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這首《讓我們蕩起雙槳》,出自1955年的電影《祖國的花朵》,展現的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兒童的幸福生活,歌曲中的「紅領巾」「白塔」「綠樹紅牆」就此成為一代代中國人的心裡印記。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每到「六一」這一天,全國各地都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慶祝少年兒童的節日。近年來,六一兒童節已經不單單是兒童們的節日,而是演變成所有年輕人狂歡的日子。自詡「超齡兒童」的青年人,追憶著童年的簡單與快樂;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觀看著孩子們的文藝匯演,見證他們又一年的茁壯成長!
六一兒童節是滿載快樂的,可是,在它的背後,隱藏的是一起恐怖而悲壯的歷史事件。1942年6月10日,希特勒親自下令納粹德國軍隊完全摧毀利迪策,以報復該村村民掩護隱藏刺殺海德裡希(希特勒有意將其培養為自己的接班人)的英國別動隊成員。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被槍殺,婦女和90名兒童被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
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會議決定將每年的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六一國際兒童節,在全世界的孩子們載歌載舞、集體慶祝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忘記了那段被鮮血染紅了的歷史,也不應該忘記了至今因戰亂或其他原因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孩子們,更不應忘記那些被拐或走失的兒童。
據有關數據顯示,每年發生在全世界的失蹤案例中,兒童失蹤案例高達幾十萬,而中國又是重災區,每年發生在中國的兒童失蹤案高達十餘萬,這當中包括大量的新生兒被父母遺棄或販賣案例,以及大量的兒童走失或遭人拐賣案例。
……
1997年3月15日,山西大同礦區的7歲女童王敏,在礦務局同家梁礦大商店附近被拐。
2003年10月15日,年僅5歲的山西省忻州市保德縣男童王磊,在出去玩時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2005年5月,江蘇省邳州市3歲男童秦樂樂,在山東省蒼山縣塔山廣場遊樂場被人販子拐走。
2006年2月14號,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兒童楊辰昭、楊辰君姐弟倆在外玩耍時,同時失蹤。
2007年4月9日,山西省大同市3歲女童石曉玉,在大同市礦區永定莊礦大南灣被拐。
……
在大量的孩子遭遇不法分子拐賣後,他們最終流落何方呢?據公安部發布的一則調查報告中顯示, 當孩子一旦被拐,有的被他人非法收養;有的被犯罪嫌疑人致殘,淪為他們獲利的工具;有的被販賣至黑工廠;有的被人販子暴力藏匿或導致意外死亡;但無論是哪種境況,對於無知懵懂的孩子和心系孩子的家庭來說,都是一種慘絕人寰的傷害。
兒童是人間的天使,他們應該得到最好的保護。兒童的丟失,對一個家庭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怎樣才能更有效的預防和打擊此類犯罪呢?除了家庭肩負不可推卸的預防責任外,國家執法部門應從法律的層面嚴厲打擊與懲治此類犯罪行為。就在今年結束的兩會上,不止一位人大代表再次提及了拐賣兒童問題,可見這一提議得到了廣大民眾的一致共識,也希望國家司法部門儘早出臺與完善相關法律,以便更有效的杜絕與防範此類刑事案件的發生。
六一兒童節,在全國多數的家長與孩子們舉家同慶的時刻,我們絕不應忘了這些不能享受節日快樂的被拐兒童、失蹤家庭,更應拿出一份獨無僅有的大愛,去關注他們,幫助他們,以便讓這些孩子們早日回到父母和親人的身邊,讓他們像所有的孩子們一樣,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每一天!
(中國失蹤人口檔案庫 緣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