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釣燈缺點多不實用?從分類、應用、標準,教你如何選擇夜釣燈

2020-12-23 垂釣大咖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伴隨著溫度的逐漸提升,在寒冷冬季中,沉浸了幾個月的夜釣,同樣開始甦醒,而河邊那星星點點映射在水面的藍光,就是它甦醒的最好見證。

夜釣燈作為夜釣中不可或缺的神器,它能夠在漆黑的夜間環境,藉助螢光漂尾的吸光性,加強浮漂的亮度和清晰度。

不過這種浮漂可視度的加強性,並沒有得到所有釣友的認可,甚至很大一部分夜釣愛好者,使用之後就選擇了放棄,轉而使用較為笨重的夜光漂,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三點,一是長時間使用,藍光對眼睛造成超負荷,引發雙眼發澀看漂重影;二是燈光對焦效果差,隨著光圈的增大,對焦光容易發散,光圈範圍內亮度不一致(泛光),造成看漂困難;三是燈光隨著使用時間加長,亮度會慢慢衰減,光圈內的亮度越來越暗。

這三個看似不起眼的不足之處,如果不妥善處理堅持使用,甚至會引發青光眼等疾病,本文將圍繞「夜釣燈的正確選擇及使用」為核心,進行詳細的闡述。

本文重點分為兩部分:夜釣燈的基本分類及應用環境、選擇的主要標準,字數3034,閱讀時長7分鐘。

夜釣燈的基本分類及應用環境

夜釣燈按照發光單元的不同分為:滷素、疝氣、LED三種,其中滷素燈因為壽命短、光度弱已經被淘汰,目前主流的夜釣燈都是疝氣或LED燈泡。

疝氣燈的優勢及應用環境

氙氣燈多使用在戶外照明及車燈照明上,由於黑坑、競技釣的爆發式增長,亮度高、穿透性強的疝氣燈被運用在了夜釣燈上,它的作用除了照明之外,更多的意義是在聚魚、誘魚,很多釣友並不能理解,魚在夜間應該是懼怕光照,為什麼還要用穿透性強、亮度高的疝氣燈作為夜釣燈呢?

其實這都是因為人工馴養的原因,黑坑、競技塘的魚,都是從人工餵養的魚塘中拉過來的,在它們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已經形成了見光開飯的慣性,被投放到釣池後,這種慣性沒有改變,夜間看到有光照的時候,依然會認為這些光照區域,是飼料投放區,身體的慣性反應驅使它們聚攏在燈柱下來回遊動覓食,這種情況下,誰用的燈光亮度大,誰就能釣更多的魚。

當然受到亮度過大的影響,疝氣夜釣燈的發熱量具大,為了避免燈被燒壞,燈體內部都會裝有散熱的風扇,所以疝氣燈的個頭和重量較其他發光單元的夜釣燈大很大,也就導致了它的只適用在環境較為便捷、對燈光依賴性大的塘釣中。

LED燈的優勢及應用環境

LED夜釣燈是本文闡述的主要對象,也是釣魚愛好者最為經常使用的一種,常見的LED夜釣燈顏色分為四種:黃、白、紫、藍,其中因為紫光對眼睛傷害較為嚴重,很多品牌的夜釣燈已經放棄加入紫色燈光。

LED夜釣燈因為採用冷光的LED發光單元,本身並不會產生很多熱量,所以它相較於疝氣燈特頭小很多,這也就意味著它的重量輕更容易攜帶,適合在野釣環境和禁用疝氣燈的黑坑中使用。

但也就是因為適應性強使用範圍廣,導致LED夜釣燈質量、價格差異巨大,價格從幾十到上千比比皆是,就如同開文中提到的第二和第三點不足,都是因為質量太差導致的,一般的價格超過150元,這兩種不足就幾乎不再出現,在下面的夜釣燈選擇標準中,大咖會詳細的闡述。

小總結:除了LED、疝氣夜釣燈外,最近還新興了一種鐳射燈,其優點不泛光意味著它不會像LED燈珠夜釣燈那樣,隨著光圈的增大而產生模糊感,還有就是散熱小、體積小,不過因為沒有對焦功能,所以它要求夜釣的拋竿準確度更高,還有就是沒有大廠家生產,大都是組裝小廠子工藝,其耐用性未知有待考量。

夜釣燈選擇的主要標準

夜釣燈選擇的時候,除了照射距離要保證外,更重要的選擇標準是:亮度可調、光圈可調、顏色可調、使用時長、恆流、透鏡效果、發光工藝,其中恆流、透鏡和發光工藝是評判一個夜釣燈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據,它們的優差與否直接決定著,夜釣燈的成像效果(泛光、變暗等)。

恆流是燈光穩定的保障

恆流夜釣燈其實是虛假廣告,因為現實生活中,並沒有任何一件電器能夠實現恆流效果,只能說是特定條件下接近恆流效果,所以說它是虛假廣告無可厚非。

雖然不是恆流但是接近恆流的夜釣燈確實存在,不過也正是因為接近的不明確性,導致許多宣傳為恆流的夜釣燈,實際使用時卻並沒有恆流效果,譬如大咖曾經70多購買的雜牌夜釣燈,雖然標註是恆流,但使用超過7個小時,燈光明顯開始變得暗淡,這就是利用了接近恆流的非標準漏洞。後來高價買了三友的夜釣燈,效果明顯不一樣,即使還剩餘百分之十的電量,它依然能保證燈光的亮度幾乎不變。

兩款價格不一樣的夜釣燈,雖然都是標註著恆流效果,但是使用效果卻大不相同,所以夜釣燈使用時間長,就變暗,並不是所有夜釣燈的弊端,而是因為許多雜牌商家,為了利益偷工減料罷了。

透鏡和發光工藝,是泛光與否的主要影響因素

夜釣燈隨著光圈或照射距離的增長,會出現明顯的泛光即光圈亮度不一,這種現象多數都是因為透鏡和發光製造工藝不足導致的,譬如發光模塊貼合處不經過磨砂處理或黑處理,這就會導致貼合處出現反光效果,從而引發映射亮度出現兩種,一種是LED燈光亮度外圈較為暗淡的泛光區域,就是因為未經處理的貼合處泛光導致的。

點擊

當然不僅僅是貼合處處理不當會導致出現泛光效果,穿透效果不好的透鏡也會導致出現泛光效果,辨別的最佳方式是通過肉眼觀察,如果透過肉眼出現畫面錯亂,譬如常見的不合格透鏡出現忽大忽小效果,則證明這塊透鏡透光效果不好,導致燈光透過後出現光散。

延伸:除了透鏡和發光工藝不足導致的泛光外,燈頭內部的不鏽鋼反光也會導致出現泛光,因為白色的不鏽鋼也會出現反射光效果,從而引發光衰引發泛光。

非功能性的影響標準:亮度、光圈、顏色及使用時長

這四個參考標準,並不會影響夜釣燈的正常使用,只是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會造成使用的不方便,譬如太陽還沒徹底下山的時候,室外環境已經開始變暗,肉眼已經很難看清浮漂,即使夜釣燈具有藍光和白光,也不能有效改善,這種時候就需要利用黃色光源的特長,增加浮漂的可視效果,所以在選擇夜釣燈的時候,應該選擇具有白、藍、黃三種光源的。

亮度可調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實質意義,但是它卻能在長時間使用的時候,改善光源亮度帶來的眼鏡疲勞感,譬如剛開始使用亮度較高的藍光燈作釣,隨著時間的增長眼鏡會開始發乾發澀,這種時候將亮度降低一個擋,眼睛的疲累感會得到一定改善,當然這種僅僅只會一定程度的改善,想要徹底避免這種燈光帶來的疲累感,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黃色的偏光鏡,它能有效反射藍光穿透,將對眼睛傷害較大的藍色光波折射出去。

光圈可調是指對燈光的對焦效果,如果是近距離使用夜釣燈,這個功能並沒有實質效果,但魚竿超過5.4米以上,這種可調的光圈功能,效果就體現出來了,它能通過旋轉燈頭對焦功能,將發散的光源集中在浮漂附近,增加浮漂的可視效果。

使用時長影響著我們夜釣的時長,一般情況下,選擇強光效果可以持續10個小時的夜釣燈就足夠使用了,畢竟夜釣過長身體也受不了,不過在購買的時候,建議大家選擇帶時長顯示屏的夜釣燈,這個顯示屏能夠提醒我們充電的時機,避免發生夜釣中出現沒電的情況。

小總結:泛光、燈光亮度不穩定,是導致多數釣友棄用夜釣燈的主要原因,不過這兩種弊端都是因為製作工藝或偷工減料引起的,所以在購買夜釣燈的時候,一定不要有夜釣燈能有照明效果就好的想法,畢竟長時間使用低端的夜釣燈,容易對身體產生很大的危害。

寫在最後

夜釣燈作為夜釣中最為常用的一件裝備,它的選擇標準和使用方法極為重要,尤其是多數釣友反應的長時間使用眼睛發澀的問題,這是所有夜釣燈的通病,所以在使用夜釣燈釣魚的時候,一定要佩戴防藍光的黃色偏光鏡,它能夠有效的折射夜釣燈的藍色光,保證眼睛不受其傷害。

一個熱愛釣魚的江湖少俠【垂釣大咖】,歡迎您的評論、點讚、關注、轉發!

相關焦點

  • 夜釣燈如何挑選?詳解:夜釣燈的種類及野釣魚情下的選擇
    本文包括:夜釣燈的種類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夜釣燈以野釣為主,聊一聊夜釣燈的用法溫馨提示:有的人不愛用夜釣燈當然這兩種光線也有缺點,長時間使用會使得眼睛疲勞,其中紫光燈的危害更大,它對眼睛造成的不僅僅是疲勞,更多的是損傷,所以並不建議使用,大家應該也發現如今使用紫光燈的人越來越少了,夜釣多以藍光為主(藍光波長短,較白色黃色更不容易驚魚,而且黃色光更容易招飛蟲蚊子)。
  • 如何選擇夜釣燈的光源?不同的燈珠有不一樣的照明效果
    不過,夜釣燈的主要作用是照明,那麼夜釣燈的光源——燈珠就很關鍵了,因為不同燈珠的夜釣燈,其照明效果和使用便捷性是不一樣的。那麼,要如何選擇夜釣燈的燈珠呢?接下來,就讓狼跡戶外用品來為你分享吧。一、選擇燈珠種類目前市面上的夜釣燈燈珠有滷素、疝氣和LED三種,其中滷素因為壽命短、光度弱已經被淘汰了,而疝氣和LED是目前主流的兩種燈珠,它們也具有不一樣的特點。
  • 夏季是夜釣的好時機,夜釣選擇什麼顏色夜釣燈魚獲好?
    夏季白天溫度高,夜釣溫度相對較低,而且沒有陽光的照射,魚會比白天要好釣,但夜釣相對不容易,所需要的釣具也有所不同,夜間釣魚最需要的就是夜釣燈,那我們該選擇什麼顏色的夜釣燈呢?夏季夜間會比白天更適合釣魚,夜間沒有白天的高溫烈日,水溫也會隨之下降,魚兒大多都會到岸邊來覓食,因此夜釣更會有好的收穫。
  • 想要通宵守釣大魚,螢光棒,電子漂和夜釣燈應該選哪個才好呢?
    夏季由於氣溫升高,白天大魚上鉤的機率大大降低,很多釣魚人朋友們都喜歡通宵垂釣,那麼在我們晚上夜釣時可以用到螢光棒,電子漂,還有夜釣燈這些垂釣工具,但是到了晚上的時候,哪一種才更適合垂釣大魚呢?電子漂優點很明顯,就是它的通用性強,不管是在何種情況下,都可以一隻電子漂走天下,所以很多釣友應用最多的就是電子漂了,要說缺點嘛,也很難找得出明顯的缺點來,可能最大的缺點就是裡面加入了電池之後,電子漂的重量加重,浮漂稍微有點變鈍罷了。夜釣燈的優缺點分析。
  • 夜釣燈的正確使用技巧
    打燈的高度和角度該如何調節變化?下面看下釣友分享的經驗,或許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幫助。夜釣燈,通常都有藍光和白光兩種,針對不同的魚情水情可區分使用。關於夜釣燈的使用,網絡上有很多區分的說法,甚至說魚種對某種光更喜歡,當然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
  • 夜釣可有大學問,夜光棒好用還是夜釣燈最合適?後悔現在才知道
    不過現在白天釣魚,如果不注意一些作釣技巧,恐怕漁獲也不會很好,所以有不少釣友都選擇了夜釣,但是夜釣也有大學問,不少新手釣友很糾結,不知道夜光棒好用還是夜釣燈最合適?當然也不必後悔現在才知道答案,知道真相後趕緊改就是了。
  • 夜釣燈傷眼睛嗎,是否藍光燈最好,為什麼有些黑坑限制用燈?
    1、白光、魚看見白色的光會比較害怕,不敢靠近,所以白色燈光不是夜釣最佳選擇。白光大多數情況下是作為頭燈使用。2、黃光、燈光屬於暖色,比較柔和,它不會驚擾到底層魚群,並且還能將中上層魚群很快聚集起來,但是,黃光照6.3米以上的竿看著吃力,此外,夏季夜釣黃光燈容易招蚊蟲。
  • 夜釣的幾種用漂方式,哪種更適合釣大魚呢?
    進入盛夏以後氣溫變得很高,白天魚越來越難釣,所以很多釣友在這個時節喜歡選擇夜釣。說起夜釣,有樂趣也有痛苦,樂趣是釣場安靜,魚多在近岸覓食,釣到魚的機會大增。比較痛苦的就是蚊蟲比較多,什麼驅蚊水、蚊香、吃大蒜都難做到徹底防蚊。看來比較好的方法還是穿的嚴實一些,穿厚一點。
  • 電子漂,夜釣燈和螢光棒,哪個更適合夜釣?想要爆護就別選錯了
    一到夏天很多釣魚人都喜歡夜釣,不為別的就因為白天太熱,而且小魚特別多。不過夜釣也有它的特殊性,就是晚上沒有光線的情況下,看不清漂。於是漁具廠家們就給我們想了很多辦法,解決方案有夜釣燈,電子漂,浮漂專用的螢光棒。
  • 去夜釣,是用「電子夜光漂」好,還是「夜光燈」好?不懂請進來看
    咱今天,就說說今後夜釣時的一個大問題——光源的問題,我們就來比較下夜光燈和電子夜光漂,看看夜釣中誰能更勝一籌吧。一、電子夜光漂:二優四缺。優點:第一自然是方便攜帶了,第二是不容易驚到魚。缺點:第一要藉助燈光調漂。第二因為還帶有電子自重較大,在同樣的魚口力度下,自重大的漂下行速度慢,破壞了浮漂原有的靈敏度,也就是頓口不乾脆。第三:是看漂不太清晰,加上水中倒影對看漂幹擾很大,特別是長竿看不清楚。第四:電子漂漂身大,水阻大,受到的水面張力更大,遇到魚吃口輕的情況下,漂相就極不明顯。
  • 老釣手揭秘:夜釣燈、電子漂和夜光棒,到底哪個釣魚最好用?
    不過在夜釣的時候,看漂是一大難題,當前流行的三種夜釣裝備:夜釣燈、電子漂以及螢光棒,究竟選擇哪種裝備,成為了我們許多釣友糾結的話題,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選擇才最靠譜!1、夜釣燈照亮範圍更廣我們在使用夜釣燈垂釣的時候,整個釣點都會被光照的十分清晰,從浮漂入水、翻身、到位以及出現動作,都會看的很清楚,而且夜釣燈的餘光還會照亮我們的釣箱釣臺附近,可以很方便的操作上餌、摘魚等動作,這些優勢是夜光棒和電子漂完全無法比擬的。
  • 夜釣使用夜光棒,浮漂的選擇和調漂技巧
    夏秋季節是夜釣的黃金季節,過了立秋,晝夜溫差變大,晚上變得更加舒適涼爽,這時候外出釣魚比酷熱的夏季好很多。不過天氣涼爽,蚊子會更多,這時候外出夜釣千萬注意防蚊蟲。防蚊蟲最好的方法還是穿長袖長褲,不過還好,晚上氣溫20多點,穿長袖也不至於太熱。
  • 浮漂加夜光棒如何調漂?釣魚老手教你一招,吃口清晰上魚率高
    最近天氣實在太熱了,白天出釣的釣友越來越少,夜釣的越來越多了。夏季夜釣也算一種享受,如果蚊蟲少的話。堅持夜釣的釣友主要目標都在大魚上,咱以前也介紹過,夜釣想要釣大魚,就要減少對大魚的影響。所以釣大魚的時候儘量減少非自然光的影響,也就是說不建議用夜釣燈,野釣不是釣黑坑,自然水域中的大魚膽子很小的。所以比較推薦大家用夜光棒的來釣大魚,至於如何調漂下面就介紹下。一、夜釣夜光棒的優勢上面介紹過,很多自然水域中只有自然光的存在,夜釣燈或多或少都會對野生魚類產生影響,淡水魚幾乎都是怕光的。
  • 夜釣使用夜光棒,這樣調漂,靈敏度高,還不影響調漂效果
    入了伏,釣魚就變得比較遭罪了,白天熱,晚上蚊子多是小事,關鍵是魚沒口,尤其是白天,小魚鬧窩依舊,但是個頭稍大點的魚,不管什麼味型,說不開口,就是不開口,所以很多釣友,都改為夜間釣魚,因為夜釣,除了蚊子多點,至少有魚口;既然是夜釣,就不得不聊一下夜釣調漂了。
  • 春季夜釣用「光」技巧,加了螢光棒的浮漂應該這樣調,魚口才清晰
    夜釣在選擇釣位上跟白天差別比較大,白天選擇釣位要尋找複雜的地形,晚上光線差,處於安全和方便遛魚的角度考慮,應該儘量選擇平坦的位置。晚上魚兒沿岸尋找食物,特殊地形未必就比平坦位置好。到達釣場以後把裝備都有序擺放,所有裝備用起來都要比較順手才行。最後一定要注意,夜釣最好結伴而行,最好不要單獨行動。
  • 秋季還能夜釣嗎?注意這4個細節,夜釣照樣上大魚,不信就試試
    秋季氣溫轉涼,但還有很多釣友會選擇夜釣,夜晚釣點安靜,雖然氣溫降低,但眼下水溫一點不低,所以夜釣也還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夜晚垂釣與白天垂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包括我們釣點選擇,以及垂釣線組釣具的搭配,都需要釣友根據夜釣的思路重新調整。
  • 夜釣攻略:夏季夜釣有講究,常用這些老套路,大魚連竿上!
    如何玩野釣,介紹一點經驗,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一、天時玩夜釣也是需要注意天氣選擇的,首先要避免不安全的天氣出釣。比如說雨天,雨天理論上說適合夜釣,但是地面溼滑安全性不高,需要慎重出釣。不管是下雨中,還是雨後都要注意。如果夏季白天大雨,到了晚上雨停,選擇出入水口或者上遊,甚至是淺灘都非常容易釣到魚,而且比平常漁獲會好上很多。
  • 夏季夜釣鯽魚,這幾個絕招你學會了嗎,學會不愁沒魚獲
    夏季反倒是夜晚會比白天更好釣一點,夜晚溫度降低比較涼爽,小魚鬧窩的程度也會比白天少得多,因此夏季夜釣鯽魚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夏季夜釣鯽魚,釣位最好是選白天有人作釣的那種釣位。這樣可以接著別人的窩子直接補少量窩料,省去了很多打窩聚魚的時間。
  • 連續兩晚黑坑測試,詳談夜釣燈各色燈光優缺點!
    這個時候夜釣成了不二選擇,夜釣離不開夜釣燈或者夜釣漂。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明明藍色燈光看漂最清楚,可是釣黑坑的釣友大多數都用的暖光黃。針對這個問題,四眼我專門釣了兩個晚上的黑坑,下面給講講四眼個人觀點吧!
  • 夏季夜釣大鯽魚,常用這些老套路,漁獲猛增好幾倍,釣一次爽一次
    夏季高溫季節,鯉魚和鯽魚在白天都比較難釣,比草魚、鰱鱅、翹嘴這些更耐高溫的魚類難釣,原因在於這兩種魚類不太耐高溫,水溫達到25度就躲到深水不出來了,只有晚上淺水區水溫降下來才會出來覓食,所以夏季釣鯽魚,夜釣比白天好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