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氣溫驟降,除了羽絨服瑟瑟發抖的你是不是超想把自己的腳捂個嚴實? 畢竟「寒從腳下生」這句俗語不是開玩笑的,冬季保暖絕對首先從腳開始!
而要說到時髦是冬天裡最保暖的鞋子,那麼非雪地靴莫屬了。雖然說雪地靴一定會比一般的鞋子顯得臃腫,但只要好好選擇,也是能做到穿的好看顯瘦些~
雪地靴要穿的好看一定要首先了解自己的腿型,只有根據腿型來搭配雪地靴才能將它穿的更好看。腳部保暖神器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一起先來看看雪地靴的由來吧。
▼ 雪地靴的歷史
雪地靴,最早起源在澳大利亞,最初叫做Ugly boots,意思是醜陋的鞋子,雪地靴的模樣確實有些不美觀。
雪地靴最開始那是澳大利亞人用兩塊羊皮包裹成鞋子形狀的東西穿在腳上禦寒,後來卻逐漸在澳大利亞流行。
雪地靴還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一戰時,澳大利亞飛行員 David·和Audrey相戀, 空中寒冷讓David的雙腳難以忍受。David有次執行任務,Audrey用羊皮帽子和大衣裹住他的雙腳,這就是雪地靴最初的由來。
後來這樣的穿法竟然逐漸流行起來。澳大利亞空軍也成為首先發掘雪地靴的功能的部隊。戰爭結束後,澳大利亞人由這空戰愛情受到啟發,製造出名為「uglyboots」的羊皮靴。 後來澳大利亞人暱稱之為「UGG」 .
這個靴子由軍用到民用,由熱帶到溫帶寒帶,經歷了近百年的時間,才登上了時尚寶座。 澳大利亞的靴子最先被帶到美國,1995年,好萊塢明星穿上雪地靴讓它一舉走紅美國,而後迅速在許多國家獲得認可。
▼ 雪地靴的選擇
穿雪地靴時一定會有這樣的煩惱選擇筒短的還是筒高的?選擇簡約款式的還是複雜的?選擇寬鬆的還是緊貼的?這都是在穿雪地靴時一定會產生的煩惱。
其實雪地靴最好的選擇還是要根據腿型,只有根據自己的腿型來選擇才不會出錯。那麼不同的腿型應該怎麼選擇呢?一起來看看吧。
▼ 小個子 x 短款雪地靴
冬天很冷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必備一雙雪地靴,所以最好是短一些類型的,因為這樣的鞋子畢竟是最顯高的,所以小個子們特別要注意選擇短款的了。
首先短款是完全不挑人穿的,所以所有腿型的朋友都可以穿搭,在顏色上面呢,最經典的還是駝色了。 所以呢大家在不知道買什麼款式好的時候,就選擇短款的駝色雪地靴是一定不會錯的。
駝色的雪地靴搭配牛仔褲是最好看的配色了, 靴子和牛仔褲之間露一點肌膚,會更加時尚好看。
▼ 小腿粗 x 翻毛雪地靴
小腿粗的姑娘最好選擇更寬大一些的筒口,因為加大了這部分的膨脹感,使原本比較粗的小腿部分得到視覺上的緩解了。
翻毛的雪地靴最好能夠選擇與褲子顏色相近的,顏色如果相差太大,會顯得腿部被截斷了一樣。
翻毛的雪地靴很難選擇,這種時候就像上面說過的一樣,選擇駝色的保準沒錯,駝色鞋身與白色翻毛相配,暖暖的秋冬色彩。鞋身還做了面料拼接以及綁帶設計,為簡單的鞋款帶去了亮點。
如果你不太喜歡雪地靴這種圓頭簡單的鞋款,那麼你可以選擇類似於馬丁靴鞋款的。馬丁靴鞋款相比於一般雪地靴來說會更加好搭配。加入了翻毛的設計也更適合腿粗的姑娘。
▼ 大長腿 x 中高筒雪地靴
腿長的姑娘怎麼穿都不會出錯啦~即使是選擇高筒的雪地靴,腿還是照樣很長~
但是中長筒雪地靴搭配時有一個禁忌,那就是搭配短款的外套!短款外套會暴露腰線,所以就算穿再高的雪地靴也會有一種腿變短的感覺。
冬天裡,還不趕緊備上一雙雪地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