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我市2019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活動大中型企業專場在重慶展覽中心舉行。300家用人單位為畢業生們提供了1.97萬餘個崗位,其中,大數據、智能化、電子、IT信息類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人オ需求明顯增長。
據了解,我市2019屆普通高校畢業生有22.6萬人,比去年增加5000人。本場雙選活動後,市教委還將陸續開展醫藥衛生類、美術設計類、法律類等專場雙選活動幫畢業生求職。
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是「主力軍」
本次雙選活動由市教委、市國資委聯合主辦,是市教委針對2019屆高校畢業生舉辦的首場市級層面雙向選擇活動。重慶市大學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報名參加本場雙選活動的用人單位較去年進一步增加,通過篩選對比擇優確定300家用人單位參會,其中重慶市內用人單位佔比用人單位總量的95%左右。
本次活動共提供崗位數量1.97萬餘個,崗位數量較去年增加了8000餘個。崗位增長主要為新疆喀什地區考核招聘學前、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教師崗位,同時,大數據、智能化、電子、IT信息類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人オ需求較昨年有明顯增長。大型企業明顯增多。本次參會單位中:國有企事業單位144家、大型民營企業65家、三資企業27家,佔本場參會用人單位總數的78.7%。去年1500多,今年2000多,增長了三分之一,佔到總共的十分之一 ,如: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建工集團、金科集團、重慶三峽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康師傅(重慶)方便食品有限公司、重慶建設・山葉摩託車有限公司等。
用人單位大打「福利牌」招人
「月薪8000-20000元尋找千裡馬!」「無封頂薪資、年終獎金」……雙選會上,重慶某科技有限公司、某時裝有限公司、好利來等用人單位為招攬人才紛紛打出「福利牌」,並把這些福利醒目地標註在招聘簡章上,如提供免費食宿,生日禮金、節假日福利、年終獎等。在「好利來」展位前,因為有部分崗位只需大專學歷,給出的月薪為3000~6000元,吸引了眾多畢業生前來應聘。在展位前排起的長隊中,學電子專業的男生小文看中了該公司的「銷售代表」崗位。「大學學的專業不太喜歡,現在我想先學會一門手藝。」小文坦言,該公司的產品和工作環境是吸引他的主要原因。「銷售代表不是門店銷售,主要會去跟一些大客戶洽談促成訂單等等,需要有很強的抗壓能力。」現場招聘負責人告訴小文,銷售代表很多時候會面臨顧客的拒絕,還可能會有大半年的空白期沒有客戶,如何面對這些問題,這一點是公司非常看重的。現場多家用人單位表示,應屆畢業生除了要具備能勝任崗位工作的專業能力,有責任心、敢於拼搏、良好的溝通能力及能承受一定的壓力等綜合素質也是他們重點考察的。
畢業生更看重發展空間
儘管不少企業高薪攬才,但應屆畢業生面對用人單位的各種「福利」看法不一,大多畢業生表示,薪酬待遇不是重要,他們更看重企業提供的平臺和發展空間,比較關注企業的專業培訓,合理的晉昇平臺。重慶文理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小蔣在招聘會現場轉了一圈後,向兩家大型民營企業投出了自己的簡歷,「有些崗位專業對口但不太喜歡,感覺會一直在那個崗位上,我更看重之後的發展潛力。」同樣,這也是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學生小李求職中最為看重的,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她應聘了金科物業的客服崗位。「我們這個專業比較冷門,對口的崗位不多,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三資企業、民企我都去嘗試,只要有晉升空間。」
專家:
為幫助畢業生準確、快速尋找到意向企業,提高求職效率,雙選會現場還邀請專家組成就業諮詢專業團隊,現場面對面對畢業生提供指導諮詢、職業測評、政策解疑和心理疏導服務。到上午11點,專家們已為約50名學生提供了指導諮詢服務。大學生們求職最關心哪些問題?「他們大多都很迷茫,」重慶校企融合協會秘書長肖莉說,「迷茫」是大學生們的普遍特點,「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具備什麼能力?去找哪些企業?來之前就應提前做好功課。」
她以重郵一名學網際網路專業的女生為例說,這名女生面試了30多家企業沒有一家成功,對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現場向她求助。「她不善於表達交流,我建議她明確方向,先鎖定幾家企業,分析崗位的能力,做人崗匹配,同時通過潛力測評,讓她樹立起絕對的自信。」肖莉說。在她看來,應付性就業、慢就業、胡亂就業是大學生們求職的幾大問題,她同時也給大學生們求職面試提出建議,「不要想著給面試官一個完美的自己,每個面試官的喜好不同,但每一個面試官都喜歡真誠的你,展示自己的專業能力、特長,以真誠的態度去面對最重要。」
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工作20年的國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雷鳴也給同學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要思考對未來3-5年的規劃,其次是對自己的現狀認識,有哪些優勢劣勢,從事這個崗位能力差距在哪裡,要做些什麼去彌補這個差距。」雷鳴說,對大學畢業生來說,現在成績不是最重要,做好應對崗位的能力需求最重要。
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秦健 實習生 鄧雨笛 攝影報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