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老人稱購藥花了近2000元吃完藥頭暈腹瀉還住了8天院

2020-12-18 網易新聞

(原標題:93歲老人稱購藥花了近2000元吃完藥頭暈腹瀉還住了8天院)

    

   新文化訊(記者 鄧勝男 實習生 嶽德鑫) 中老年群體,一直是各種保健品、藥品所進行推銷的消費對象。9月10日,93歲的長春市民葉先生講述了他於今年5月,購買廣告上推銷的藥品的經歷。

廣告刊物莫名找上門

  10日上午, 記者來到家住正陽街與錦陽路交會附近的葉先生家中,葉先生有些耳背,平時需要戴上助聽器與人溝通。他向記者講述了買藥、服藥、住院的經過:

一兩年前,我家突然收到一份郵寄來的廣告宣傳刊物,今年5月,我在收到的廣告期刊上看到了一款名為「津舒康通竅耳聾丸」的藥品,宣傳中稱服用此藥可以有效治療耳聾耳鳴,我當時就撥打了訂購熱線電話,詢問了價格後就留下了住址和聯繫方式。

幾天後,我訂購的「津舒康通竅耳聾丸」就郵寄到了家,一個大盒裡有13小盒,總共花了1960元。我根據藥品說明書開始服藥,吃了11袋兒就不行了,頭暈還拉肚子,整個人都虛脫了。5月19日,我因身體不適住了院,醫生得知我近期服用了一款藥物後,建議我停藥觀察。

住院8天,我花了近7000元,出院後就趕緊再次撥打訂購熱線電話,希望退貨。我認為是服用了「津舒康通竅耳聾丸」才導致身體出現了不適,但對方並沒有爽快答應退貨退款一事,他們說讓我再服用一段時間觀察看看。我是不敢服用了,一口都不吃了。

兩款藥物代言人「撞臉」

  新文化記者看到葉先生收到的廣告宣傳刊物,發現2016年8月的一期廣告與葉先生看到的2017年第19期的廣告近乎雷同,連廣告代言人的照片都是同一張,只不過一個是「耳藥救星———孫旺安教授」,藥名叫「旺安耳聾通竅丸」;一個是「耳藥救星———劉津舒教授」,藥名「津舒康通竅耳聾丸」。記者對比了兩款治療耳聾藥品的廣告,發現除了藥品名稱和老中醫代言人的姓名,兩款廣告的內容題目都一模一樣,均稱藥品被授予紅色OTC標誌,而對於兩位教授的身份,都在開頭說「在吉林長春一帶,有一位百年不遇,人稱 耳病救星 的治耳奇人」。字樣。

9月11日上午,新文化記者以購藥者的身份撥通了其中一個熱線的電話。「津舒康通竅耳聾丸」的一名客服表示,「津舒康通竅耳聾丸」是劉津舒教授的祖傳秘方,是專治耳聾耳鳴的國藥準字產品,還被授予了紅色OTC標誌。該客服稱,按照劉教授的說法,只要患者還有百分之一的音感,用上此藥三個療程,就可以把聽力提升。

據客服介紹,津舒康通竅耳聾丸是由長春人民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每個療程是980元,一療程共4盒藥品,貨到付款,藥品由北京的倉庫出發,「收據隨藥品一起送達,還可以按照需求開發票,如果試吃一個月沒有效果的話可以退還980元。」

客服:劉津舒教授已退休

  關於廣告上稱劉津舒教授在長春開設診所一事,該客服支支吾吾稱,劉教授已經退休不接診了,並未告知診所的具體位置。

記者在網上搜索以關鍵詞「孫旺安教授」和「孫旺安教授治療耳聾」進行搜索,發現2017年5月17日中國質量新聞網發布的「重慶市工商局:9個產品(服務)廣告涉嫌違法」信息中提到,一款名為「耳聾左慈丸」的藥品廣告中也出現了與孫旺安教授有關的內容,內容與記者在廣告宣傳刊物上看到的說辭雷同。而記者以關鍵詞「劉津舒教授」和「劉津舒教授 治療耳聾」進行搜索,無相關詞條。

藥店:沒有該名稱藥物

  11日下午,新文化記者走訪了長春市區的三家藥店,並向店家詢問是否銷售津舒康通竅耳聾丸。三家藥店均表示沒有此名稱的藥品,但其中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稱有「通竅耳聾丸」。新文化記者看到,藥店所出售的此款藥品與葉先生買到的藥品生產企業為同一家,均為「長春人民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藥店出售的藥品名為「老君爐通竅耳聾丸」,每盒售價為18元,記者發現,兩款藥品的規格、成分、功能主治、生產企業等信息完全一致,就連國藥準字也完全相同。

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介紹,紅色OTC是甲類非處方藥的標誌,是不需要醫師開處方。在津舒康通竅耳聾丸的藥盒以及老君爐通竅耳聾丸的藥盒上,記者並未看到紅色OTC的標誌。

藥廠:藥品名與個人無關

  對於「津舒康通竅耳聾丸」客服所提及的長春人民藥業集團,記者撥通該公司的官方熱線,客服人員在確認藥物的規格後表示,津舒康通竅耳聾丸的確是由長春人民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但並不知道與劉津舒教授是否有關係,具體情況建議聯繫公司的銷售部門。該公司的銷售部門工作人員回應稱,公司生產的藥品不會與自然人合作,都是掛靠醫藥公司。

最後,記者聯繫了銷售事業部的相關人員,該人員表示,藥品名「津舒康」屬於該公司的商標,和個人人名是沒有關係的。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頁查詢長春人民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信息情況,並未發現信息異常。

當日下午,新文化記者再次撥打了「津舒康通竅耳聾丸」藥品的訂購熱線電話,對於廣告「撞臉」、藥品生產公司等問題,工作人員表示自己只是個客服,會把記者反映的問題向公司其他部門反映。但截至記者發稿,並未收到任何相關回復。

律師說法

  吉林吉翔律師事務所的劉海波律師表示,《廣告法》第十六條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否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徵集新文化記者提醒廣大消費者,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藥,建議到正規藥店購買。如果你也有葉先生購買藥品的遭遇,請撥打本報熱線電話0431-96618。

(原標題:93歲老人稱購藥花了近2000元吃完藥頭暈腹瀉還住了8天院)

本文來源:華商網-新文化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店員勸老人買下七千餘元「藥」 2年保質期內吃不完
    家住漢陽的楊欣,日前帶著古稀老母親到琴臺工商所投訴:她母親因患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常到漢陽區元禾堂保健品商店三分店買藥,店員共推薦了2萬多元的藥,因老人健忘,部分藥吃不完就已過期。去年底,店家搞優惠活動,老人花7074元,買了24瓶巴西綠蜂膠和2瓶藍莓葉黃素,並獲贈36瓶蜂膠和4瓶葉黃素。因買的太多,老人只拿了4瓶葉黃素贈品回家,餘下的就存在店內。
  • 在老社區當了1個星期「購藥專員」,下沉黨員總結出千字「購藥指南」
    王敬業家住漢口,每天騎電動車過大橋到武昌來上班,除去花在路上的兩個小時,其餘時間他全用在了買藥這件事上。上午,先梳理登記前一天未登記在冊的普通藥品需求,再前往藥房買普通藥;中午,趁別的社區志願者都回去吃飯的時間,趕緊趕到定點醫院買重症、慢病藥品;下午再反覆跑藥店,湊齊所有沒有買到的藥品;到了快下班的時間,再返回社區電話通知居民領取藥品。
  • 廉價常用藥缺口明顯引關注 1元藥被500元藥代替
    >  8毛錢一支的青黴素、5毛錢的三黃片、3毛錢的牛黃解毒丸、3毛錢的諾氟沙星膠囊、3毛錢的紅黴素軟膏、1.89元的乾酵母片……  這些廉價常用藥,曾陪伴我們幾十年,現在卻正在慢慢消失。近兩個月來,數十位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詢問哪裡可以購買這些廉價常用藥。哪些廉價常用藥消失了蹤影?本報記者近日對 30家藥店、20家醫院進行了探訪。
  • 「注意」哈爾濱一老人吃了風溼藥後中毒暈倒!這些藥別亂吃
    哈爾濱市一老人吃風溼藥祛病,卻不料吃藥後全身大汗乃至休克,經醫院急診科檢查為「烏頭鹼」中毒。原來在他吃的風溼藥中有「附子」成分,「附子」中有「烏頭鹼」。醫生表示,該成分有毒,能致人神經損害。72歲的李先生一直患有風溼病,經常腿疼。在一次和鄰居聊天時,他聽鄰居推薦了一種中藥,據說特別有效。
  • 杭州試解市民深夜購藥痛點
    胡先生家住杭州市高教路附近,前兩天夜間患上急性腸胃炎需要買藥。以往,夜間街上的實體藥店都已關門,他聽朋友說現在有夜間送藥服務,就打開手機搜索到東仁堂高教路藥店,下單後30分鐘內藥就送到手中,配送費比網上下單點外賣的配送費還低。8月20日起,阿里健康與杭州市區102家實體藥店,開通24小時便民送藥服務。
  • 腹瀉≠腸胃炎!千萬別吃錯藥了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冬季嘔吐、腹瀉十分常見,很多人一拉肚子就吃腸胃藥,結果反而吐得更厲害了。為什麼呢?因為——吃錯藥了。   「嘔吐、腹瀉就是腸胃炎」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從症狀上看,急性胃腸炎噁心、嘔吐的症狀比較明顯,嘔吐物常伴有刺激性氣味,而且一般不會出現發熱的症狀;而胃腸型感冒可能會有一些感冒的症狀,如畏寒、頭暈、頭痛、發熱等,還伴有腹痛、嘔吐、腹瀉的消化道症狀。   到醫院做血常規和糞便檢查,一般就可以確診了。如果連續幾天服用胃腸藥都不見好轉,也要是否為胃腸型感冒,並儘早到醫院就診。
  • 吃完降壓藥又吃柚子 老人血壓驟降暈倒
    武漢多位醫生和藥師昨日解釋,雖不至於像「服毒」那麼嚴重,但吃了藥後最好別大量吃柚子,尤其不要喝柚子汁,否則會加大藥品的毒副作用。  記者是從有近12萬粉絲的新浪認證博主「健康教育何超」中發現的這條微博,原博稱:「柚子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是老人小孩都喜歡的應景水果。
  • 由女變男,3800元轉胎藥商家稱吃了就能生男孩?背後故事觸目驚心
    服下秘方就能讓胎兒由女變男,這類曾流傳於民間的「轉胎神藥」如今隱匿於網際網路之中。1月13日,動新聞君在網上聯繫到了多位販賣「轉胎藥」的商家。一店主表示,只要按照說明服用秘方,生男孩的成功率不低於9成,一整套秘方的價格為3800元。此外,另一名店家還向動新聞君介紹了可測試胎兒性別的藥品,一盒的價格在168元到188元不等。
  • 老漢越南旅遊買「日本藥」 吃後出現性衝動
    家住重慶巴南李家沱的張女士和丈夫越南旅遊時,在導遊的陪同下,給患腦血栓的丈夫買了幾盒治療血栓的藥物,可買回家給丈夫吃了之後,張女士卻發現這些藥有點不對勁——不僅毫無藥的味道,而且65歲的丈夫在吃了要之後出現性衝動、胃痛、吃藥上癮等奇怪的症狀。
  • 腹瀉後不要立即吃止瀉藥
    張女士問:我的腸胃比較脆弱,一到過年過節,家裡人歡聚一堂都要外出吃飯,一連幾天下來,總是會誘發腹瀉。馬上吃藥也不見效果,有時反而加重病情,眼見新年將到,我該如何應對?
  • 8歲女孩頭暈送診,卻在2天後離世!父親:剛拿了學校200米第一名
    8歲女孩患病就診,醫院兩次診斷均是上呼吸道感染,但孩子遵照醫囑吃完藥後病情並沒有好轉,在1月3日上午突然惡化,經搶救無效死亡。8歲女孩突然頭暈據孩子家長章先生介紹,12月31日中午開始,其女兒章某某出現了頭暈等症狀,「當天在家觀察了一下,」章先生說,1日下午2點多去到了香港大學深圳醫院
  • 頭暈是血壓高?吃了降壓藥還頭暈怎麼辦?幫你分析
    頭暈屬於生活中很常見的症狀,其可以在人們飢餓後突然出現,也可以伴隨某些疾病的發作而出現。對於生理性頭暈的情況,多可自行緩解,而對於部分病理性因素誘發的頭暈症狀,需要將原發性疾病有效治療後,頭暈症狀才可消失。因此,人們發生頭暈的症狀後,要根據誘因對症處理。
  • 40多天送藥1500多人次,退役軍人騎車為居民買藥磨破3條褲子
    這位居民是49歲的退役軍人葉九思,40多天裡,他為居民購藥1500多人次。多跑幾家藥店比價為居民省錢劉阿姨身患兩種重症病,平時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就診,每服藥有三十五味中藥,享受80%的重症報銷醫保。然而,疫情防控期間,江岸區黃石路國藥大藥房只能給每位患者開出二十八味中藥,劉阿姨要自付全款買剩下的七味中藥。
  • 兒科醫生說--寶寶腹瀉後需要吃什麼藥呢?
    進入秋季,秋季腹瀉來襲,很多寶寶出現腹瀉,寶寶一出現腹瀉家長就異常緊張,很想寶寶腹瀉儘快好轉,有的家長就著急的買一些藥給寶寶吃,帶寶寶看門診醫生也會開一些藥,那寶寶腹瀉後需要吃什麼藥呢?   1、口服補液鹽  腹瀉的治療並不是治療腹瀉本身,最關鍵是預防和治療脫水。口服補液鹽是預防和治療脫水最重要的藥。那口服補液鹽怎麼用呢?
  • 頭天吃剩下的蛋糕第二天當早餐,節省老太吃完昏迷不醒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8日訊孫子頭天沒吃完的水果蛋糕捨不得丟,放進冰箱裡第二天當早餐,沒想到一塊蛋糕下肚竟然高燒昏迷,險些喪命。8日,經過搶救轉危為安的王奶奶說起此事仍後怕不已。76歲的王奶奶家住東湖風光村,老人節省了一輩子,剩飯剩菜從來都捨不得倒。7日早上,王奶奶拿出頭天孫子沒吃完的奶油蛋糕當早餐吃。吃的時候感覺蛋糕酸酸的,以為是蛋糕上水果的酸味,也沒有在意。中午時,王奶奶有些頭暈,肚子疼得厲害,很快就上吐下瀉。可能是吹空調受了涼,王奶奶吃了兩顆感冒藥就睡下了。
  • 國家食藥總局:兒科「神藥」匹多莫德三歲以下禁用
    此前備受關注的藥師質疑「神藥」匹多莫德有了新的進展。前和睦家藥師冀連梅認為目前缺乏高質量可靠臨床研究證實該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濫用的情況。國家食藥總局昨日發布公告,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決定對匹多莫德製劑說明書進行修訂,縮小了適應症範圍,並明確指出3歲以下兒童禁用。
  • 頭暈耳鳴吃什麼藥
    ,頭暈耳鳴吃什麼藥呢? 一、頭暈耳鳴吃什麼藥呢 頭暈耳鳴的原因很多,原因不同,治療上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頭暈耳鳴多發時,最好到當地正規醫院詳細檢查,確定頭暈耳鳴的原因後對症服藥,一般來說,如果腦血管病引起的頭暈、耳鳴現象可以通過血瘀康膠囊、複方七葉皂苷鈉和肌肽苷來實現,則仍然是好的;如果是內耳眩暈引起的,則宜服用貝他汀片和西比林膠囊;如果是腦膜症狀,服用養血清腦顆粒、鎮腦寧膠囊等,腦心通膠囊仍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長沙老人偷瞞家人買「防癌神藥」:花16000元買驢奶粉
    長沙老人偷瞞家人買「防癌神藥」:花16000元買驢奶粉 長沙政法頻道3月28日消息,近日,長沙市民王女士向記者爆料,稱自己的母親瘋狂迷戀上了一款名為花麒驢奶粉的食品,甚至不顧家人的阻攔,偷偷購買了
  • 兒童腹瀉吃什麼藥 記住4種常用藥
    當孩子腹瀉的時候,家長要給孩子吃什麼好呢?孩子腹瀉一開始可能會呈現輕度脫水的狀況,因此,這時家長們護理的重點是先為孩子補充身體丟失的水份。媽咪可以挑選以下的補液方法中任意一種來給孩子補充水份:比如自製糖鹽水、鹽米湯、鹽稀飯。但是一般孩子的腹瀉病症還是要靠藥物治療的。
  • 2000元變1萬8 校園貸之後「美容貸」又盯上了年輕人
    一步步被套路——  2000元變1萬8 沒錢可貸款  買過各種祛痘產品、用過無數偏方,臉上的痘痘卻越長越多,這一次周瀟灑決定去醫院好好治一治。  她在網上搜索「天津治痘痘醫院」,一家號稱專治皮膚病醫院的網絡宣傳語立馬打動了她——「中西醫結合專治女性痤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