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月球上的「名人」們

2020-12-18 中國青年報

住在月球上的「名人」們

本報記者 林天宏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3-18    [

列印

] [

關閉

]

    給月球上的地貌取名,開端於17世紀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

    1609年,受到眼鏡的啟發,伽利略自製了一臺折射式天文望遠鏡,觀察物體可放大32倍,他將這臺望遠鏡對準了月球。

    在此之前,人們一直以為月球是一個冰清玉潔的光滑球體,可伽利略觀察到的月球,卻是一個崎嶇不平、坑坑窪窪的世界,上面滿是「孔雀尾巴上的圓斑」,就像是「蹩腳廚師烘烤出來的麻點蛋糕」。於是,這個科學家開了先例,把月面上最明顯的高山,用他家鄉的亞平寧山脈命名。

    到了1647年,波蘭人赫維留斯利用更先進的望遠鏡觀察月球。他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幅清晰的月面圖,並命名了一大批如「埃特那」環形山、「大黑湖」環形山等月面地貌。只是,這個波蘭人在科學史上的影響力實在太小,他的命名大多沒有流傳下去。

    1651年,義大利科學家裡喬利出版了一本關於月球的書籍,書中描繪了一幅直徑為28釐米的月面圖。這個愛好詩歌的科學家,將月球的暗面稱之為海,賦予了它極為浪漫的名稱,如雨海、靜海、酒海、虹灣,風暴洋等。而環形山,則採用了古代科學家和哲學家的名字。

    這一命名體系很快取代了赫維留斯的命名。裡喬利命名的200多個名稱,為當時的天文學界所接受,並且一直流傳下來,至今仍在使用。

    只是常為後世所詬病的是,裡喬利的命名規則,帶有過於明顯的個人好惡,一直到今天,仍有人為他的命名在網上爭論不休。

    比如,這個義大利人不喜歡哥白尼和他的「日心說」,可是,哥氏說什麼也是個偉大的科學家。於是,裡喬利憤憤地把哥白尼「扔」進了位於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風暴洋」,給了他一座很小的極不起眼的環形山。而「享受」這一不公平待遇的,還有他的同鄉伽利略,他的「居住面積」,甚至比哥氏還要小。

    有惡亦有喜。比如裡喬利最佩服的科學家,是性情古怪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他分到的月球「領地」,是月球南半球上最引人注目的環形山,用當時的望遠鏡,也能夠很容易地參觀到第谷的「居所」。

    而最讓人不忿兒的是,月球正面最為巨大的兩個平原,被裡喬利和他的弟子毫不謙虛地享用了。在晴朗的夜空裡,它們任何時候都能夠被清楚地辨認。

    而且,當時一度有人擔心,裡喬利再這麼命名下去,月球上為數不多的典型地貌,哪還有後來人的份兒呢?

    只是,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望遠鏡的解析度越來越高,可視範圍也越來越廣。一直到1879年,德國天文學家施密特出版了25張一套的月面圖,月面上的各個亮區和暗區都非常清楚,記錄下來的環形山,竟有 32800多個。

    1919年,隨著國際天文聯合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成立,這個世界上最為權威的天文機構,花了近20年時間,對月球的命名實行了標準化的管理,確立了一系列命名的程序與標準。裡氏命名中的另一個隱患——「命名中過於強烈的個人意志」,也不會再有蔓延的可能。

    此前,月球正面居住的大多是古代名人,如哥白尼、伽利略等,而隨著人類對月球背面的觀測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現代科學大師,也擁有了自己的月球地盤。如愛迪生、門捷列夫、巴甫洛夫、居裡夫人、馮卡門、焦耳、馬赫以及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等,均在其中。

    如今,據統計,月球上已經有了1333位世界級的名人「居民」,他們基本上都是高風亮節的科學大師,從不為地盤大小和地段好壞發生爭執。

    時光邁入20世紀90年代,美國人實施的「克萊門汀」計劃和「月球勘探者」計劃,首次獲得了覆蓋整個月球的地形圖,使人類對月球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越來越多的新地貌,包括處於永久陰影中的月球南北極都正在或即將被發現和確認。可以想見,月球的新住戶仍會不斷增加。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人類或許將在月球上建設可供長期居住的基地、實驗室和工廠,開發月球的能源和礦產資源,月球將成為地球的衛星城,成為地球人走進其他星球的太空碼頭和補給中途島。

    到那時候,這些在月球上寂寞已久的科學家父輩,望著自己的子孫後代們忙碌的身影,會做何感想呢?

    《月球密碼》雙平著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如果我們可以一直住在月球(月亮)上,那麼我們的生活可能是……
    毫無疑問的是月球上的城市必定會建在地下。對於長期呆在月球上的太空人而言,來自太陽和宇宙的輻射是很重要的問題,而最便宜的保護裝置便是表皮土。我們顯然需要連接月球表面的地方,但是這些地點的面積應該會小並且不可以永久居住。
  • 月球有陰晴圓缺的月相變化,那麼月球上看地球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所以,我們在地球上抬頭看月球,就是看月球被照亮的半個月球,如果月球的「晝半球」都被我們看到了,那麼就是「滿月」,在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照亮的半個月球的一部分,從而也就產生了「陰晴圓缺」的月相變化。同樣道理,在月球上來觀察地球,也只能看到地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就是「晝半球」,如果當太陽、月球和地球兩成一條直線,而月球位於中間,那麼在月球上觀察地球就能夠看到整個地球的「晝半球」,我們可以稱為「滿地(對應滿月命名)」,此外隨著太陽、地球和月球之間位置關係的變化,我們還能夠在月球上看到類似「月相」的地球陰晴圓缺的變化。
  • 媽媽我要到月球上去! 好啊!別忘了回家吃晚飯 名人教育孩子故事
    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是阿姆斯特朗,在他6歲時曾經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到月球上去」。他的媽媽沒有打擊他,反而鼓勵他說:「好啊!從月球上回來,別忘了回家吃晚飯。」這句話深深烙印在小阿姆斯特朗心裡。33年後,當他從月球返回地球時,記者問:「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話是什麼?」
  • 我國實現了在月球上進行國旗展示,為什麼不在月球上插下一面國旗
    嫦娥五號雖然沒在月球上留下一面永久存在的國旗,但是嫦娥五號在完成月球採壤時把一面完整的五星紅旗展現了出來,這已經是歷史性的突破了,意味著五星紅旗永遠插在月球上,也展現了我國強大的科技能力和航天航空能力,更彰顯了我國的強大國力,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不在月球上插上一面永久存在的五星紅旗
  • 月球有望成為第八大洲,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人類穿什麼衣服
    .那麼居住在月球上有什麼好處呢?儘管月球上是真空環境,但氧氣對於人類是日常消耗品,僅僅從地球上製備氧氣運送到月球是遠遠不夠的.幸運的是,科學家們已經研製出月球造氧機,能夠將類似100克月球泥土的五分之一轉化成氧氣.
  • 月球的重大發現!月球上的4個黑點到底是什麼?現已被揭開!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也是人們探索研究次數最多的星球。在1959年的時候,蘇聯的科學家就發射過一枚探測器,來拍攝月球的樣貌。從拍攝到的月球全景圖中,科學家們發現了四個神奇的黑點,這些黑點也引起了很多猜測。隨著對月球的不斷探索,科學家們終於揭開了這四個黑點的奧秘,其中有兩處黑點都是一片海洋,也就是月海。由於地系稀薄的原因,造成呈現在月球表面的黑影。
  • 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比地球多?
    此後十年,雖然飽受爭議,但人們還是在地球上發現了大約50個疑似隕石坑。阿波羅計劃帶回的月球表面照片,也讓人們逐漸認識到,撞擊坑是月球、地球及其他類地行星表面常見的地質現象。隨後這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與幾乎被隕石坑覆蓋的月球表面相比,面積更大的地球上,隕石坑的數量反而很少呢?總的來說,地球處在動態中,而月球處於非活動狀態。
  • 月球土壤不能種菜?我們早就在月球上種過菜了
    202年11月24日,嫦娥家族的小五——嫦娥五號探測器帶著家人們的期盼,坐著火箭一飛沖天,到達月球後,有吭哧吭哧忙乎了好幾天,直到12月17日才回了家。這次小五表現還不錯,沒空手回來,還帶了4斤土特產。
  • 月球,為啥有個「背面」?
    同步自轉只是表面原因  用一句話解釋這個現象,也很容易: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和月球自轉一圈的時間,都是28天左右。  想像一下,繞大樹畫個大圓圈,在大圓圈上均勻標出360個刻度。始終面對這棵大樹走一圈,用360步走完。在大圓圈上每走1步,身體就傾斜1度。
  • 一組神秘的月球照片, 月球上有外星人?
    據傳說,而且根據人類思維的合理邏輯,美國人花費巨資登陸是想宣稱月球是美國的領土,而且迄今為止他們一直是這樣做的。但是弔詭的是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郎登上月球後卻說「我的一小步,是人類進步了一大步」這讓當時地面上的美國人非常震驚,因為他們不知道發生什麼。
  • 太空人將用自己的尿液在月球上建房子
    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計劃在未來幾十年內建立月球基地,這是一項更廣泛的太空探索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將把人類帶到更遙遠的目的地,如火星。然而,月球的殖民化造成了一些問題:當人類返回月球居住時,他們將住在哪裡?
  • 月球地下有什麼?月球洞穴探索機器人有3個「絕活」
    相比之下,月球離地球真的很近,只有38萬公裡,「嫦娥五號」飛到月球只要不到5天。近年來,各國積極探索月球,未來人類可能會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月球表面有各種危險因素,比如宇宙射線、太陽輻射、寒冷、隕石等,最先踏足月球的太空人如果能像人類祖先一樣住在洞穴裡,就可以很好地保護自己。月球上有很多天然的洞穴,過去10年之間,各國的繞月軌道飛行器給月球拍了很多清晰的照片,找到了上百個洞穴。
  • 嫦娥三號不敢公開的月球秘密,月球上有外星人基地?
    月球上的隕石坑 三。地球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四。月球上的奇怪現象 5個。月球上的外星基地 6。月亮是空的 月球的起源 關於月球的起源有三種假說。首先,月球和地球一樣,是由宇宙塵埃雲和氣體凝結而成的。 第二個是月球是地球拋擲的產物,拋擲出來的碎片最終變成了太平洋。
  • 月球上被稱為「月海」的陰影區域,它們是如何形成的?
    17世紀時,著名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觀測到了月球表面這些陰暗的區域,如同地球上的海洋一般,而且所佔面積巨大。科學家們雖然將其命名為「月海」,實際上,這個名字卻並不符實。因為這些區域不但不是海,而且連一滴水都沒有。月球上被稱為「月海」的陰影區域,它們是如何形成的?
  • 50年前的今天,月球上的24個小時
    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NASA12-14時:安置科學儀器好不容易來一趟月球,科學家們恨不得把地球上的儀器都讓太空人們帶上,然而由於重量的限制…這是不可能的…而且由於是第一次著陸,考慮到月面行走的安全,阿波羅11號帶的科學儀器尤其少——此後的幾次阿波羅任務均安置了4-6種科學儀器,但阿波羅11號只帶了
  • 我們留在月球上的是什麼?
    1969年7月,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創造了歷史,成為登陸月球表面的第一批人類。在阿波羅計劃於1972年結束之前的幾年裡,有五個人組成的任務進入了月球。再加上自1959年蘇聯探測Luna 2首次墜毀在月球上以來的無數任務未完成任務。
  • 中秋節嫦娥話月球
    因為我在月球上很孤獨。   你們已經正式把玉兔著陸的地方命名為廣寒宮,這麼說,我4000多年來就住在月球近地面西北角的虹灣地區。  你們知道站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樣子嗎?   你們也許見過阿波羅八號在1968年耶誕節拍的那張被稱為「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環境照片」,阿波羅九號還在翌年拍了視頻:哇,地球冉冉升起於月球的地平線,比太陽大三倍,「這亙古的蔚藍之鄉」,仿佛自帶bgm(必須是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而不是《月亮之上》)。這月球上的「地出」,不是比地球上的「月出皎兮,月出皓兮」還壯麗嗎?
  • 「恐怖」的月球背面:即便沒有外星人,它也讓人類膽戰心驚
    導讀:「恐怖」的月球背面:即便沒有外星人,它也讓人類膽戰心驚   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有著「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說中的嫦娥就是住在月亮上面,在廣寒宮跟玉兔住在一起,雖然悽涼,但也唯美。
  • 月球上亮出五星紅旗!
    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the lander-ascender combination)實現月面五星紅旗展開,這是中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 在上升器發射之前,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豎起一面中國國旗以示敬意。 這面閃耀月球的五星紅旗重量只有1公斤,在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下仍能「保持本色」。
  • 空間站為什麼飄在太空而不直接建在月球上?
    空間站是用來幹什麼的?簡單一點來說,它其實就是一種載人太空飛行器,區別就在於它能夠長時間保持在較穩定的空間位置,而科學家們不僅可以在生命正常生活,還能通過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相關研究。但是,即便空間站這種太空飛行器能夠滿足太空人們的基本生活所需,但卻並不具備成功返回到地球上的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