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是智慧,捨得是格局

2020-12-20 一直在努力

剛結婚那會兒,母親語重心長的對我講,凡事不要太過較真兒,一大家子過日子,一定要有些人過得糊塗些,才能和睦相處,平靜生活。有時候,糊塗點兒,才是大智慧。

實際上,母親不僅是這樣給我講的,她也是這樣做的。重男輕女是很多老一代人固執的思想,我奶奶也不例外。母親講,我剛出生時,奶奶一看是女孩,臉一下子就拉長了,還說了很多難聽的話。我接著問,你是不是很生氣,還不理奶奶了?母親講,上一代人都沒多少文化,思想非常保守,重男輕女是比較自然的事,不能全怪到奶奶頭上,與他們成長的年代、生活的環境關係密切,太過在意又能怎樣呢?這樣的觀念在他們那輩人的內心已然印得很深。相反,自己想開些,踏踏實實過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時候,我們非常困惑,明擺著自己的觀點完全正確,卻偏偏有人不和自己站在一起,故意挑毛病、做對,到底為什麼呢?實際上,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存在的,沒有誰生來就是別人的附庸。大家的思維模式不一樣,甚至站的立場也不一樣,因此,觀點不同就是很自然的事兒了。他人的觀點你真的不能左右,較真、辯駁帶來的唯一結果是自己悶悶不樂,倒不如我們主動想開點兒好。

何況,世上的很多事本來並無對錯之分,唯有看法不同而已。同樣一件事,你站在自己的立場寸步不讓,別人本著自身的利益也不會鬆手,最終針鋒相對、爭吵一番,即使分出高下,又能如何?因為輸贏已不重要,感情的傷口想要癒合,已幾乎無可能了。毫無意義的爭吵中,主動讓對方贏了又能怎樣?學會認輸,有時候才是一種真聰明。恰到好處的退卻,從來都不是無能;適可而止的握手,向來均代表格局。

很多時候,放下是另一種更好的勝利。選擇放下是一門高深的智慧,是一種心靈的自我解脫。只有卸下壓力,才能收穫輕鬆;只有卸下憂愁,才能收穫歡樂;只有卸下卑微,才能收穫信心;只有卸下慵懶,才能收穫精神;只有卸下頹廢,才能收穫激情;只有卸下怨恨,才能收穫坦然;只有卸下徘徊,才能收穫灑脫。

自己慢慢長大了,才懂得母親一直生活的如此快樂,與見過多大的世面無關,與贏得多少財富無關,甚至與學問有多高也無關,只是由於選擇了和自己的心靈妥協。

生活中的很多現實,即使我們拼盡全力也無法改變,所以,選擇妥協,解放內心,需要氣度,更需要智慧。選擇執著、拋棄妥協的心靈,那些不高興的瑣事猶如塵封於砂石中,儘管埋得很深、時間很久,然而,禁不住歲月的衝刷、時光的流轉,不經意間,往事就會露頭,再次深深刺痛那脆弱的心靈,恍若隔日,舊恨未去,新傷又來,徒增疊加的痛楚。如果學會妥協,和自己的心靈和解,過往的傷痛將像黑板上的字跡一樣,遲早將被抹去,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生活中,常常傷痛已然過去,但那個傷痕累累的自己卻一直久存心底,多年以後,令我們悲傷不已的,反不是那個早已癒合的傷口,而是久藏內心、一直以來從未離去的心結。

生活中本來沒什麼事兒,只是庸人自己找憂愁罷了。很多時候,想要放下自己內心的傷痛,需要從放過別人開始。

或許,遺忘才是世間諸事最好的歸宿。一個人過往的一切,猶如一張需要對摺的A4紙,世事捉弄,從來沒有真正對齊過,留下的那一點點縫隙,儘管早已不可能回去,卻一直悄悄地延展開來,說不定什麼時候露個頭,就會深深刺痛自己。而那張紙最好的歸宿,實際上就是翻過去!

過去的終於過去,我們再也無力改變,令人傷心的往事是如此,付出百倍卻毫無收穫的努力是如此,歷經艱辛才明白方向錯誤的道路也是如此。

懂得忘卻,方能放下。失去與獲得猶如一對孿生兄弟,始終形影不離,唯有學會放下,選擇妥協,方可收穫大海般寬闊的未來。

很多事兒眼下看似無解,都是因為時間未到而已。恰到好處的放下,才能駛向風景更為絢爛的海岸。譬如,上學那會兒讀過的書,總有一些弄不明白的深意,即使絞盡腦汁也無濟於事,那是因為經歷的太少,人到中年,回過頭一看,幡然醒悟,「此時已是曲中人」。

當你拼命攥緊拳頭的時候,你什麼都沒獲得;當你鬆開拳頭的時候,整個世界已在你的手裡。一生很漫長也很短暫,應該學會輕裝上陣。因為當你奮力趕路時,心靈的包袱太重,只會令你步履沉重。

人這輩子遲早總要長大,當你明白了這三件事,就會成長一層。第一,離開父母,發現自己竟不是世界的中心;第二,青春年少,發現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獲得目標;第三,人到中年,幡然醒悟,原來自己是如此平凡並學會享受平凡。

人的一生,懂得放下,繞過生命中的一些坎坷,何嘗不需要智慧?又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成長呢?那個已經是過去式的他,是如此的一無是處,令自己的愛情之路傷痕累累,人生道路如此漫長,碰見一兩個庸人豈不正常?適時學會放下,忘卻傷痛,儘快繞過坎坷,踏上新的徵程,獲得新的幸福,豈不是一種更好的成長?

過往的自己終日拖沓懶散,不懂努力,那麼多難得的機遇沒有抓住一個,直到今天才悔恨不已。失去的再也無法追回,青春年少時,有幾人沒有「瀟灑」走過呢?過往的時光再也無法追回,然而,往後的道路仍然漫漫,記住一定要加倍努力就行。另外,過去那一個笑裡藏刀的痞子,令自己工作中摔了好幾次跤,曾經交心交肺的友人,令自己甚至懷疑情誼的存在等等,即使這些你無法在內心中諒解也無妨,然而,一定不要時時懷著十年之後此仇必報的想法,因為那樣你自己過得太辛苦!他人犯下的錯誤,有什麼理由讓自己去遭罪呢?曾經摔了自己一跤的水窪,為何不跨過去亦或繞過去,昂首挺胸奔向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捨得」的能力越大,他的未來就會越來越強
    坤澤先生說:舍與得之間藏著改變人生的大秘密,舍與得之間藏著顛覆乾坤的大奧秘,平衡好舍與得之間的關係,才能掌控好成與敗之間的關鍵,運用好「捨得」的智慧,才能成就人生真正的勝利。人生太多的時候,其實拼的不是你做事的能力,不是你做人的聰明,也不是你的辛苦的努力,更不是你斤斤計較的算計,而是你「捨得」的能力和「捨棄」的格局。
  • 百悅與捨得共智慧—百悅成都參與捨得智慧俱樂部啟動儀式
    近日,成都「捨得智慧俱樂部」在成都凱賓斯基飯店舉行啟動儀式,正式誕生;捨得酒業作為「中國名酒」企業,亦是川酒「六朵金花」成員之一,其打造的超級大IP高端訪談節目-《捨得智慧講堂》在媒體和各界都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其蘊含的「捨得」中國大智慧,與百悅業主的精神訴求也是相當契合的,因此百悅集團成都區域公司參與了成都
  • 周易告誡:做女人捨得放下這3樣,更容易成就後半生的好風水
    到了這個歲數,只要生活無礙,吃喝不愁,大抵也就該懂得「捨得」了。所謂「捨得」,無非就是「有舍才有得」,很多人都懂這個道理,但卻放不下,反而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很苦,一點不快樂,何必呢?周易告誡:做女人一定要捨得放下這3樣,才能成就後半生的好風水放下心中鬱結已久的抱怨走過半生,人心裡總會有些不甘、有些抱怨,在女人身上,這尤為明顯。
  • 最大的智慧是捨得
    周瑞金人的智慧有先天帶來的
  • 一日禪:捨得的真意是珍惜
    捨得的真意是珍惜(圖片來源:資料圖) 佛法之中,最常被世人利用的智慧,就是「隨緣」和「放下」,不過這恰恰也是被誤解最深的道理。正如放開腳步才能往前邁進一樣,佛陀教導我們要捨得、布施,只有舍掉陳舊不堪的執著,才能得到新的觀念、新的思維;能夠放下不切實際的妄想,便會輕鬆上路,你才有機會比別人跑的快,才有體力比別人跑的遠。捨得的真意是珍惜,放下的本義是愛惜。
  • 白巖松: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會捨得嗎?
    在優秀的父母需具備的條件中,眼界和格局是至關重要的。,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會捨得嗎?關於教育孩子的「竅門」,白巖松直言父母也需要提升自己,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捨得嗎?那些考上了名校的人無一不是經歷過夏日酷暑、冬日嚴寒也從不停歇的奮力苦學,有長遠見識的父母一定要在孩子求學的年紀捨得讓孩子吃讀書的苦。
  • 白巖松直言: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捨得嗎
    在優秀的父母需具備的條件中,眼界和格局是至關重要的。,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會捨得嗎?關於教育孩子的「竅門」,白巖松直言父母也需要提升自己,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捨得嗎?那些考上了名校的人無一不是經歷過夏日酷暑、冬日嚴寒也從不停歇的奮力苦學,有長遠見識的父母一定要在孩子求學的年紀捨得讓孩子吃讀書的苦。
  • 散文隨筆/捨得或捨不得,終要學會放下
    我們如此眷戀,放不了手;青春歲月,歡愛溫暖,許許多多捨不得,原來,都必須捨得;捨不得,終究只是妄想而已。無論甘心,或不甘心,無論多麼捨不得,我們最終都要學會捨得。——蔣勳《捨得,捨不得。而後,又看了他的《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從書名也知道參透著佛法、人生的思考。佛教裡有四個菩薩,象徵著四種理想的人格,即悲、智、行、願。象徵願力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徵實踐的是普賢菩薩;象徵智慧的,是文殊菩薩;象徵慈悲的,就是觀世音菩薩。慈悲?按佛教經典的原意,慈即是「予樂」;悲即是「拔苦」。
  • 捨得酒業:秉持「與世界分享捨得智慧」的使命和「成為生活美學的...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14日訊,有投資者向捨得酒業提問, 食飲行業告別「渠道為王」 注重產品成「立身之本」---奧利奧通過網絡將自己品牌IP化。奧利奧市場總監陶莉表示,奧利奧生產的T恤、包等產品掛在官網上銷量很好,之前餅乾在消費者生活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沒滲透到消費者的其他方面。
  • 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苦
    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三種苦。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年少無知時,總以為讀書是天底下最熬人的差事;長大成人後才明白,讀書是世界上最公平、最好走的路。梁啓超說:「我們讀書,並不是想向所讀這一本書裡討現錢現貨、得多少報酬的。最要緊的是,涵養成好讀書的習慣,和磨鍊出好記憶的腦力。
  • 捨得
    ,捨得,先舍而後得,頗具禪意的生活態度。與人相處的智慧,在於捨得。一味索取會令人生厭,甘願舍予,才會有所回報。蔣勳有兩方印章,一方刻著「捨得」,另一方刻著「捨不得」。不舍掉失去的東西,就會永遠活在痛苦之中,「舍」不是懈怠或軟弱,而是懂得「有些東西強求不來,放下才是最灑脫的做法」。
  • 梁啓超: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苦
    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三種苦。1讀書的苦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父母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吃讀書的苦。在孩子想要放棄時推他一把,在孩子貪玩偷懶時,教育他不要半途而廢。等孩子長大了、走向社會,自然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 《捨得智慧人物》「白酒特輯」重磅上線,捨得酒業成白酒行業發展縮影
    近日,《捨得智慧人物》「白酒特輯」正式播出,首次將白酒行業背後的發展故事以人物訪談的方式展現出來,將釀酒的匠心呈現在大眾面前,以此向廣大白酒行業的勞動者致敬。最關鍵的是捨得酒業是白酒行業中唯一以文化命名的企業,對傳揚中國白酒文化有天然的使命感,《捨得智慧人物》『白酒特輯』明顯透露出捨得酒業高度的文化自信。」
  • ...智慧捨得、品味捨得為公司高端產品,沱牌系列酒為公司中低端產品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捨得酒業提問, 給貴公司提些建議,捨得品牌線太複雜,智慧捨得,品味捨得,沱牌捨得,高低價酒都是各種捨得,價格相差幾倍。商務宴請,不只是喝酒,還存在面子問題。請人喝一千多的酒,卻很難讓客戶感受到產品價格,這是個大問題。
  • 《捨得,捨不得》|人生就是一場「捨得」到「捨不得」的修行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人生就是一場「捨得」到「捨不得」的修行,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與其周密的算計,不如捫心自問,究竟是捨得還是捨不得?他用哲學的智慧,來解讀他對生命和自然以及包括文化藝術的感悟,這裡面很多的章節確實相當的感人至深,雖然說「捨得,捨不得」這種話題,已經被很多人談論過無數次了,但是蔣勳的答案是這樣的:我不曉得,人好矛盾,在捨得跟捨不得之間,你有時候好像理智上告訴自己,你絕對不能回頭,可是到最後你還是忍不住會回頭,可是現在也覺得未嘗不好。
  • 品牌出海 文化先行 《大國芬芳》的捨得智慧
    品牌出海 文化先行 《大國芬芳》的捨得智慧 2019-09-17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累了吧,放下吧,算了吧
    林清玄說:「人生的憂煩,大多來自過去習氣的牽絆,以及對未來欲望的企圖,如果學會放下雜念,時刻活在現前的一境,憂煩立即得到截斷。」說到底,人所有的煩惱,大都由自己的心性所致。不過於執著,就不會心累;放下糾結,就減少遺憾;懂得捨棄,才會有所得。
  • 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
    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東西是必須清空的。該放下時就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於你的快樂和幸福。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沒有結果,就不要再糾纏,久了你會倦,會累;一個人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適時放手,久了你會傷心的,會心碎。
  • 捨得與捨不得
    這樣的人思想境界高於常人,是有寬闊胸襟的人,是有人生大格局的人。其實只要看他對你捨得還是不捨得。你喜歡的東西他眼睛不眨一下買下送你,你有困難的時候他竭盡全力相助,這就是愛你。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嫁了一位老實巴交的丈夫,結婚時有人斷言這樁婚姻不會長久,但好多年過去了,人家恩恩愛愛,雖然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但女人容顏靚麗遠比同齡人年輕漂亮,究其原因,是男人對自己捨不得卻對女人十分捨得。
  • 格局越大的人,越容易走上坡路
    你要是捨得對人好,捨得為人付出,捨得為他人著想,別人也都會記在心裡,也會更加支持和認可你。願我們都能成為一個有格局的人,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就的名人,無一不是凡事以大局為重之人。格局越大的人,越吃得了虧,也越容易得人心,最終為自己爭取來更大的機遇和好運,凡是把企業做得強大的老闆基本上都是格局大的人,一個人的格局需要強大的內心,豐富的閱歷,還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和感恩的心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你不包容人 ,就沒有人會包容你 ,你給別人機會,老天就會給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