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湖南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陳博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
升上高中後,陳博的學習成績一直十分穩定,雖然不是年級第一,但他總能保持在年級前五的狀態,以他的成績,考上一個北大清華是沒有問題的,然而2004年高考前一天,陳博卻突然發燒了,這導致他在高考前,整整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著,嚴重影響考試的狀態,不過最終他還是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不過心氣高的陳博最終卻沒有去北京師範大學就讀,陳博在到北京師範大學報到後不久就從學校退學,選擇回到高中復讀。
2005年高考,陳博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82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05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狀元,其中陳博的語文考了118分、數學考了146分、英語考了136分、文綜考了282分。
對於如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陳博在跟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道:
英語:我覺得朗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讀的過程中既訓練了聽力,又提高了閱讀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對英語的語感。語感是在面對英語試題時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有時它是說不清楚的,但往往就是這種能力使我們在考試中能夠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再者,英語的學習應該在平常的生活中見縫插針。僅僅利用在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在課後投入大量的時間以鞏固和完善。另外就是我們的朗讀材料,不僅僅局限於課文,可以讀很多的東西,比如說一些英文雜誌、英文報紙。而且這些雜誌報紙上文章的內容和課文不同,經常會遇到一些生詞,是平常的課堂上可能遇不到的,但是在高考中可能會遇到,所以我們在面對生詞的時候,就可以搜索以前的一些積累。
語文在我們的學科中有點像「雞肋」。沒有人會在語文上花過多的時間,因為那不是在短期內可以見成效的科目,但是任何人也不可能忽略語文的學習,畢竟它在高考中佔有150分的比重。 語文的學習,用一個成語來說,就是細水長流。語言的學習關鍵在於應用,只要你足夠留心,其實語文的學習完全可以貫穿於生活中。像我們現在的社會,資訊很發達,我們平時大部分的時間在與文字打交道。我從小就有意識地注意語文知識的積累,比如我們在讀報紙、看雜誌、看某些文章的時候,都可以有意識地把一些自己認為好的句子、詞語,或者有意思的人物事跡記錄下來——可以用筆作文字記錄,也可以把它們記在腦子裡。比如電視中有很多人物專訪,他們的事跡在很多方面對我們都是很有幫助的,以後我們在面對考試的時候,這些內容就會自然地成為很好的作文素材。
我們不可能把一本成語詞典都背下來,可是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從報紙、雜誌、新聞中隨時都會遇到很多有意思的詞語和說法,如果我們能夠常常留心,隨時積累,對我們的語文水平是大有幫助的。同時,平時可以試著多讀一些經典作家的經典文章。這些看似和學習沒有多大關係,但其實我們已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自己的欣賞品位和鑑賞水平,打開了自己的思路。在考試時,他人的好語句、好事例我們都可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最終,陳博選擇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大家對陳博怎麼看,也可以在下方進行留言或評論,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點一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