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暑假來臨,各大公園、遊樂場、遊泳池紛紛推出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大家的目光,大小朋友們也興致盎然地踏上戶外消暑之路。
不過小陽提醒大家,公園、遊泳池、遊樂場景區開放,雖然令人高興,但仍要做好個人防護,切勿一時大意,前功盡棄。
1.要嚴格按照各景區的要求進入園區,規範佩戴口罩,配合測量體溫,做好身份登記。如公園需要預約才能進入,請大家按照要求提前預約,並按照要求錯峰、分批出行。
2.進入園區後,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區,不在公園、廣場組織、參與聚集性活動。
3.儘量不觸摸園區內的公共設施,如長椅、扶手、健身器材,一定要接觸時,要及時洗手或用隨身攜帶的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回家後及時清洗雙手。洗手前不隨便摸口鼻眼。
4.自覺與他人保持2米以上距離,不扎推喝茶、進食和拍照。
5.不隨地吐痰、吸菸和亂扔棄廢物,不攜帶寵物,做到文明遊園。
特別提醒:
1.有發熱、咳嗽等身體不適狀況應主動告知工作人員,體溫檢測異常以及身體不適者禁止入園。
2.廣場舞愛好者在鍛鍊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3.公園人群聚集,跑步愛好者跑步時要做好個人防護,需全程佩戴口罩,儘量遠離人群。尤其是在下風向的時候,要拉大與人群的距離。跑步過程中戴口罩可能會引起憋悶,因此建議降低跑步速度、縮短跑步時間。不約跑,不扎推跑。
每年5月到9月是兒童溺水事故高發期。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顯示,溺水已經成為中國1—14歲未成年人的首位死因,佔比高達五成。而經國家衛計委和公安部統計,我國每年溺亡的未成年人超過2萬名。一次次慘痛的教訓,給社會和家長敲響了警鐘,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從近期發生兒童溺亡事件來看
兒童戲水缺少成年人看護
營救方式錯誤
搶救不及時是直接原因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識
牢記以下「四知道」
四
知
道
除了牢記「四知道」
家長還要告誡孩子做到
以下「六不準」
六
不
準
此外,如遇不幸發生溺水情況
以下這些自救方法請提前掌握
溺水自救
1.溺水後不要掙扎
此時最重要的是屏住呼吸,放鬆全身,同時去除身上的重物。因水有浮力,身體沉到一定程度,沒有負重的人體就會向上浮起。
2.順勢向下划水
上浮時雙臂像鳥飛一樣順勢向下划水,向下劃要快,抬上臂要慢。同時採取頭向後仰、口向上方的姿勢,先將口鼻露出水面,並立即呼吸。呼氣要淺,吸氣宜深,儘可能使身體浮於水面,以等待他人救護。
3.2-3米的遊泳池溺水
落水者可在觸底時用腳蹬地加速上浮,浮出水面立即呼救。
4.小腿抽筋而致溺水
此時應深呼吸後屏氣,同時將痙攣下肢的拇指持續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蹺起來,直到痙攣停止。對於其他部位的抽筋,要充分按摩和伸展患處,同時要找機會上浮,充分呼吸。
5.被水草纏住
深吸氣後屏氣鑽入水中,用雙手幫助慢慢解脫纏繞,切勿掙扎,否則越掙扎可能會被纏得越緊。
快轉發給更多的人吧~
來源 | 成都疾控 溫江發布
編輯 | 吳潤秋 鄭玥嵐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益廣告
點擊再看 會有更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