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界金家小妹不少,比如金蓮花,金蕎麥,金絲藤,金錢草等,點名都得點半天。今天要上場的這位,大名金挖耳,別名挖耳草,樸地菊、倒蓋菊、野向日葵、野煙等。
為多年生菊科天名精屬的植物,常見於四川、貴州、湖南、福建以及東北等地的山坡、荒地等。東北的金挖耳又名暗花金挖耳。
按照老規矩先介紹外形。
高50~100釐米,全株有白毛。莖直立,葉互生。莖下部葉大,卵狀長圓形,邊緣有不整齊鋸齒。莖上部葉小,愈上則愈小,披針形。
花期秋季。 頭狀花序管狀花,單生於莖端或分枝的頂端。色彩嘛,當然是金黃色,要不然怎麼是金氏家庭的一員呢?
個頭兒既然不大,藥用只好不分莖葉根,一起翻牌。性味苦辛,涼、無毒。
以其味苦,故能洩能燥能堅,有清洩火熱、通洩大便等作用。
以其味辛,故能散能行,有發散解表、行氣行血的作用。
以其性涼,故能清熱解毒,對於外邪導致的內火、虛熱等「熱」症有治療作用。
由以上分析,金挖耳具清熱解毒,解表,行氣血功效,可治感冒,頭風,洩瀉,咽喉腫痛,赤眼,癰腫瘡毒,痔核出血等。
附方:
1、治咽喉腫痛:金挖耳鮮全草搗絞汁,調蜜服。(《泉州本草》)
2、治腮腺炎:挖耳草葉125g,大蔥頭四個。加酒糟子搗爛合在一起,炒熟外敷。並用挖耳草根頭七個,搗爛泡開水飲汁。(《重慶草藥》)
以上兩種,氣虛者忌服,不過腮腺炎一般以小孩和青少年居多,這個年紀的人,氣虛的概率少多了。
3、治勞傷目黃,肌肉消瘦:金挖耳鮮全草60g,加豬肉燉服,連服三五次可愈。(《泉州本草》)
4、治痔核破潰出血:挖耳草煎水洗。(《重慶草藥》)
5、治瘡癤腫毒,蛇頭疔,蛇盤瘡:鮮倒蓋菊,搗爛敷患處。(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6、治毒蛇、瘋犬咬傷:金挖耳草6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7、治背癰:鮮金挖耳適量,搗爛調雞蛋清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背癰,為發生於背部的感染性疾患,因患者用手反搭,可觸摸到病灶,故名「搭背」,俗稱「背花」,又稱「搭手」,現代醫學統稱化膿性感染。
8、治寒毒瘡初起或未潰:挖耳草搗絨,包,能散者散,不散者穿。(《重慶草藥》)
寒毒,多發於冬季或氣溫驟變天氣變冷,不注意保暖,寒氣進入體內,長期受寒氣侵入形成「寒毒」。對人體的影響主要在血液循環凝滯,以凍瘡為主要代表。
9、治小兒急驚,角弓反張,發搐,手足蹬搖:挖耳草水煎,點一酒服。或加硃砂0.5g,蚯蚓2條,點一點灑服。(《東北藥用植物》)
角弓反張,是指項背高度強直,使身體仰曲如弓狀。多見於筋肉拘急攣縮及破傷風等病症。
以上便是金挖耳的藥用選方。你見過金挖耳嗎?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