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2日電 題: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胡喆、周旋、郭良川

       22日午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填空白: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更新換代

       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目前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在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長徵八號應運而生,它能將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部設計師錢航介紹,太陽同步軌道的軌道平面與太陽的夾角保持不變,有利於衛星對地面進行長期觀測。太陽同步軌道可以為一些觀測型的任務提供較穩定的太陽入射條件,在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可在相同的時間和光照條件下觀察雲層和地面目標。因此,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一般都選取太陽同步軌道,以拍攝出最好的地面目標圖像。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表示,長徵八號的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未來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對航天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肖耘介紹,目前我國具備中低軌道發射能力的主力運載火箭,能夠將3噸的有效載荷送到太陽同步軌道。長徵八號將此項能力提升到了4.5噸,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能力的提升,對衛星等有效載荷來說也將是一個平臺的升級換代。

       「在太陽同步軌道上,具備5噸級運載能力的長徵八號,將和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形成更加優化、合理的能力布局,這將大力提升中國航天進出空間的能力。」肖耘說。

       可重複:運載效率名列前茅 性價比高

       要想實現火箭的重複使用,發動機推力調節是重要的技術。此次發射中,長徵八號應用了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這在我國運載火箭中是首次工程應用,為後續重複使用技術提前進行了相關先期技術驗證,為我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研製打下堅實基礎。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圍繞新一代運載火箭開展了規劃,逐步形成了小、中、大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型譜發展規劃。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研製團隊為了搭起中國航天更廣闊的舞臺,將進一步挖潛運載火箭能力、構建完善的運載火箭型譜作為團隊追求的新目標。

       創新就意味著風險,但研製團隊更將創新看作提升能力、錘鍊隊伍的動力。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宋徵宇說:「中國航天60多年的成就,就是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一步步走過來的,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代表。」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段保成介紹,長徵八號在立項之初就確立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研製,充分考慮了技術與經濟的一體化,通過包括項目制、高繼承性的嘗試,實現火箭成本的有效控制。

       「長徵八號本身運載能力達到5噸級,而起飛規模為356噸,運載效率在國內火箭中是名列前茅的,必然帶來很高的性價比。」段保成說。

       「未來5年至10年太陽同步軌道的較大噸位航天發射任務需求旺盛,長徵八號應運而生,它是首款國家立項的面向商業市場的運載火箭,肩負著控制成本的使命,在電氣、結構等方面開展低成本設計的同時,通過開展垂直起降研究,實現可重複使用,進一步降低成本。」錢航說。

       高智商:你期待的火箭樣子它都有

       未來的火箭將是什麼樣?可重複使用?高度智慧化?專家表示,長徵八號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把你想像中火箭的樣子,一一變為現實。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研製團隊通過深入研究分析各種減載穩定控制方法,並採用自抗擾技術進行實時補償控制,提高主動減載的效果,解決了大整流罩帶來的難題,提升了火箭姿態控制的自主適應能力和智慧化水平。

       此外,長徵八號將還採用「兩平一垂」的模式,即水平組裝、水平狀態整體運輸、星罩組合體垂直轉場對接,探索我國運載火箭快速發射的實現路徑。

       預計在2022年前後,融合型長徵八號火箭將實現「兩平一垂」,可簡化發射場建設規模,發射區不再需要龐大複雜的塔架,減少建設成本。

       未來,通過調整助推器數量,長徵八號還將形成不同運載能力,實現系列化發展,並不斷迭代優化,成為我國中低軌衛星發射市場主力火箭,為我國後續衛星組網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參與採寫:張未、王偉童、高崇芮)

 

相關焦點

  • 填空白 可重複 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2日電 題: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胡喆、周旋、郭良川  22日午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 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為何從它身上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
    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 三大關鍵詞 填空白/ 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更新換代 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
  • 火箭成功發射,為長徵八號首飛貢獻「河北智慧」
    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   ——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22日午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 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於2017年5月正式立項,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該火箭採用綠色環保液體推進劑,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集繼承性、先進性、經濟性、適應性於一身。此次發射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為「組合型」,後續,研製團隊還將進一步提升火箭性能,縮短研製和測發周期,發射更為先進、更加經濟的「融合型長八火箭」,充分滿足不同用戶的發射需求。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充分繼承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技術成果,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 「長徵」火箭家族上新,長徵八號首飛驗證重複使用先期技術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八號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完成首次工程應用,為我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研製打下堅實基礎。
  • 全新動力組合助推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首飛航天六院試驗隊。 航天六院供圖 攝中新網西安12月22日電 (阿琳娜 成楠 荊磊)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簡稱「航天六院」)提供全系列動力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22日在海南文昌發射場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六院為此次發射用運載火箭提供助推、一級、二級發動機及輔助動力系統。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超過4.5噸,填補了中國這一火箭產能的空白。同時,長徵八號也是中國首款可回收設計火箭。不過,相比於美國SpaceX旗下的獵鷹9號,從可重複回收技術和發射成本等方面看,長徵八號距離成熟地進入可重複回收商用火箭市場,還有一段路要走。
  •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填補中國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空白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攝影:趙利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12月22日12時37分,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權威快報|長徵火箭,上新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首飛這是繼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2020年傳來的又一重要捷報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高顏值、填空白、可重複……你期待的火箭樣子它都有長徵八號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芯一級直徑3.35米,整流罩直徑
  • 填補空白,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段寶成介紹,尤其是後兩項,為對標國際一流,降本增效,打造出一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火箭創造了條件。承上啟下,開展新技術創新與驗證作為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後起之秀,長徵八號繼承了諸多現役火箭的技術成果,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代表。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將1顆新技術試驗衛星和4顆實驗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圓滿成功。 長徵八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作為我國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它是怎樣誕生的?與其他現役型號相比有哪些特別之處?記者在文昌航天發射場,近距離了解了這位長徵家族的新成員。
  • 航天六院液體動力全新組合助推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央廣網西安12月22日消息(記者劉濤2 通訊員成楠 荊磊)22日中午,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提供全系列動力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六院為此次發射用運載火箭提供助推、一級、二級發動機及輔助動力系統。
  • 石豪:長徵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石豪】 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自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將新技術試驗衛星等多顆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這次發射,不僅象徵著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全面亮相,也標誌著「十三五」規劃期間中國航天的新一代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 外媒關注: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成功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12月22日,中國新一代可重複利用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引發外媒關注。著眼未來「可重複使用」據塔斯社12月22日報導,中國周二首次成功發射了搭載5顆衛星的新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報導援引中國國家媒體報導,長徵八號於當地時間12時37分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長徵八號首飛搭載的5顆試驗性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 搭乘「長徵八號」!
    長徵八號應運而生。一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該型火箭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除了意義重大,從長徵八號身上還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它能將我們對未來火箭的許多夢想一一變為現實。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 長徵八號...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將1顆新技術試驗衛星和4顆實驗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圓滿成功。  長徵八號由中國航天科技(000901)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作為我國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它是怎樣誕生的?與其他現役型號相比有哪些特別之處?記者在文昌航天發射場,近距離了解了這位長徵家族的新成員。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柴雅欣葉源昊自海南文昌報導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箭五星,首飛告捷。這是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大推力「無級變速」陝西造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翟羽佳) 在圓滿完成探月工程後,今天(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位於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提供全系列動力。作為一款專門為太陽同步軌道設計的新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火箭未來將成為起我國進軍商業衛星發射的主力火箭。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