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友說,他們做了最髒最累的活,卻有著最美最善的心。
武漢一群環衛工人,在疫情期間與醫護們並肩作戰,完成醫院的保潔工作後,到酒店隔離14天。2月21日退房後,酒店經理程渝發現,房間就像沒有人住過一般,連著的9間房,都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明明就是淨房,但不是我們做房阿姨的標準,只有可能是他們自己做的。」那種感動,讓程渝邊查房邊抹淚:「我從來沒有見過,退房還把衛生全部做好的,他們的心靈是那麼的美好。」
環衛工們退房時留下整潔的房間
美好的舉動,感動千萬網友,一度登上微博熱搜。那麼,他們為抗擊疫情做了哪些工作?退房後為什麼主動打掃?2月23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這9位環衛工人。
保潔突擊隊:
防護服下大汗淋漓,曾累到扶著牆走出醫院
自疫情爆發,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成為抗擊疫情的主力軍,收治大量重症患者。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政環衛公司,剛剛過完新年的工人們,在初四接到馳援協和西院的徵集令,志願組成「保潔突擊隊」。他們面臨著一項高強度、充滿危險性的任務,離開家時,許多工人甚至沒有告訴親人。「從來沒想過會面臨這樣的選擇,但這裡是武漢,我們是武漢人。」
9位環衛工所在的保潔突擊隊
想著全國人民都來支援,他們更當義不容辭。記者問:「你們沒有怕過嗎?」有隊員回答:「第一次進醫院就特別慌張,但醫護們和我們一起住、一起上班,很耐心地教我們怎們防護,為我們檢查防護裝備有沒有縫隙。我們隊員之間也互相幫忙,後來就不怕了。」
隊員們每天早上6點起床,隨即趕往醫院,7點投入工作,上、下午加起來,工作時長約8個小時。「我們通常是兩三人一組,清潔地面,收拾醫療垃圾到專門的堆放點,幫助病員們消毒和清理排洩物,每做完一道工序,都要用酒精消毒洗手,一天要洗幾十次……用不了多久,滿頭大汗,都是些體力活。」雖然辛苦,但隊員們告訴記者,這是他們份內的事。
保潔突擊隊在醫院
最困難的,莫過於穿著防護服裝備工作難以施展,「跟平時做保潔有天壤之別」。走路要慢、動作要小,時刻謹防防護裝備出現縫隙,雖然如此,過不了十分鐘全身都會冒汗。護目鏡不一會兒也會起霧,他們要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工作:「看不到路,我們就扶著牆、牽著手,不然會被東西絆到腳。」
記者在一張工作照上看到,隊員許志梅眯著雙眼,手裡拿著一杯水,癱坐在椅子上。她描述道:「照片裡我穿的手術服,那天工作結束後,特別難受,我走不動了,後來是扶著牆走出(醫院)來的。」
那一次,許志梅累到扶著牆才走出醫院
不過,隊員們從未後悔:「比起一線醫護,我們的危險要小一些,憑什麼做不到呢?」隊員鄧順蘭就一直記得,去醫院的時候,她看到一名護士暈倒了,感到很難過,不禁流出淚來:「都是些年輕的孩子們啊,我感到很心酸。」
感動萬千網友,他們卻說:
退房時打掃衛生是我們的「職業病」
去疫情最前線戰鬥,醫護們認為這是職責,保潔突擊隊隊員們告訴記者,這也是他們的職責。但可以肯定的是,退房打掃房間,並不是他們的職責,他們卻依然擔了下來。
保潔突擊隊在醫院,隊員們覺得,去疫情最前線戰鬥,也是自己的職責
他們說:「這是我們的職業病」、「本來就是做環衛的,都是分內的事」、「進了汙染區,我們就是特殊人群,萬一把病毒帶給酒店的人就不好了」……而這卻讓酒店經理程渝噙滿淚水,她一邊查房時,一邊抹眼淚,不忍繼續看下去:「我從來沒有見過,退房還把衛生全部做好的,他們的心靈是那麼的美好。」
酒店經理程渝感動落淚
四川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也與這支保潔突擊隊同住一個酒店,醫療隊微信群裡,大家感動不已。
成都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劉亮了解此事後,瞬間淚目,他發了一條朋友圈:「這是我們入駐酒店時,5樓一批剛剛解除隔離的環衛工人,我們看見他們排著隊、著裝整齊地離開酒店,一絲不苟地做著大家眼裡最平凡無奇的事……卻有他們自己特有的執著。我們沒有理由放棄這些美好的人,更沒有理由放棄這座美麗的城市。」
美好的舉動,感動著身邊的人們,也感動著千萬陌生網友,一度登上微博熱搜。很多網友說,他們做了最髒最累的活,卻有著最美最善的心。
微博網友們的讚美
目前,完成任務的環衛工隔離結束,現已回到家中。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的面孔:
劉先梅 51歲
——大年初四,我接到馳援醫院的通知,讓我們自願報名參加。聽說協和西院的情況很嚴重,收治了一大批患者,但醫院的保潔很多回家了,忙不過來,就需要環衛幫忙突擊。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都來湖北、來武漢幫忙,我們是本地人,怎麼能臨陣逃脫?所以,我沒有想太多。
我不會用微博,也不知道什麼是熱搜。很感謝網友們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其實都是些分內的事情,沒想到有這麼大的影響,我感覺擔當不起大家的讚美。來到酒店時,同事說,「進來是什麼模樣,出去也還原成什麼模樣」。我們這群人被一些人看不起,搞得亂七八糟的,就不好了。
許志梅 50歲
——我兒子也是在一線工作的醫生,他告訴我病人們很痛苦,身邊沒有家人照顧,很孤獨,什麼都不能自理,我與兒子並肩戰鬥。而醫護們也要打針、查房,也很累。我在醫院裡就分擔點病人們的吃喝拉撒,雖然有時候也很累,有一天工作結束了特別難受,我走不動了,後來是扶著牆才走出(醫院)來的。
打掃酒店房間,這是我們的職業病吧。聽說網友們因此在稱讚我們,我很開心,不知道說什麼好,很感激他們。
徐賢珍 48歲
——公司說醫院差人手,我就報名去了。我們每天6點起床,7點進入汙染區,下午5點左右下班,第一天有點慌張,但後來沒有覺得害怕。
在酒店隔離時,我發現服務員很多在外地,就想著不能給他們添麻煩,我們也是做這行的,做了就好了。我看到過微博熱搜,對於網友們的稱讚,我感到蠻高興、蠻自豪的,因為能儘自己所能,為武漢出一點力,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李菊花 52歲
——在醫院時,我和另一個隊員一起幹活,汙染區和半汙染區都要清潔,我在前面掃,她就在後面拖,把垃圾收拾到專門的堆放點,然後再拖一下、清洗一下。有時候心情很緊張、不適應,我就告訴自己不要害怕。有時候護目鏡起霧看不到了、防護服不小心劃破了,我就要告訴自己要鎮定下來。
我不會玩微博,微信也剛學會一點點。很感謝網友們,但這些事不只是我們在做,全國上下還有太多的人,尤其有這麼多的醫護,還有醫護犧牲了。我感覺,這就是我應該做的。
張銀豔 63歲
——我看到電視上的新聞,很多醫療隊支援武漢,全世界都在支援我們。我是湖北人,別人都來了,作為本地的人也應該無條件參加。
我不知道什麼是微博,用微信也要我的孩子幫忙,很感謝網友們。在酒店隔離,我們不能給酒店添麻煩,疫情時期各方面人手都很緊張,酒店裡人手也不夠,我們隨便做一下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本來就是搞衛生的,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鄧順蘭 52歲
——武漢的疫情很嚴重,國家把全部的力量都投入進去了,如果大家都不去,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其實不管疫情發生在哪裡,我們也應該盡最大的能力。環衛工人能力有限,能幫一點是一點。
相比醫護人員,我們的危險還要小一些,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我們都是這麼想的。醫護人員們很辛苦,有一次去醫院的時候,看到一名護士暈倒了,感到很難過,我不禁流出淚來,都是些年輕的孩子們啊,我感到很心酸。
我不清楚微博是什麼,聽說網友們在讚美我們,非常的感動,不過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其實,我們公司的領導很關心我們,後方也一直發來物資支持,大家每天都來關心我們的生活和身體,謝謝大家、謝謝所有的網友。
吳國兵 66歲
——為了我們湖北的疫情,全國都來了,我們是本地人,也要出一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年紀大了,不知道網絡上的信息,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
我沒讀多少書,不知道怎麼說,之所以要把酒店房間打掃了,是因為我們去了特殊的地方,我們怕隨身攜帶病菌出來,所以不讓酒店的人來接觸。在這個地方,我們能夠出一份力,就夠了。
樊紅豔 51歲
——其實這些工作,誰來做都一樣,醫院裡面的保潔,總得有人來做,而我們是搞這一行的,我就想鍛鍊一下自己的毅力。在醫院裡面看到病人,他們沒有家人照顧,他們是什麼心理?如果是我自己呢?想到這些,即使在危險的環境裡,我也就不覺得害怕了。
不過,我沒有把去醫院的事情告訴女兒,女兒在外地,我怕她擔心。
我不會用微博,聽說網友們的讚美,我覺得太誇張了,也很感謝大家。作為一個武漢人,這裡是自己的家鄉,自己不保護誰保護啊?
丁永秀 52歲
——四面八方都來支援武漢,為武漢做貢獻,武漢人也應該有所貢獻。雖然我們是底層勞動人民,但為了武漢人民,也應該盡一份力。這是一份微不足道的小事,相比醫生救死扶傷,算不了什麼。
我不會玩微博,聽說網友們的讚美,我非常激動和感動。現在的情況很特殊,我們是危險的地方出來的人,之前公司也聯繫了另外一家酒店,不讓我們進去,把我們趕出來了,但是這家酒店沒有這麼做。打掃酒店的房間,是因為我們怕萬一身上帶了病毒,傳染給酒店的人,所以要自己處理好,這也是一件微不足道、分內的事情。
謝謝你們,同樣美麗的逆行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