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新聞網 張兵安徽報導)「王老師,黃磊老師給我們上課了」,這是清大藝考文化課學校2019屆學生劉璐璐給班主任發的微 信。
這也是眾多2019屆清大藝文學校學生考上國內頂尖一流藝術類大學的縮影。從2007年第一屆藝考生文化課集訓到2019年專業藝文學校成立,12年,共計培養26名中國美術學院學生、18名中國傳媒大學學生,6名北京電影學院學生、3名中央戲劇學院學生,19名浙江傳媒學院學生......,安徽電視臺專題報導,人民網評論說,在安徽這樣的城市,能培養這麼多的名校學子,絕對是一個奇蹟。
奇蹟是十二年不忘初心的執著,是十二年敢為人先的創新,是十二年輝煌成就的經驗。
一、自編教程,誠聘名師。從2010年開始組織北京、湖北等地高考命題專家為清大藝文學校編輯教程。藝文集訓只有三個月時間,傳統的教材無法適合基礎偏低的學生,往往課程上了一半就高考了,導致專業課通過率高文化課成了攔路虎。清大藝文自編的教材,把高考必考點以教師自己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老師理解的快自然傳授的效果好。配合教材,清大藝文學校又高薪聘請各地名師,高手配利劍,高考成功水到渠成。
二、管理嚴格,快樂學習。清大藝文學校王校長倡導的是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只有嚴格管理機械管理,學生不但成績無法達到考取名校的高度更談不上提升綜合素質。在清大的校園,隨處可見學生自己制定的規章制度,自己許下的高考心願,自己就是主人,管理人性化自主化讓學生心情愉悅,聽課效率提高。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需要,但不需要這樣盲目刻苦,沒有科學沒有效果的刻苦。
三、專注名校,助力騰飛。在皖北地區,清大藝文學校出名校,清大藝文學校,藝考集訓的北師大,這些讚譽是皖北老百姓給予的,清大出名校已成為藝考生的共同期待與結果。截止目前,清大每年以20名國內頂尖藝術類名校和接近100%本科升學率的奇蹟成為皖北藝文學校的領跑者。
王校長告訴記者,蚌埠清大藝文學校已經成功搬遷到蚌埠市禹會區禹和路78號(原禹會區老法院),硬體設施齊全,籃球場、草坪、健身房、圖書館等等,清大藝文學校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層次,為安徽乃至全國的藝考生考取名校提供學業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