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我國一直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觀念也迎來了轉變,男女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不少地方還出現了「重女輕男」的現象,畢竟男孩撫養壓力大,女孩子就不同了。
然而,在那些落後地方或老人的觀念裡,依舊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女性在家庭中沒有地位,從小就被父母輕看。
在一檔節目中,一個高中女孩來到勇氣臺上,吐槽父親對姐弟倆差別對待,呼籲男女平等,對孩子應一視同仁。
女孩表示,弟弟出生後,自己就被父母邊緣化,隨後她又列出3條「罪狀」。
①從來不關心女兒的學習情況,卻對兒子很是上心,每天都會接送兒子,考試後也會關心兒子考得如何。
②女孩5年級時就減肥,只因父親嫌棄她比較胖。實際上弟弟吃成了胖墩,父親並沒有任何嫌棄。
③父親從小就對女兒高要求,同樣一件事總會對女兒要求苛刻。但對兒子卻很寬容,從來不會刁難。
聽了女兒的話後,父親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反而認為自己一碗水端平,對兒子女兒都疼愛。其實這位父親就是「隱性重男輕女」,比明面上更傷人,女兒心裡很受傷,他卻不自知。
「隱性重男輕女」有何特徵?
1、小事平等
在生活中,父母給孩子買東西時,兒子女兒都有份,比如說購買衣服、書籍、鞋子等,看似很公平,可在一些大事上,父母明顯就會偏心很多。例如給兒子報名補習班,長大後給兒子買房,女兒卻享受不到這些好處。
2、財產給兒子,讓女兒養老
很多家庭都有這一現象,父母將忙活大半輩子的錢拿出來給兒子買房買車,讓其成家立業,可等到自己老了後,卻希望女兒承擔養老的責任。如果女兒不願意,那就會各種鬧騰,等老人離世,遺產又會留給兒子。
3、言行不一
很多父母總是在嘴邊掛念著「男女平等,生男生女無所謂,都喜歡」,行為上卻出賣了自己。在照顧兒子上更有耐心,對女兒就沒有太多的包容和關心。還有人生了女兒後,嘴上說一個孩子就夠了,但轉身就想著生兒子。
父母應該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別讓「重男輕女」思想繼續盛行,不然只會讓女兒變得更自卑、敏感,性格上更偏激。只要父母真正用心去照顧孩子,相信孩子也會十分感激並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