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文明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是城市軟實力的象徵。近年來,呼和浩特市積極探索文明城市的創建,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市民的文明素養和社會整體文明程度有了較大的提升。
為更好地宣傳貫徹《呼和浩特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進一步擴大條例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知曉率,今天,《呼和浩特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新聞發布會在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三層新聞發布廳召開,相關參會領導向大家介紹了《條例》的主要內容和有關情況,並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點擊視頻全屏觀看
呼和浩特融媒體傳播中心全程為您直播了會議情況。沒有觀看直播的市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收看直播回顧。
↓↓↓
掃描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進行識別
進入現場雲觀看直播回顧
▼
這是呼和浩特市第一部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地方性法規,對推進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法治化、規範化、長效化,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學文明條例
做文明市民
是每個呼和浩特人的責任與義務
向踐踏、攀摘、毀損公共綠地的樹木、花草說「NO」
向在室內公共場所和公共運輸工具內吸菸的行為說「NO」
向亂扔果皮、菸蒂、紙屑、口香糖、包裝盒(袋)等廢棄物的行為說「NO」
向在城市建成區燃放煙花爆竹、點放孔明燈、堆燃旺火的行為說「NO」
向佔用公共區域、消防通道堆放私人物品的行為說「NO」
向隨地吐痰、便溺的行為說「NO」
向購買、利用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的行為說「NO」
向適量點餐,文明就餐,使用公筷,防止浪費,踐行「光碟行動」的行為說「YES」
向弘揚孝德文化,尊敬長輩,贍養老人的行為說「YES」
向環保低碳的綠色生活方式,節約用水、電、氣等資源的行為「YES」
有關《呼和浩特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詳細內容
請掃二維碼查看
監製:楊靜遠
製作:範超 史亞男
攝影:姜媛
原標題:《動圖話文明丨學文明條例,做文明市民,向不文明行為說「NO」》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