為藉口,積極研發進攻性生物戰武器。不僅如此,美國各相關方早已進行了大量人體試驗。

1900年左右,美國陸軍軍醫用瘟疫感染4名囚犯,在29名囚犯中誘髮腳氣病,導致4名受試者死亡;

1908年,3名研究人員在費城聖文森特一家孤兒院感染了數十名兒童,導致其中一些患兒永久性失明,另一些發生疼痛性病變和炎症,他們將這些可憐的孩子稱為「使用的材料」;

1911年,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的醫生向一些患者(有兒童)注入梅毒導致感染,被受試者及其父母起訴;

1941年,密西根大學病毒學家託馬斯·弗朗西斯和喬納斯·索爾克等人,在當地一些精神病院進行流感病毒試驗,將病毒噴射到精神病患者的鼻腔中,使其感染。

二戰時期,應英國匯集同盟國資源的請求,1942年,美國在馬裡蘭州的德特裡克堡建立了一個大型生化武器基地。當時,美軍在猶他州的達格威(Dugway)試驗場測試自己開發的生化武器。

註:德特裡克堡生化武器基地即2019年7月被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關閉的P4級實驗室,美其名曰「因為沒有足夠的系統來淨化實驗室廢水」「工作人員違規打開高壓艙室的門」而關閉。

德特裡克堡生化武器基地誕生後,很快就建成了能夠大量生產炭疽孢子、布魯氏菌病和肉毒桿菌毒素的設施,並開始投入生產。不過,這些生化武器還沒來得及派上用場,戰爭就結束了。

馬裡蘭州的德特裡克堡生化武器基地

此時,美國海軍建立了批量生產生物戰劑的工廠,並配有明確的使用方法、程序和方案。

1944年,美軍情報人員誤以為日本制定了高級生物戰計劃,次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東京審判前夕,對生物戰早有研究的美軍對日本細菌戰展開調查,並與石井四郎、北野政次等20多名731部隊罪犯進行秘密接觸、達成見不得光的齷齪交易——以免除戰爭罪為條件,獲得大量日本731部隊細菌戰與人體試驗研究資料。

多年以來,美國、英國和日本一直否定這項秘密豁免協議的存在,導致公眾對日本使用生物武器的後果一無所知。

日本731生化武器部隊

對進攻性戰略生物戰武器的渴望,促成美軍對罪惡的妥協甚至縱容,這是抹不去的歷史原罪。

2

大量人體試驗,令人髮指

生物戰劑是從自然界存在的病原體、毒素中提取出來的,主要用來對人、動物、植物進行殺傷,特別是針對人類本身。

問題隨之而來——如果不進行人體試驗,無法掌握生物戰劑的真實作戰效能和可控範圍程度,亦不能研究出「解藥」,一旦使用可能危及自身。

於是,

美國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秘密進行了大量的不道德的人體試驗

。此後,政府部門、軍方、情報、大學等大量機構和研究人員,使用兒童、囚犯和患有各類疾病的患者做試驗,甚至還打出免費治療、自願試驗等的幌子,騙取試驗品。

比如,在解決梅毒困擾方面,美國可謂不遺餘力。

1932年到1972年,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美國政府公共衛生部門以免費治療梅毒為名,以阿拉巴馬州400名非洲裔男子當作試驗對象,進行了臭名昭著的「塔斯基吉梅毒試驗」,直到試驗報告被媒體曝光,美國政府才不得不中止了這一研究。

1946年到1948年,為測試青黴素治療性病的有效性,美國政府機構研究人員在瓜地馬拉利用妓女感染監獄囚犯、精神病患者和瓜地馬拉士兵,導致約700人被感染。

上述提到的試驗只是冰山一角,美國軍方在相關研究上表現出更為高漲的熱情。

美國軍方等進行的部分人體感染試驗

*筆者根據相關資料整理

其中,在種類繁多的生物武器研發和試驗計劃中,持續了13年「生物戰計劃」影響最大。

1950年10月,基於對蘇聯威脅的擔憂,美國國防部批准了擴大的生物戰計劃。

1952年,根據軍隊醫療政策委員會的報告,陸軍參謀長批准並發布了CS385-30命令,公開遴選人體試驗志願者的政策,由阿姆斯特朗少將(陸軍軍醫署署長)領導下的陸軍醫療部負責生物戰防禦研究中的人體試驗部分。

1954年,國會批准了此項人體醫學試驗項目,即後來的「白色外套計劃」(Project White-coat)。1954-1973年,教友會派出了約200名人體試驗志願者。試驗者人數最高時達895人。

註:教友會,1917年成立的美國宗教組織,以救濟各國難民為己任,重點目標是婦女和兒童。

在數十個試驗場,該人體試驗進行了數百輪。通過生物戰計劃,美國陸軍研發出兔熱病、Q熱、裂谷熱、VEE、EEE、基孔肯雅熱症、阿根廷出血熱、炭疽熱、肉毒桿菌、鼠疫、落基山斑疹熱、加利福尼亞腦炎、聖路易斯腦炎、B型葡萄球菌腸毒素、馬雅羅病毒、辛德華斯病毒、蘭格特病毒等17種疫苗,以及多種人體免疫球蛋白製劑。

通過大量人體試驗,美國科學家獲得了大量數據,掌握了某些生物戰劑的危害程度,從而產生和提高生物戰醫療應對的手段的有效性。更關鍵的是,美國還能以此為藍本,研製和生產生物戰武器。

到1969年,美國研製了大量的生物戰劑,包括炭疽桿菌、兔熱病菌、布魯氏菌、Q熱等細菌,委內瑞拉馬腦脊髓炎、黃熱病等病毒,臘腸菌毒素、葡萄球菌病毒等毒素,以及水稻裂殖胞、小麥銹病等反莊稼戰劑。

而且,美國還開發出了能夠攜帶生物戰劑的中士飛彈彈頭、無人機撒布器、噴氣機安裝的戰劑撒布箱、轟炸機投擲的集束炸彈、B-47和B-52轟炸機的小炸彈投放器等武器系統,並進行了相關模擬演練。

3

各國在努力,美國忙拆臺

正如細菌學家和歷史學家漢斯•辛塞爾(Hans Zinsser)所說,「傳染病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項真正的冒險活動之一。」 與此相關的生物研究和軍事化冒險活動,可能引發的不只是人們對於公共衛生問題的擔憂,甚至可能威脅國家乃至世界安全。

因此,從兩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到1917年《凡爾賽條約》,再到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第一次明令禁止使用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國際社會早就在為禁止生物武器而努力。

但是,《日內瓦議定書》締約國保留了「為報復進行實物武裝的權利,即準備在遭到首先攻擊時可使用生物武器進行打擊」的關鍵例外,使國際規範從「全面禁止」變為「不首先使用」,因此,相關國家得以利用「防禦名義」瘋狂發展進攻性生物武器。

1975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約》(BTWC)正式生效,但是,由於缺乏監督和核查條款、各國政府拖繳或不繳會費使支持履約的機構經費緊張等問題,想要大家真正照章辦事,前路困難重重。下圖為近年來閉會期公約履約支持機構推動成員國履約所需經費預算情況。

BTWC閉會期進程預算情況匯總

數據來源:斯德哥德爾國際和平研究所

不過,作為一項人道主義限制,它使生物武器的研發從「臺面」轉到了「地下」。強如美國,也必須以更加隱蔽的方式從事相關研究。

國際與美國生物安全相關行動大事記

*筆者根據相關資料整理

由上表內容可見,自1969年單方面宣布放棄使用進攻性生物武器以來,美國始終打著生物武器防禦的旗號推進國家生物防禦計劃,並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但是,

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表明美國已經停止研發生物武器,反而有大量證據證明其仍在發展進攻性生物武器。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越戰期間,為對付善於在叢林中作戰的越南遊擊隊,美軍噴灑了大量的「落葉劑」,使2.5萬平方公裡的森林受到了汙染,約有1.3萬平方公裡的農作物被破壞,造成150多萬人中毒,3000多人死亡。

*1999年,美國爆發西尼羅河病毒事件,矛頭直指美國人畜生物試驗。

*據《今日美國》報導,自2003年以來,美國實驗室發生了數百起人類意外接觸致命微生物事故,可能導致直接接觸者被致命病毒感染,病毒經由這些個體傳播到社區,形成流行病疫情。

*美國審計署2009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過去10年中,美國P3實驗室發生了400起事故。

*同年,老兵狀告美國國防部,揭露了美軍在士兵身上進行駭人聽聞的人體試驗醜聞。

*2014年,美國政府生物實驗室連續曝出多起安全事故,涉及炭疽桿菌、天花病毒、H5N1病毒等。當年10月,美國暫停多個病毒改造項目,其中包括禽流感病毒改造試驗。然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於2017年12月解除了相關資助禁令。

*2016年,DARPA啟動「昆蟲盟國計劃」,持續投入2700萬美元已支持相關科研進行。

DARPA主要在研項目及研究方向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理

2019年2月,美國《科學》雜誌網站披露,美國重啟禽流感病毒改造試驗,引發巨大爭議。

俄羅斯武裝力量防核生化部隊司令伊戈爾•基裡洛夫表示,俄方經過多年調查確信,美國正在研製多種大規模生物殺傷武器。

此外,為了繼續這些被禁止的秘密研究,相關部門通過將生物實驗室遷往全球各地,從而有效躲避監督和審查,試驗經費也無法追蹤。

從上文舉出的種種案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

美國在世界生物武器軍備控制與裁軍領域舉足輕重,然而,為了保持自己的「絕對優勢」,長期踐行著雙重標準:

一方面,積極推進生化武器軍備控制與裁軍,如以生化武器威脅為由攻打伊拉克和生物恐怖主義;另一方面,以「生物防禦」為藉口,大力發展生物戰能力,逃避國際軍備控制和裁軍的審查。

如此做法,連美國人自己都擔驚受怕,認為這是「危險的試驗」。

不難想見,若放任這種研究繼續下去,危害將越來越大。

4

四大疑點,無法自圓其說

此外,無論美國打著什麼樣的幌子,也無法掩蓋暴露在世人面前的重重疑點。

疑點之一:美軍為什麼針對性注射疫苗?

美國國家科學院2002年《保護我們的軍隊:改善美國陸軍的疫苗獲取和供應》報告顯示,美軍專家認識到軍事行動的威脅來自微生物領域的傳染病,為此進行了大量的疫苗採購和免疫接種,到1999年,經過批准給陸軍軍事人員的疫苗就達51種,還有21種疫苗在研發之中(如下圖)。

2002年,美國政府問責局(GAO)發布《炭疽疫苗:GAO對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的調查》報告顯示,1997年12月,國防部長宣布了一項計劃,

對美軍接種疫苗,以防在戰場上將炭疽作為生物戰劑使用。

GAO估計,截至2000年9月,有37%的警衛和預備役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已收到一枚或多枚炭疽熱疫苗。在這些接受者中,有85%的人表示經歷了某種反應。

《炭疽疫苗:GAO對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的調查》報告截圖

此外,美國陸軍醫療司令部還在進行愛滋病研究與疫苗研發活動,由6個研究實驗室司令部和6個行政部門負責,僅2002年就斥資6300萬美元。

對部署期間可預見的傳染病接種疫苗本來無可厚非,問題在於,美軍如何預測、按照什麼規則給美軍接種疫苗?應該說,戰爭時期除傳統易引發的疾病外,除非預測到有人故意使用生物戰武器,那麼,又是誰會使用?

敵人可能使用,不過,弱國只會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鋌而走險;美國自己準備使用的可能性更大。

疑點之二:美軍拿著生物防禦研發經費做了什麼?

自1969年宣布不再發展進攻性生物武器以來,美國一直打著生物防禦旗號進行生物武器研發。美國生物防禦藍帶研究小組《國家生物防禦藍圖:優化工作所需的領導和重大改革(2014)》報告顯示,2001至2014財年,近800億美元用於生物防禦,其中大部分用於多危害項目,約10%用於生物防禦項目。

那麼,各政府機構拿著這麼多的費用幹了什麼?

註:美國生物防禦藍帶研究小組,是美國生物防禦與國家安全領域的知名智庫,2014年成立,由前高級政府官員和學術專家組成,2019年7月改組稱「兩黨生物防禦委員會」,並向美國政府和業界公開提出著名的「生物防禦曼哈頓工程」倡議。

美國2001-2012財年生物防禦經費情況

除DARPA外,軍方的生物防禦費用也不在統計之中,而且不公布。實際上,從有限的信息可見,美軍存在諸多經費用途不明的情況,而且比例還很高。

軍方的其他經費到底是用來做什麼?

疑點之三:美國軍政研的生物實驗室在幹什麼?

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透露,目前,美國在全世界建立的生物實驗室已超過200個。而且,部分實驗室所在地曾出現大規模的危險傳染病。

今年2月,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統計,美國目前有13家P4實驗室正在運行、擴建或規劃中;P3實驗室有1495個,這還不包括美國在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前蘇聯地區和世界各地建立的多家生物實驗室。

這些實驗室(尤其是在海外的)在研究什麼?對於功能、用途、作用、經費、危害、影響等重大問題,光說清楚還不夠,需要國際力量介入調查以防發生不測。

疑點之四:美國是不是還在搞人體試驗?

美國曾進行過大量人體試驗,成千上萬的婦女、兒童、囚犯等深受其害。時至今日,美國有沒有繼續做這樣的試驗?美國軍方的疫苗計劃中有沒有強行使用人體進行試驗?

還有能夠實現種族滅絕的基因武器問題,美國能否說清楚?

比如,2017年,普京曾公開之處「有外國人有目的地採集俄羅斯人生物樣本。」隨後,美國空軍出面澄清:美國空軍最大醫療部隊第59醫療部隊的先進分子監測中心,的確搜集了俄羅斯人生物樣本,但是,目的不是用於製造細菌生化武器。

然而,他們似乎無法解釋大家的疑問:這些樣本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為什麼不拿美國人的樣本進行分析?

一切科學技術的發展應該以給人類帶來更美好的生活為目的,而非追求絕對權力。

鑑於其曾經與日本731細菌部隊秘密交易、研發生化武器和進行大量人體試驗的「前科」,以及在相關經費趨向和一系列疑點重重的舉動,各國有必要且必須敦促美國盡重啟《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並儘快籤署相關協議,以及按其中規定接受審核。

主要參考資料:

1.田德橋等,《美國生物防禦經費投入情況分析》,軍事醫學雜誌,2013年02期,P141-145;

2.劉汝佳,《二戰時期海軍生物戰的研究狀況述評——對美國保存檔案的初步解讀》,學理論,2016年07期,P140-146;

3.張豔榮、楊微、李志平,《攫取與交易:美軍對日本731部隊的調查》,醫學與哲學,2017年6月第38卷第6A期總第574期,P81-85;

4.趙麗梅、於群,《美國軍方生物戰計劃與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策略》,北方論叢,2014年第2期,P108-111;

5.科技日報,這種「死神」才會使用的武器再受關注,轉引中國軍網,http://www.81.cn/bqtd/2019-08/13/content_9632857.htm;

6.國際銳評,《疑雲重重的美國生物實驗室該說說清楚了!》,http://news.cir.cn/native/gd/20200516/t20200516_525092226.shtml;

7.上觀新聞,華春瑩反擊蓬佩奧:開放德特裡克堡,讓專家調查,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245850;

8.Jeanne Guillemin,Scientists and the history of biological weapons: A brief historical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weap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490304/;

9.Stanley M. Lemon,Protecting Our Forces: Improving Vaccine Acquisition andAvailability in the U.S. Military,2002;

10.GAO,ANTHRAXVACCINE:GAO's Survey of Guard and Reserve Pilots and Aircrew,https://www.gao.gov/products/GAO-02-445;

11.BIPARTISAN REPORT OF THE BLUE RIBBON STUDY PANEL ONBIODEFENSE,A NATIONAL BLUEPRINT FORBIODEFENSE: LEADERSHIP AND MAJOR REFORM NEEDED TO OPTIMIZE EFFORTS,October 2015;

12.Biological warfare,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iological_warfare;

13.Unethical human experimen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https://en.m.wikipedia.org/wiki/Unethical_human_experimentation_in_the_United_States;

14.SIU SCHOOL of MEDICINE,Overview of Potential Agents of Biological Terrorism,https://www.siumed.edu/im/overview-potential-agents-biological-terrorism.html;

15.S.B.Martin,The Roleof Biological Weapon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Real Military Revolution,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2002-Issue 1,Pages 63-98。

16.Zheng Jie Marc Ho, Yi Fu Jeff Hwang, Jian Ming Vernon Lee,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Militaries,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722877/。

原標題:《傍上731,大搞人體試驗,給自己人注射疫苗…坐擁全球200多個生物實驗室的美軍想幹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大搞人體試驗,給自己人注射疫苗……坐擁全球200多個生物實驗室...
    近來,全球網民紛紛舉報美軍多處生物實驗室,曝光的名單越來越長。韓國多個市民團體強烈要求駐韓美軍關閉設在韓國境內的生物實驗室。據韓媒報導,駐韓美軍在龍山、釜山、群山和平澤四個基地設立了炭疽桿菌生物實驗室,從2009年至2014年,這些實驗室共進行了15次炭疽桿菌實驗。
  • 美軍在全球多地設生物實驗室 境外生化活動遭質疑
    韓國民眾強烈敦促韓國國會討論關閉駐韓美軍生化武器實驗室的問題。美在全球多地設立生物實驗室不僅在韓國,美國在其他不少國家秘密開展的生化活動,同樣引發廣泛質疑和反對。據俄新社報導,美軍在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參與建設了多個生物實驗室。
  • 美國全球生物實驗室在幹啥
    2018年9月18日,川普發布《國家生物防禦戰略》報告,並籤署第14號國家安全總統備忘錄,旨在通過創設跨部門協同機制、創新政府管理方式等手段,構建一個更富彈性、更有效率的生物防禦體系。  到目前為止,美國建立的生物實驗室種類繁多,數量龐大。
  • 美軍德特裡克堡生物基地疑雲重重 「黑歷史」眾目昭彰
    那麼,美軍生化武器研發中心是否存在隱情,美國政客不把精力用在抗疫上,而是惡人先告狀,忙著「甩鍋」推卸責任,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曹衛東為您做深入解析。在德特裡克堡基地關閉(2019年7月)後不久,附近地區就暴發了莫名其妙的「電子菸疾病」(vaping illness)。
  • 起底美國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
    1969年後,儘管德特裡克堡的主業從「生物武器研究」轉向了「生物防禦項目」,成為美國軍方唯一的P4生物實驗室,但卻陸續被曝出不少安全漏洞。這個擁有67種高危病原體(包括伊波拉病毒、炭疽、鼠疫等)的高級別實驗室,出現了炭疽病菌遭人為洩漏致死的嚴重事件,以及防護服破損、廢水違規處理等低級漏洞。
  • 廣設生物實驗室 阻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談判 美國到底想幹什麼?
    環球深觀察丨廣設生物實驗室 阻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談判 美國到底想幹什麼?  韓國媒體近日爆料稱,駐韓美軍在首爾、釜山等地設立了4所炭疽桿菌生物實驗室。炭疽桿菌被美國疾控中心列為「一級危險的生物武器」,一旦洩漏後果不堪設想。這一重磅消息的公布在韓國激起軒然大波,並再次引發了世人對美國海外生物實驗室的關注。
  • 五問美國海外生物實驗室
    疫情期間,美國境外生物軍事化活動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諸多媒體對美國海外實驗室進行大量報導和信息披露,對美長期布局建設境外生物實驗室、開展危險生物試驗、研製生物武器以實現其全球戰略的圖謀提出質疑。世界人民不願意當「小白鼠」。
  • 韓國4所,烏克蘭15座,美生物實驗室意外曝光,這是要全球投毒?
    疫情和騷亂已成了阻礙美國社會前進的兩大絆腳石,如果解決不了這兩個問題,那麼美國真會陷入眾叛親離的境地中。事實也是如此,就在川普政府還為如何平息騷亂頭疼之際,韓國,烏克蘭兩國先後曝光了美國生物實驗室的秘密,對美國發出了嚴厲批評。
  • 隱瞞20年的秘密:美國生物實驗室布局全球,隱藏著何種居心?
    將疫情責任推卸給中國,稱新冠病毒起源於中國武漢的實驗室……種種由美利堅炮製的謠言,不絕於耳。但實際上,美國是全球擁有最多BSL-4實驗室的國家,美政府在全球各地布局了近200個生物實驗室,秘密研究各種生化武器、細菌病菌,且從未將研究項目公之於眾。遍布全球的美國實驗室,背後到底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 美國生物實驗室疑雲:全球布局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2020年2月的統計,美國目前有13家正在運行、擴建或規劃中的P4實驗室,以及,多達1495個P3實驗室。根據傳染病原的傳染性和危害性,國際上將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為P1、P2、P3和P4四個生物安全等級。其中,P4實驗室,是目前人類所擁有生物安全等級最高的實驗室。
  • 美國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是怎樣的一個實驗室?
    在新冠肺炎的來源的時候,俄羅斯提到美國一個地方,就是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很多時候說的也很很有根據,這個美國神秘的生物實驗室是怎樣的一個做實驗室,而俄羅斯提出的質疑新冠肺炎病毒從這裡洩露是否真的?這裡都發生了哪些歷史,為什麼會覺得這裡十分恐怖?
  • 潔特生物:吃透生物實驗室耗材,細分領域做老大
    隨著大會的臨近,組委會發起「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名企巡禮」特別策劃,通過這些優秀企業的發展案例和創新經驗,向全球展示廣州、廣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生物產業的自信、雄心和實力。本期將帶你一起走進在生物實驗室耗材這個不起眼的細分行業紮根並成為「隱形冠軍」的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
  • 五問美國,建立200多個海外生物實驗室,新冠源頭在哪裡
    9月2日環球網發表了題為《五問美國海外生物實驗室:敢不敢給世界一個交代》的文章,要求美國對全球人民解釋清楚,其海外實驗室究竟在研究什麼?該文章發出五問,美國為何要在全球部署龐大的海外實驗室?為何要將這些實驗室部署在中俄周邊,這安的什麼心?為什麼這些海外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美國為什麼研發針對特定目標的生物製品?
  • 在全球建立200多家生物實驗室?華春瑩:美國有什麼秘密見不得陽光
    有記者提問,此前有媒體報導,美國在世界各地建立了200多家生物實驗室,但美國對實驗室的功能、用途、安全係數等三緘其口,讓當地民眾和周邊國家都感到擔憂,有當地民眾強烈要求關閉相關的實驗室。近日韓國《統一新聞》發表專欄文章稱,駐韓美軍在韓國設立了4所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炭疽桿菌生化武器實驗室。從2009年到2014年,這些實驗室共進行了6次炭疽桿菌實驗。
  • 衛星直擊美國全球生化實驗室
    美方在其他國家開展生物軍事化活動,早已引發國際社會關注。據報導,美國在包括中東、非洲、東南亞以及前蘇聯的2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許多生物實驗室,僅在烏克蘭就設立了16個生物實驗室,其中有些實驗室所在地曾經爆發過大規模傳染病。
  • 美軍秘密研發生物病毒,伊朗成功找到大量證據,俄證實確有此事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爆發,截止到4月17日,伊朗累計確診新冠疫情的人數已經接近8萬,成為亞洲地區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由於目前美國對伊朗的封鎖制裁和軍事威懾依然存在,依然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也著重進行了一項反制性調查工作:追查新冠疫情爆發擴散的源頭。
  • 「生物安全」有多重要?
    二是建立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調查評估、信息共享、信息發布、名錄清單管理、安全標準、安全審查、應急管理、調查溯源、國家準入和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應對制度,全面完善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三是從經費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物資儲備等方面入手,保障生物安全能力建設。四是進一步明確了違反國家生物安全行為的法律責任,特別是填補了繆用生物技術等違法行為的責任空白。
  • 要求調查武漢病毒研究所,美國卻拒絕核查200個海外生物實驗室?
    雖然美國的部分政客一直試圖混淆視聽,但越來越多的醫學專家用科學數據表明,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而美國的栽贓陷害也引發了一個存在已久、值得關注的的問題:美國海外布局的生物實驗室和其安全性。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在接受《俄羅斯報》採訪時表示,美國已在全球各地建立了200多個生物實驗室,包括獨立國協國家、烏克蘭、喬治亞和阿富汗。據悉,美國的海外生物實驗室,還有一部分分布於非洲以及泰國、柬埔寨、越南、寮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在地理上「恰巧」對中國形成了包圍圈。
  • 美國生物實驗室遭到質疑,拒絕國際調查,網友:偷偷準備生化戰爭
    有媒體曝光美國生物實驗室的黑歷史,如今該實驗室又全面重啟。美國到底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難道是在準備生化戰爭?目前,因為疫情在全球不斷蔓延,世界各國都陷入十分緊張的局勢中。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國的生物實驗室迷霧重重,遭到多國懷疑,並對該實驗室的真實目的感到好奇。近日,有媒體曝光了美國生物實驗室的「黑歷史」,甚至有人還在白宮網站上請願,要求美國當局公布去年7月暫時關閉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的真正原因。此後,外界有很多人表示:美國應該接受調查,但是美軍卻頻繁拒絕。
  • 美國200座致命病毒生物實驗室:都藏在哪,為何拒絕公開檢查?
    美國在全世界部署了超過200個軍事生化實驗室,現在已經曝光了30多個實驗室,還有更多的實驗室藏身地不為人知。現在發現的30多個美國軍事生化實驗室分布在25個國家。俄羅斯國防部就指責美國軍隊,在俄羅斯周邊國家烏克蘭、喬治亞、摩爾多瓦、喬治亞、烏茲別克斯坦以及亞塞拜然等國都設立了秘密的生物實驗室。其中光是烏克蘭就要11個美軍生化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