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姑娘的人生是開掛的:
她是身份高貴的公主;
叔叔重病在身無子嗣,三代近親只她一人,不用努力就有皇位繼承。
然而準女王卻是一隻籠中鳥:
爹地死的早,媽媽和管家控制著她的生活,她沒法上學,她不能讀大眾讀物,管家還強迫她籤署攝政權,母后垂簾聽政,她要再做七年的工具人。
從未獨立的公主會同意麼?
答案是否定的:
好不容易抓到一個獲得自由的機會,又怎會放棄?
這讓我想起在在遙遠的東方:少年皇帝康熙培養少年殺手,使出渾身解數鬥倒鰲拜,奪取政權的故事。
與康熙相比,維多利亞獲取政權的道路容易太多。
當維多利亞踏入白金漢宮那一刻,她以為獲得了自由,其實哪有那麼簡單:
年幼的維多利亞,只有勇氣和仁愛,面對一群政壇老手,以及平靜之下湧動的暗流,或明或暗的利用和較量,困難何其之大。
然而女王不怕,她有一個好丈夫阿爾伯特:
雖是表親,但思想共通,靈魂共鳴:
阿爾伯特紳士,真誠,耐心,有智慧,是維多利亞理想的結婚對象。
他們書信往來,音樂溝通,彼此給予真誠的建議:
那個年代戀愛很慢,溝通要用書信,人與人之間更有耐心,更重視思想和靈魂的契合。
維多利亞遇到困難時,阿爾伯特鼓勵她,信任她,為她彈奏舒伯特的樂曲,給予她鼓勵和支持。
最終,驕傲自由的維多利亞女王,在經歷政壇打擊,度過長久孤立無助的時光後,接受了阿爾伯特的求婚,二人終成眷侶。
短暫的甜蜜過後,便是爭吵和磨合,婚姻大抵都是這樣子,何況對方還是一國女王。
阿爾伯特雖是親王,但地位始終不及女王:
尷尬的外國人身份,幼稚又任性,總擺架子的女王都並未讓他改變初心。一場刺殺女王事件中,阿爾伯特為愛人擋槍,差點死在當場:
你是我的唯一,你是我的所有。
我會愛你,直到我死去。
真是讓人嫉妒的女人啊!有權利,有金錢,竟然還擁有純真的愛情,這個女王當得爽翻了!
***
歷史上並沒有這場刺殺事件,但阿爾伯特卻一如電影中那般聰慧,勤懇,一絲不苟,為她處理冗雜枯燥的國務,為她樹立井井有條的方向。
阿爾伯特渴望改變這個國家懶散虛榮的面貌,在他輔佐下,英國開創維多利亞盛世。
萬世難圓滿,二十年後,阿爾伯特受致命風寒溘然長逝,這對先婚後戀的佳偶終究還是走散,萬世難圓滿。
丈夫的死對維多利亞打擊是致命的,因為她是無比的信任她,熱愛她,依賴他,此後的數十年,她都活在失去愛人的悲傷痛苦中。
羨慕之餘,不由惋惜。
或許人世間,總有靈魂伴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