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足球、妹妹舞蹈」二胎媽媽發了條朋友圈,留言區一下炸鍋了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哥哥夏令營、妹妹小提琴、妹妹舞蹈、哥哥足球、妹妹聲樂、哥哥鋼琴、哥哥樂理課……」6月19日深夜近11點,記者微信朋友圈裡的一位二娃媽媽曬出的一張今年暑假安排課程表,看得人眼花繚亂。

這位二娃媽媽有一兒一女,兒子現讀小學一年級,女兒則尚在幼兒園中班,這麼大的娃,一個暑假除了8天旅遊,其餘時間則被滿滿當當的培訓課佔滿,令人不得不感嘆一句,「孩子們好累啊!」

暑假臨近,這種情況可不是個例,除了需要接送孩子以外,家長們更感慨,「假期比平時還花錢,家裡的娃完全就是『碎鈔機』啊……」

夫妻倆開了家琴行並全職帶娃

爸爸管哥哥媽媽帶妹妹

這位二娃媽媽姓陸,出人意料的是,她和丈夫都是全職帶娃,「我管妹妹,爸爸管哥哥,我倆分頭行動。」

記者整理了她家妹妹暑假的「行程安排」,一共要學5種課程,畫畫、遊泳、小提琴、舞蹈和聲樂,7月和8月每周7天的安排如下:

陸女士曬出的7月日程表

陸女士曬出的8月日程表

跟妹妹相比,已經讀小學且文化成績不差的哥哥,暑假的頭等大事就是踢足球,因為入選學校足球隊,有很好的機會跟著高水平的孩子練習,於是媽媽給他報了兩期集中訓練和為期7天的足球夏令營

第一期,7月17日至7月30日,第二期,8月19日至8月30日,集中訓練的日子裡,每周一至周五的8:30-10:30和18:30-20:30兩個時間段、共計4小時,為練習時間,周六和周日則暫停。

8月1日至7日,哥哥要參加全封閉式的7天足球夏令營。

當然,除了足球以外,媽媽還給他報了樂理、鋼琴、遊泳、畫畫、舞蹈課,除了周日可以休息外,其餘的時間,不是在去踢球的路上,就是被爸爸送去各類興趣班的途中。

「這麼多課程,費用要多少?」

「今年暑假比去年的要低一些,兩個娃算下來15000元左右,因為妹妹讀的私立幼兒園沒有暑假,兩個月的學費大約是7000元,所以兩人合計是22000

當陸女士輕描淡寫地說出這個數時,記者不免捏了把汗,不過,和丈夫一起從事琴行培訓生意,他倆的工作時間很自由,因此才有足夠的精力「全職」送娃上各項課程。

6月20日這一天陸女士全家的行程

從陸女士給孩子們安排的課程來看,沒有文化課,全是興趣課,她說:「哥哥在學校文化課還不錯,他本身對學校裡的學習興趣很足,我們不想通過課外補習去扼殺他的求知慾,妹妹的話,報這麼多,肯定會有不想去的想法啦!她就愛那些不用練習的,像畫畫、聲樂,但每次還是乖乖地去了,我們自己是從事培訓行業的,所以還是想趁現階段,多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女兒預備衝刺藍青、寧外兒子幼升小

兩個娃的暑假培訓費要花費33400元

和陸女士家不同,王女士則給孩子們安排了一眾文化課的補習。

同樣家有二寶,今年9月,女兒將讀小學六年級,兒子則要上一年級,一個衝刺階段,一個幼升小階段,夫妻倆一致認為,馬虎不得!

先看女兒的行程,從7月9日至8月8日,每逢周二、四、六,從8:00-17:30,都將在培訓班裡度過,課程分為語文、數學、英語、奧數,回家吃完飯後,19:30-21:00,做暑假作業,21:00-睡前,拉丁練習。

每逢周一、三、五,在完成早上7:00-8:00的早讀(英語單詞/語文背誦)後,女兒會去寧波市圖書館,開始一天的自學,包括英語、數學、語文、奧數、練字、暑假作業,到家已是晚餐時間。

8月10日至8月18日,女兒要獨自去北京舞蹈學院參加拉丁舞的集訓,這是她自幼兒園大班以來一直堅持的興趣。

8月19日,王女士會和兒子一起去北京找女兒,三人將在北京旅遊三四天,到8月23日回家,最後這一周,女兒就在家收收心,對暑假作業查漏補缺,如果來得及,會去學習最後一項泳姿——自由式。

「還有一年就要小升初了,她的成績在班裡名列前五,希望她衝刺一下藍青、寧外這樣的重點學校,所以這個暑假很關鍵。」王女士說。

至於兒子,從7月8日至8月16日,每周一至周五(除周二上午外),王女士都把他送進了全託培訓班,學習拼音、寫字、一年級數學、語文等,做好幼小銜接

周二和周六上午10:30-11:00,則進行街舞培訓;周三和周日晚上18:30-20:00,學習跆拳道;周六14:00-16:00,一小時主持,一小時畫畫;周六18:45-19:30,進行一對一的小提琴培訓,也就是說,只有周日白天,兒子有自由活動時間。

「這麼滿的課程,接送得過來嗎?」

「我和老公都要上班,很忙,所以女兒的話,有一半時間我會幫她打好計程車,將截圖發給培訓班老師,讓老師送上車,今年暑假還打算讓她自己坐公交車,問題不大。」

王女士算了筆帳,這個暑假光培訓費,兩個娃就要花去33400元左右,這還不包括每周要購買的好幾百元的複習資料。

「經濟壓力有是有的,所以暑假我們去北京,孩子他爸就不去了,得留在這兒賺錢呢!」她說,趁還有餘力給孩子們創造這些條件,他們還是會盡力而為的,「給他們留錢、留房,都不如從小就培養他們,讓他們有足夠的賺錢和生存能力,我覺得這更重要。

不過她也坦承課程量很大,因此才特意留出了周日,讓孩子們有緩衝的時間。

「佛系」家庭四年來只給孩子報兩個培訓班

架子鼓和足球以外再無其他

和前兩位家長都有所不同,記者採訪的第三組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完全稱得上「佛系」。

何先生和胡女士有個正讀四年級的兒子洛洛,從小到大,夫妻倆就沒給他報過文化課的培訓班,不過從一年級起,他們就讓洛洛開始學習架子鼓,到了兩年級,新加了足球

「文化課學校會教,外面培訓的內容只是把學校要教的,提前教了而已,到頭來孩子還不一定在學校專心聽講了」,何先生說,「然後架子鼓是興趣,這麼多年他都練下來了,也練出了一點小成績,參加了不少大賽,踢球則鍛鍊了身體和意志,以及團隊精神,所以我認為很有必要。」

別看洛洛的課程不多,但同樣燒錢,鼓和配件陸陸續續花了超過20000元,家裡為了讓他練鼓,專門租了鼓房並裝修,花了50000多元,上課、參加比賽等費用每年超過10000元,足球每學期也要1800元,加起來都快100000元了……

這個假期,洛洛就將衝刺架子鼓8級的考級,雖然沒有繁重的文化課補習任務,但這項硬指標還是需要花費不少精力。

 

延伸閱讀:

中小學生補課潮:前腳離開學校 後腳就進培訓班

說到補課大軍,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動堅定者,另一類則是被裹挾前行者,後一類人數更多。每當帶著孩子風雨無阻地奔波在去往培訓機構的路上,家長汪女士的內心就會產生一陣強烈的波動。「我們被裹挾著前行,麻木陪跑。」對於成績中上等的孩子,班主任老師通常會暗示家長要多盯著,逼一逼,補一補。「我也知道,不是每個孩子都要上名校,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小天才,但是,我也不敢拿她的未來打賭。」汪女士直言,除了來自同齡學霸的壓力,家長群裡漫天飛舞的數據經常把她從感性世界又拉回理性世界,畢竟,不上一所好的初中,中考可就懸了!

一位高中生家長林先生感慨道,當下的教育時常讓家長感到困惑,一會兒給家長喝各種各樣的「雞湯」,一談考試就又一棍子打回原形。「社會現實就是面鏡子,如果有名校的光環籠罩,孩子未來發展就能多幾分助力。」林先生表示,讓孩子加入補課大軍實屬無奈之舉,誰忍心看著孩子犧牲休息時間瘋狂補課?

「補了有用。」「別人補你不補,你家就吃虧了。」「專業的事要給專業的人來做。」「你不擇校,還要參加分班考啊!」……在「病毒」肆虐中,培訓機構無疑在推波助瀾。他們是製造焦慮情緒的高手,善於在自媒體平臺炮製出各種教育文案,從中扮演著教育專家的角色,傳播「不補不行」的魔咒,讓你想逃離又無法真的離開。

記者了解到,杭州有一群學生,春節不休息,天天都在培訓機構補課苦讀。更離奇的是,這些學生還都是學霸。這真是應了網上流行的一句話:「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學霸過寒(暑)假」!

大年初一也有人在上課補習

記者在杭州幾家培訓機構問了一圈,發現寒假補課的學生不少,而且越是成績好的學生,補課越是積極。

一位培訓機構工作人員說,寒假時,杭州前幾所高中的高三學生,都在補課複習。連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都沒有停下來。

這種苦讀精神,真的很讓人敬佩。聽到這樣的事,記者也想起了自己高三苦讀的場景:教室裡掛著對聯,「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出磨礪出。」同學們都在埋頭複習。

在朋友圈裡做了一個小調查,記者發現很多孩子成績優異的中小學生家長,寒假確實都給孩子報了各種培訓班,基本都是3個起步。很多同學上課上到大年二八或大年二九,休息7天,等正月初六繼續上課。

這些家長都給孩子的寒假列了課程表,主要是學科輔導為主,也有體育鍛鍊或藝術類課程。家長們都認為,身邊很多優秀的學霸都在拼,不能讓孩子浪費寒假學習大好時間。

嗯,現在孩子上課,真跟大人上班一樣辛苦呢!

有學霸寒假報了9個輔導班

陸同學是杭州某知名公辦小學學生,成績優秀。每年寒暑假,上補習班都是陸同學的標配。陸同學的媽媽笑著說:「畢竟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學霸過寒暑假啊,哈哈。」

陸媽媽說,今年寒假,孩子的培訓班不算多,年前上了某機構的「學霸班」,還有一個語文的補習班。年後安排了「奧數班」,「學霸班」則繼續上。

補課忙!有學生年初一就開始補習,有人報了9個輔導班

「學霸班一天4個小時,分別是數學和科學各兩個小時。下午三點多開始上到晚上8點多。年前只上了兩次課,年初六繼續接著上。」陸媽媽翻出了課程表說,「另外學校要求看課外書,還有完成補習班的作業,再稍微刷下數學題,寒假每天孩子的學習時間,不會少於六個小時。這兩天在老家是孩子比較快樂的時光,因為有很多玩伴,我暫時不管他的學習。但初五孩子就要收心了。身邊很多成績優秀的孩子,寒假都是這麼過的。」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遼瀋晚報 揚子晚報 齊魯壹點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自從生了二胎妹妹,每次媽媽兇妹妹,哥哥都是這個畫風,太寵了
    導讀:自從生了二胎妹妹,每次媽媽兇妹妹,哥哥都是這個畫風,太寵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自從生了二胎妹妹,每次媽媽兇妹妹,哥哥都是這個畫風,太寵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二胎妹妹被媽媽教訓後躲在哥哥懷裡,網友:太有愛了
    哥哥永遠是妹妹心中的蓋世英雄親貝網小編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在二胎家庭中,有弟弟的姐姐都是潑婦,而有妹妹的哥哥都是暖男。在這個家庭裡,妹妹就得到了哥哥暖暖的寵愛。這一天,妹妹調皮闖了禍,被媽媽教訓了一番,妹妹撅起小嘴,臉上好像寫著:寶寶委屈,但寶寶不說。妹妹被教訓後,跑到了哥哥的房間,撲到了哥哥的懷裡尋求安慰。
  • 哥哥總想親近妹妹,妹妹卻看到哥哥就哭,媽媽掀開妹妹衣服很心痛
    我輕輕問了他一句:「你是不希望你媽媽給你生個弟弟妹妹玩嗎?」孩子說:「不要,生了弟弟妹妹就不要我了」。媽媽一生出妹妹,哥哥就特別親近,總喜歡圍著她轉。然而妹妹一看到哥哥,就會哭鬧,似乎是一種應激反應。直到有一天,媽媽給妹妹洗澡,發現孩子身上有深淺不一的紅色印痕。仔細一看能辨認出是指甲的印記。媽媽突然想到,這可能就是哥哥做的。
  • 妹妹被媽媽教訓後,一臉委屈躲哥哥懷中求安慰,網友:騙我生二胎
    妹妹被媽媽教訓後,一臉委屈躲哥哥懷中求安慰,網友:騙我生二胎許多父母理想的二胎家庭是哥哥與妹妹的組合,現實證明這樣的組合確實可以培養出不少的&34;哥哥。被媽媽教訓了一番後,妹妹踩著小碎步跑進哥哥的房間,一臉委屈地躲進哥哥懷裡求安慰,緊縮的眉頭似乎在向哥哥發出求救的信號。
  • 少年說:哥哥纏著媽媽想要妹妹,每天祈禱3遍,哥哥終於如願以償
    這期的 《少年說》來到了吉林的一所小學,其中就有一個小男孩特別想要一個妹妹。這個小男孩叫王昱然,長得比較秀氣,他上臺之後坦白自己就想要一個妹妹。在媽媽二胎之前,王昱然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後來媽媽懷孕了。由於擔心王昱然會不喜歡這個小生命,媽媽變得格外的小心,試探的問他是想要妹妹還是弟弟?
  • 二胎妹妹被媽媽教訓後,一臉委屈躲在哥哥懷裡,網友:太有愛了
    :在二胎家庭中,有弟弟的姐姐都是潑婦,而有妹妹的哥哥都是暖男。在這個家庭裡,妹妹就得到了哥哥暖暖的寵愛。這一天,妹妹調皮闖了禍,被媽媽教訓了一番,妹妹撅起小嘴,臉上好像寫著:寶寶委屈,但寶寶不說。妹妹被教訓後,跑到了哥哥的房間,撲到了哥哥的懷裡尋求安慰。
  • 哥哥喜歡親近二胎妹妹,卻惹得妹妹莫名哭鬧,掀開衣服後媽媽痛哭
    有些比較民主的家庭,在遭到大寶的拒絕後,可能就打消了生二胎的想法。但也有些家庭認為大寶不懂事,等二寶生下來後自然就好了,卻沒考慮到這究竟是否一廂情願。尤其對那些大寶只有五六歲的家庭,由于大寶已經對享受全家人的獨一份寵愛習以為常,此時突然出現一個弟弟或妹妹跟他分享,出現嫉妒或敵意也是意料之中的。
  • 二胎年齡差14歲是啥體驗?送妹妹上學,哥哥努力扮嫩生怕被誤會
    妹妹從小就黏著哥哥,沒有大多數二胎家庭出現的「你爭我鬥」的場面。出門前,哥哥一大早就在房間裡翻箱倒櫃,鼓搗出自己認為最顯年輕的裝扮,一身白T恤和黑短褲,才心滿意足地帶著妹妹一起出門。父母從懷上二胎開始,便開始有意識地將大寶引入到哥哥/姐姐的角色當中。在二寶出生之前,就明白到多一個弟弟或是妹妹能夠給自己所帶來的陪伴和快樂。
  • 妹妹接哥哥放學,哥哥回應令人羨慕,網友:這是什麼神仙二胎家庭
    文丨劉萬娥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二胎政策開始開放了之後,許多的家庭也都進入了準備二胎的計劃當中。畢竟孩子之間如果互相有個伴的話,也能夠不那麼的孤單,等到他們長大之後,互相也會有一個照應。
  • 全網最牛二胎:換尿布穿衣服,4歲哥哥照顧嬰兒妹妹比媽媽都熟練
    導讀:全網最牛二胎:換尿布穿衣服,4歲哥哥照顧嬰兒妹妹比媽媽都熟練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全網最牛二胎:換尿布穿衣服,4歲哥哥照顧嬰兒妹妹比媽媽都熟練!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妹妹要和哥哥一起睡,被哥哥「無情」丟出房間,妹妹崩潰笑翻媽媽
    導語:家長們是怎樣形容二胎生活的?有位寶媽就總結了一下,爭不完的東西,打不完的架,看不完的熱鬧,斷不完的官司。想必廣大家長都會表示贊同,兩個孩子之間的相愛相殺,讓家長們就像是生活在電視劇中一樣,生活中任何小事都有可能會引發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這不,就有兄妹兩人鬧掰了。
  • 哥哥親近妹妹,妹妹卻不停哭泣,媽媽拉起妹妹袖子後失聲痛哭
    哥哥喜歡照顧妹妹,妹妹卻不停哭泣,媽媽拉起妹妹袖子失聲痛哭小玲生了兒子之後一心還想要個女兒,於是在兒子4歲的時候懷了二胎,正好生出個女兒。軟軟糯糯的女兒一出現,家裡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了。小玲想著,男孩都希望有個妹妹,兒子一定會好好對女兒的。
  • 哥哥經常親近妹妹,妹妹卻大聲哭泣,媽媽掀開妹妹衣服失聲大哭
    導語:由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和未來眾多人才的需要,近些年,國家開始大力提倡二胎政策,在國家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家庭迎來了二胎,二胎的到來使這些父母滿心歡喜,給整個家庭也帶來了許多無盡的歡樂,但是,也正是因為老二的到來,許多父母都會忽視對老大的照顧,長期以來,必然會使老大產生怨恨,老大和老二之前也必然會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 哥哥總喜歡靠近妹妹,媽媽掀開妹妹的襁褓後,頓時面如土色
    哥哥總喜歡靠近妹妹,媽媽掀開妹妹的襁褓後,頓時面如土色朱女士(化名)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她有了兒子之後就非常想要一個女兒。但是當時因為經濟原因她和丈夫就沒有要,隨著家庭經濟條件的提高她和丈夫就直接要了二胎。
  • 哥哥舉著奶瓶給妹妹餵奶,動作嫻熟讓媽媽暖心,網友:騙我生二胎
    二胎計劃也隨著國家政策的落實,大張旗鼓的實施著,可二胎家庭卻有苦有甜,箇中滋味,也只有當事人最為清楚。哥哥舉著奶瓶給妹妹餵奶,讓媽媽暖心,網友:騙我生二胎閨蜜小靜今年5月,榮升為二胎寶媽,如願誕下女兒,給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喜悅。
  • 哥哥下班回家,妹妹「尬舞」相迎,哥哥扭動身子那一刻網友笑翻
    導語: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一些高齡家長生二胎也比較常見了,所以在生活中經常會聽說某某家裡的兩個孩子相差十幾、二十歲。當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差大了,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往往比較和諧,原因很簡單,他們的生活需求幾乎沒有重疊,況且大寶一般也不會與小寶一般見識。最近,在這樣一個二胎家庭裡就上演了很溫馨的一幕,這讓很多高齡家長也有了生二胎的打算。
  • 妹妹與哥哥相差10歲,哥哥帶妹出行一臉生無可戀:比書包重多了
    於是他就跟媽媽說,希望爸爸媽媽能給他生個小妹妹,他會做個好哥哥。,加上家裡長輩也想他們夫妻倆再生一個,於是這位寶媽就真的二胎了,也沒想到也真的如了兒子的願,二胎是個女兒。10歲妹妹出行,臉上表情逗樂媽媽:一看就是親兄妹這天媽媽準備帶兒子出門買衣服,因為不方便帶女兒,就把女兒交給婆婆帶。
  • 2歲妹妹被媽媽訓斥,一臉委屈找哥哥求安慰,網友:想要同款哥哥
    012歲妹妹被媽媽訓斥,一臉委屈找哥哥求安慰網上就有網友曬出這樣一組照片,照片中有一對可愛的兄妹,2歲的妹妹被媽媽訓斥了以後,嘟著嘴一臉委屈地去找哥哥抱抱「求安慰」。哥哥也摸摸妹妹的臉蛋,溫柔地安撫著妹妹。這個畫面可以說是非常的溫馨和令人感動了。很多網友看完以後都紛紛留言道:太暖心了,想要同款哥哥。從上面這個溫馨的畫面我們可以感受到擁有兩個孩子的幸福,而事實也確實如此,二胎家庭的好處確實有很多。
  • 妹妹想偷偷上哥哥床,哥哥的應對措施很無情,網友:怎麼忍心拒絕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後,很多的家庭有了兩個寶寶,家裡面大寶再有了弟弟妹妹後,有的非常開心,而有的卻很煩,小寶因為年齡差的原因,總喜歡黏著哥哥姐姐。小天今年已經16歲了,自從媽媽生了二胎後,他真的是沒少操心,因為和二胎妹妹年紀相差大,媽媽爸爸又這麼忙,可以說妹妹是他一手帶大的,但當小天上了高中後,他就有些困擾了,因為妹妹總是煩著他,這天晚上小天回房休息,可妹妹大半夜的不睡覺,偷偷的打開他的房門,跑到小天的床上。
  • 有種「求生欲」叫二胎哥哥,送小20歲妹妹去幼兒園,生怕被誤會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什麼是妹控?妹控來自於ACG,主要是一種喜歡妹妹的情結,並不是一定需要向戀愛方向發展的關係,可以說是單純的喜歡妹妹,保護妹妹。除了妹控外、弟控、姐控等也有相同的含義。這讓大20歲的哥哥看不過去,每當範女士批評妹妹的時候,哥哥都會站出來保護妹妹,一來二去的兄妹倆的感情特別好,妹妹的事情哥哥都會積極去辦。但有一件事,哥哥卻十分拒絕,那就是送妹妹去幼兒園。哥哥五官清秀,長相帥氣,有著1米8多的身高,妹妹五官精緻長得十分可愛。這一大一小的組合,一上街都會吸引別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