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而重慶GDP在上半年及前三季度接連超過廣州,一度引發熱議。
從今年上半年的GDP數據來看,重慶已經反超廣州241.5億,排名第四。到了第三季度,差距由241.5億縮小至231.24億,重慶依舊坐穩廣州的「老四」位置。按照這個趨勢,整個2020年的前五城市排位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了。
一、重慶GDP為什麼能趕超廣州?
01.重慶的增速,體現其潛力。
實際上,重慶的反超,是在重慶處在低谷時期。自2017年以來,重慶GDP增速開始跌至個位數。2018年,重慶GDP增速為6.0%,為1989年後29年裡增速最低數據。此後的兩年裡,重慶開始觸底反彈,逐步走出陰霾。
到了2019年,重慶GDP猛增6.3%至23605.77億元,與廣州(23628.6億元)的差距僅23億元。2019年,重慶的增量是3242.77億元,而廣州的增量是769.25億元。
重慶的增長空間多有看頭,不言而喻。
02. 重慶的資源豐厚。
重慶面積是廣州面積的11.08倍,重慶人口是廣州人口的2倍。這個體量十分大,也可以理解,畢竟重慶本身就相當於一個大省。在GDP上面超過廣州,從這方面來看其實也無足驚訝。
03 .政策利好。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三峽庫區庫容、成渝雙城經濟圈等政策利好,也成為了重慶經濟越發崛起的主要原因。某種程度上,重慶與廣州,就好像沿海城市、內陸城市的城市代表。
廣州肩負珠三角領頭羊,重慶則需探索更多內陸城市發展的範本,他們都有各自的使命。
04 .疫情影響。
廣州的經濟結構跟重慶比較起來,更屬於外向型結構。廣州作為沿海開放城市,對外貿依存度遠高於重慶。而上半年因為疫情,大大影響了中國各個城市的進出口貿易額。
多位專家都指出,在疫情影響下,尤其依賴外向型經濟的廣州出口形勢不樂觀是意料之中,大批原本走空運、海運的貨物轉到了鐵路運輸,一度造成中歐班列線路相繼爆倉,重慶等節點城市也迎來了外貿增長的新機遇。
二、重慶超越廣州了?
重慶GDP超過廣州,然而這只是經濟總量的超越,在體現城市綜合實力和人均條件的指標方面,如人均GDP與人均可支配收入,重慶與廣州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以2019年常住人口來計算,上半年重慶人均GDP約為35882元,廣州則達到71688元,相當於重慶的2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上半年重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747元,廣州為35156元,是重慶的1.7倍;重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989,廣州則高達16073元,是重慶的2倍。
其中人均GDP可以說是衡量城市經濟實力最重要的參考。僅這一項指標,就能看出重慶和廣州還相距甚遠。
再如,前段時間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經濟日報共同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當中,廣州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在全國第5位,而重慶的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在全國第30位。
我們再來看這份綜合各方面的數據對比,或許會更加直觀。
圖片源自搜狐城市
因此,這時候判斷重慶超越廣州,成為一線城市,還為時尚早。
評判一個城市是否為一線城市的標準有很多,而GDP僅僅是其中一個。所以此次重慶在GDP上趕超廣州,並不代表重慶就超越廣州了。但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代表著重慶的潛力在穩步釋放。有了這次的GDP趕超,人們對重慶又多了一個印象:一個富有潛力的城市。
而對於廣州,這場趕超的意義或許是,讓很多堅信廣州沒有問題的人開始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